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怎樣確定考生目標院校(二)——如何選大學系列講座之四

     chengxinchengyi 2011-03-29
    2011-03-29 09:07:25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7e453d501017m7d [查看原文]

     

    怎樣確定考生目標院校(二)

     ——如何選大學系列講座之四

     

     

    題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填報高考志愿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來不得半點的浮躁或偷工取巧,依靠網上的一問一答更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需要為人父母者非下一番苦工不可!

     

    三、線差法:——適合于所有填報志愿省份。

    以所在批次控制線為參照物,分別計算考生報考分差和院校錄取分差,我們把考生分差比喻為腿長,院校分差視作門檻,只要考生“腿長”大于院校“門檻”,則可以列為可以選擇的院校范圍。

    攀登高峰必知海拔高度,那是高山的絕對高度;選報高校須知“批拔高度”,那是院校的真實門檻!高校批拔高度構成高校錄取門檻,考生批拔高度匹配高校批拔高度,便可輕松入學。因而,考生對目標高校的煩瑣篩選,即可簡化為對“考生批拔高度”大于“高校批拔高度”基本公式的輕松運用。

    所謂院校“批拔高度”,就是某高校錄取分數高出當年本省同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的分值,即:高校錄取分-批次錄取控制線=高校批拔高度。批拔高度與海拔高度相通相似,正像海拔高度由平均海水面起算一樣,批拔高度也有一個明確共認的起算基準——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所謂“考生批拔高度”,就是考生高考總分高出當年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分值,即:考生高考分數-最低錄取控制線=考生批拔高度。

    高校批拔高度構成高校錄取門檻。事實充分證明,盡管考生高考總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高校錄取分數線等,不同年份常常起伏不定甚至劇烈波動,但高校批拔高度卻能穩定在比較狹小區間內,多年平均下來還會趨近一條中軸線(例如下表中的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是往年考生反復選擇的結果,也是當年考生廣泛認同的標準,由此,便形成了高校錄取分數線的真實高度即高校錄取“門檻”。能否被心儀高校順利錄取,關鍵就在于能否看清并認準這道門檻。通過持續探索、深入分析和廣泛驗證,只要“考生批拔高度”匹配“高校批拔高度”,即“考生批拔高度”大于“高校批拔高度”,就會實現對目標高校的篩選過程由海選到精選、由估摸到測算的根本轉變。用公式表示,則為:

    第一步:高校錄取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高校批拔高度;

    第二步:考生高考分數-所在批次錄取控制線=考生批拔高度;

    第三步:考生批拔高度>高校批拔高度=目標院校。

    高考,最大的遺憾莫過于考了好成績卻不能被錄取,2009年山東省有37位上重點線的考生不幸落榜,其中包括647分的理科考生(全省理科排名在3558名左右);同樣類似遺憾還有考了好成績卻沒有被理想大學錄取,或即使是被中意的院校錄取卻被調劑到一個自己很不喜歡的專業。無數事實證明,在院校選擇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了解學校的“門檻”高低,以及自己的高考成績——“腿長”能否夠上目標院校的“門檻”,即考生批拔高度大于高校批拔高度。

    控制分數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重點線和二本線等,是省級教育招生部門為了既能保證各批次招生計劃的完成,又能保證各批次錄取質量,一般按照不大于招生計劃120%的比例為各批次確定的一個最低高考分數。它是衡量考生有無資格參與各批次錄取的基本尺度,是高考錄取的“生死線”。只有高考特征分(即高考分數和政策照顧分的總和)達到或超過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才有資格被該批次的院校投檔,否則,就與該錄取批次的院校無緣了。

    這條分數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它是一省范圍內,同批次、同科類所有上線考生統一競爭的起跑線,又是不同高校之間比較生源質量和錄取分數高低的一個尺度。

    第二,它是全省文、理考生群體總體考試水平的一個標志,以這個大范圍的高考分數來建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和相對穩定性,能夠有效過濾掉特殊性和偶然性。

    第三,雖然由于受試題難度、考生人數、招生計劃等因素的影響,這個分數線每年都有所不同,但就多數省份而言,一省(市)內不同年份的控制線基本穩定,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起伏。

    關于數據的截取年份:

    那么,聽眾不禁要問:考生批拔高度是指當年的分數,高校批拔高度使用的是往年的分數,應以幾年的數據為準呢?通過測算和驗證,一般應以三到五年為宜,考慮到招生“大小年”的因素及影響,計算“高校批拔高度”時,起碼要使用三年以上的平均值。

    則,“考生批拔高度”匹配“高校批拔高度”基本公式為:

