最佳規模的團隊是什么樣的 隨述; 在體育界,各個運動隊上場的隊員數量都很明確:一支籃球隊需要5個人,棒球隊需要9個人,足球隊是11個人。但是在工作場所,隨著團隊合作在不斷擴大且復雜化的組織中日益普遍,要確定每支團隊的最佳人數則是無章可循。那么,什么樣的團隊才是一個最佳規模的團隊呢? 團隊就像冰山,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9,而看不到的則占8/9。對企業來說,外邊的1/9是其愿景、目標和策略,下面的8/9則是由企業文化、激勵機制、學習和員工共識四個方面形成的企業基石。要建設優秀的團隊,就要從這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企業文化是團隊的靈魂。在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建設一定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最終融入到團隊的思想和行為中。如果去GE公司參觀,人們會在那里發現許多標語。對GE人來說,這些并非空洞的口號,而是他們企業文化的象征,對其團隊建設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團隊建設中,企業的激勵機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團隊成員的離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內部激勵機制存在問題。俗話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為了保證團隊的完整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勵體制尤為重要。企業需要先肯定員工對于企業的貢獻,適當地用薪資福利激勵員工;然后設法幫其突破個人發展瓶頸,促使其起早日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再次,團隊中的集體主義精神*員工學習而來。世界上沒有兩個人完全相同,但是每個人在工作時,都需要有同樣的特質———團隊精神,以集體的利益為出發點考慮問題。韓國人講究家庭?理,日本人講究紀律,美國人講究規章制度,德國人講究社會秩序,這也是他們的企業能夠成功的部分原因。 最后,要讓員工具有“共同目標”,也要具有“共同危機感”,而且只有讓員工產生危機感,才能督促他們更努力地工作。比爾·蓋茨永遠把企業的倒閉定在18個月后,因此微軟的員工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有了這個共識,他們就會奮不顧身地為企業打拼 |
|
來自: afire,davie >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