    考生高考分數-最低錄取控制線>(G+G+G)÷3 (其中:G=高校錄取分數線-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

    關于最低分和平均分: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省份公布的分數是不一樣的,比如投檔最低分、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等。投檔最低分有別于錄取最低分,因為多數院校投檔比例一般都在110-120%之間,只有少數高校低于110%或直接為100%。使用投檔最低分計算院校批拔高度時,考生批拔高度應掌握在高出院校批拔高度20分左右。另外計算院校批拔高度使用最低分還是平均分,一般地我們主張最好使用平均分,因為高校錄取分數線取平均而不取最高或最低,是基于面向常規,剔除極端,適宜通用,是一個有可比性的分數。

    至于到底使用投檔分還是錄取分,是使用最低分還是平均分,實際上沒有嚴格的界限,應根據考生及家長手中擁有的資料而定。只是提醒讀者在使用不同分數時,注意上述各種因素之間的差異,只要方法得當,不管使用哪種分數,都能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關于院校招生大小年:

    根據我們的統計和觀察,全國幾乎有三分之二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招生大小年現象,尤其是三本及專科(高職)院校,大小年特征更為明顯。即使實行了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大小年現象雖有所緩解,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

                       山東一本理科部分院校近三年錄取數據統計表

    院校名稱

    2010年(控制線580

    2009年(控制線586

    2008年(控制線582

    計劃數

    投檔線

    分差

    計劃數

    投檔線

    分差

    計劃數

    投檔線

    分差

    北京大學醫學部

    21

    672

    92

    22

    587

    1

    22

    673

    91

    中國人民大學

    36

    671

    91

    37

    663

    77

    34

    582

    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4

    656

    76

    36

    586

    0

    35

    584

    2

    哈爾濱工業大學

    76

    651

    71

    72

    600

    14

    81

    586

    4

    同濟大學   

    115

    646

    66

    103

    586

    0

    103

    586

    4

    武漢大學

    159

    645

    65

    144

    594

    8

    138

    582

    0

     

    招生“大小年”是由于報考人數忽多忽少而引起的,而報考人數的多少是由上一年錄取分數的高低吸引所造成。這種招生院校的分數波動現象幾乎很普遍、且無規律可循。例如上表中北大醫學部2009年是“小年”,基本踏線就能進,而在20082010年則要高過一本線90多分才能被錄取,大小年基本是相年交互出現;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是小年,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線持平,2009年最低分高出一本線77分,而到2010年持續走高,錄取分高出一本線91分。如果你按照北大醫學部的分數波動去推測中國人大,則必將落榜無疑。對外經貿大學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與一本線持平,2010年則高過一本線76分;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情況相同,只不過哈工大屬于逐年攀高而已。

    遇到這種招生“大小年”突出的院校,一要憑智慧,二要憑經驗,三要憑勇敢,不僅要研究學校歷年錄取分數走勢(只憑3年數據是不夠的),更要研究和分析大眾心理,揣測其他考生會是怎么想、可能怎么報,然后“反其道而行之”,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目的。

     

    四、五三黃金線差法:

    通過我們長期對各高校招生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在任何一個省份,不同高校歷年錄取考生的層次及其分數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北大、清華總是分數最高的,而內蒙古大學、西藏大學等總是壓線的;北京、上海及沿海發達地區大中城市的高校是分數偏高的,而地處西北包括新疆、內蒙、甘肅以及貴州、云南、廣西等省份的大學分數是偏低的;一般名牌重點大學的分數是相對平穩的,而地處內陸及偏遠地區的一些高校則忽高忽低;出現缺額的總是那些不被考生青睞的院校和招生人數特少的重點大學,而出現志愿扎堆的往往是本地一些不錯的大學以及招生人數偏多的院校;同樣是存在招生“大小年”,一般重點大學不會隔年交替出現,而專科(高職)院校則每年高低變化明顯。看上去密密麻麻、變化多端的分數是讓人捉摸不定的,其實任何一種復雜的現象中都存在一定規律,只不過顯現方式不同而已。靠特有的方法體系支撐的“5·3黃金線差”理論,就是對高校錄取分數特別規律的一種揭示。

    正如以上所述,線差法涉及不同年度的數據如何使用、招生大小年如何規避以及到底使用最低分還是平均分等問題,為了能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給考生和家長帶來的困惑,我們經過多年潛心研究,成功創立了“3/5黃金線差法理論(簡稱黃金線差)。它是以一省歷年招生錄取數據為依據,根據統計學、概率論的相關原理,對其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后,總結、概括出的一種全新、科學、實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即以黃金分割線差為核心的指標體系。運用這種方法對招生院校的錄取分數進行估測,其預測成功率可達99%以上,不僅是對本省招生辦統編的高考指導用書的必要補充,更是廣大考生快速篩選目標院校的必備工具,利用其填報高考志愿可以達到方便快捷、事半功倍的效果。

    簡單說來,就是對最低分和最高分之間的分數區間進行黃金分割,以黃金點位的分數來計算分差,因而它所依據的既不是最低分也不是平均分,而是黃金分差。計算公式為最高分-最低分,除以5乘以3,得出的數值加上最低分再減去批次控制線。在此基礎上,再對不同年度的分差賦予不同的權重,所使用的數據既不是一年的、也不是三年的,而是從有錄取數據的年份開始,每個年度的分數都在發揮作用。

    然后,再以計算出的黃金線差反推到近三年或更多,以檢驗其數據的有效性。計算公式為當年參考報考線差+以往各年度最低錄取控制線-同年度院校錄取最低分,每個年度均得出一個誤差值,再以這個誤差值判斷有無招生大小年現象,并根據誤差值來修正黃金線差。

    作為一大理論成果在部分省市推廣使用,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按照這一理論體系編寫的《高考分數線》分省地方版,普遍受到廣大考生家長的歡迎。目前這本書不用作宣傳,只是依靠家長的口口相傳,其受眾面已相當可觀。山東省濰坊市一考生家長(0536-81827×3)給編輯部打來電話說:“根據你們計算的分差預測錄取分,既不浪費過多的分數又有一定的分數余量,很好使、很管用,真是太神奇了!”其實,發出如此感嘆的家長何止一位!因此,根據黃金點位分數計算出來的黃金分差,其優越性毋庸置疑。黃金分差在實際應用中的普遍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黃金分差科學解決了不同高校招生的相互比較問題。無論是哪所院校,無論最低錄取分數(或平均錄取分數)是多少,無論錄取分數的區間是多大,我們都以該校錄取分數區間的3/5處作為分析比較的基本點位,利用黃金點位分數和相關批次控制線之差,順利解決了在同一年度內各院校錄取數據不可比的問題。

    第二,黃金分差有效解決了不同年份之間錄取分數不可比的問題。盡管各省市每年同一批次的控制分數線不一樣,但只要計算出3/5黃金點位的分數與同年相應批次的控制分數線之差,無論何年度、無論何院校、無論控制線是走高或走低,也無論錄取區間有多大,都可以用“黃金線差”這個指標去度量、去比較、去分析。

    第三,黃金分差較好地解決了考生成績與招生院校錄取分數不好比的問題,預見性地找到了解決這對矛盾的關節點。我們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即要想比較有把握地被某高校錄取,而且在專業選擇上又有較大的回旋余地,考生的分數應該達到該校錄取分數區間自下而上3/5的位置,也就是報考分差要略大于或等于黃金分差。

    第四,黃金分差在考生投入與產出比上實現了最大優化。首先按黃金點位分數去報考,就能有效防范風險,握有較高的勝算概率,因為在報考這個環節上,考生最關心的是能否被錄取,或說不要讓他人擠下來;其次就一般情況而言,這個點位的投入產出比是最高的,它是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找到的一個黃金點位:若低于這個點位,錄取概率會大大降低,風險程度加大;若高于這個點位,可能要浪費一些分數,不如另選擇一所更好一點的學校。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 5·3黃金線差”不是一個孤立的數值,而是一種指標體系。這一指標體系除“黃金線差”這個核心指標外,還包括“往年第一志愿平均投出率”“往年平均分數優勢變化率”“歷年錄取誤差”值以及“第一志愿100%調檔線”等。其中“往年第一志愿平均投出率是往年若干年一志愿投檔率的加權平均值。一志愿投檔率是院校第一志愿投檔人數與實際錄取(或計劃)人數的比值,主要用于判斷院校能否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計劃,這是我們觀察院校報考熱度(或人氣指數)的一個重要依據。這一指標將各個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分成了兩大陣營,一是以往多數年份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一次投檔即可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這些院校除少部分大學預留少量二志愿招生計劃外,一般不需要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這種情況就決定了考生必須以第一志愿報考;二是往年多數年份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需要征集志愿或補錄(甚至多次補錄)才能完成招生任務的院校,這些院校不僅是高分段考生選擇第二志愿的目標,而且是低分段考生尤其是貼線生第一志愿的首選。填報高考志愿只有遵循這種客觀現實,才能順應“潮流”把握規律,否則就是逆流而上、不戰自敗。不少考生及家長只是依賴當地招生部門下發的報考資料,簡單地去拿自己的成績和以往院校錄取分數相對照,殊不知已經步入了分數誤區。同樣是差不多的分數或分差,第一個陣營的院校分差和第二個陣營的院校分差能一樣嗎?不少院校雖然公布的錄取分數遙遙領先、“高高在上”,可少有人知道它在第一志愿根本就沒有完成招生任務,這個分數可能是第一志愿錄取考生的分數,也可能是第二志愿錄取考生的分數,不管它公布的是哪個志愿錄取的分數,只要你知道了它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只要“上線”就可報考,所以縱然它分數再高對你來說都是“紙老虎”。你看這樣一分析,“往年第一志愿平均投出率”指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往年平均分數優勢變化率”則是衡量和評估考生分數優勢大小的一個指標。考生分數分布的密度不僅影響分數區間的大小,也直接關系報考的難度問題。一般來說,分數區間小、考生人數多、考生密度大的院校,要比分數區間大、考生人數少、考生密度小的院校相對容易些,報考的風險因素要小的多。這也和人口分布密度一樣,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人口密度是不一樣的,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413人,而西部地區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53人。假設你駕車行駛在東部地區的公路上,到處見到城鎮和村莊,油料和給養隨時都可以得到補充;而在西部地區行駛,行前就要準備足夠的燃油和給養。報考招生人數多、考生密度大的院校,你每多出幾分甚至一分就要超越好多人。比如大學甲和大學乙在某省都錄取了100人,錄取分數線也相當,但兩所大學的分數區間卻不同,平均每增加或減少1分所造成的人數變化也不同。

     

    最高分

    最低分

    分數區間

    錄取人數

    平均每增加或減少1

    大學甲

    670

    570

    100

    100

    1/1

    大學乙

    595

    570

    25

    100

    4/1

     注:分數區間的人數設定為均勻分布。

     

    因此,分數優勢變化率是反映分數優勢率在錄取區間內變化速度的一個指標,我們可以根據它知道在錄取區間內每增加或降低1分對于分數優勢的影響程度,考生可據此計算和比較以同樣的分數報考哪所大學更有優勢。按照“第一志愿參考報考線差”來確定院校范圍,當同時幾所院校或一批院校進入你視野的時候,難免舉棋不定、割舍難離,這時這一指標就要發揮作用了,不僅要根據這個指標來逐一計算你的分數優勢,還要注意考察各個院校的招生人數,同樣情況下盡量選擇人數偏多的院校。試想,同樣是50%的分數優勢率,招生只有2人的院校和招生達20人的院校顯然是不一樣的,選擇后一個院校就意味著在報考該院校的20人當中,你比其中10人的分數有優勢。因此,把人數因素考慮進去安全系數則更高。

    歷年錄取誤差”值是用來驗證和分析“第一志愿參考報考線差”的,它對黃金線差具有調控和制約作用。這一指標不僅告訴你以多大的分數余量去報考,還可以幫助你分析和鑒別某院校有無招生“大小年”現象。當你認為分差偏高、分數余量過大時,可以適當調低“一志愿參考報考線差”;當你認為分差偏低、分數余量不夠時,可以適當調高“一志愿參考報考線差”。當發現擬報考的某個院校存在招生“大小年”時,你就要特別加小心了,就需要以特別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

    以上構成了“5·3黃金線差”的指標群組(當然還不止這些),它們相互制約、共同作用形成了黃金線差的方法體系,并概括上升為“5·3黃金線差”理論。因此,黃金線差是一種思想和方法,是一種科學指導填報志愿的報考理論。

     

    五、難度系數法:

    無論考生或家長在志愿填報上歷來存在兩大難題,一是憑自己的分數應當選擇哪所大學才能進得去,二是報考什么樣的專業確保被錄取,即不僅要走得了,而且還要走得好。應該說有了黃金線差及其指標體系,第一個難題的解決應不在話下,第二個難題的解決則需要借助“難度系數”。

    多年的錄取實踐表明,同一所院校不同的專業錄取分數高低不同,有些專業之間錄取分數相差幾十分甚至上百分。這樣使得考生選報專業志愿時,參照起來比較麻煩,尤其是比較院校之間的差距,判斷專業錄取分數穩定性時就有一定的困難。尤其近年來不少地方上線落榜的人數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就是分數雖然達到了學校錄取線(被投檔),但在專業選擇上出了問題;或者服從調劑雖然被錄取,但大都進了不理想的專業。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經過多年分析研究,發明了專業錄取難度系數這一指標,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幫助考生快捷、準確的選擇專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計算方法為:

    (考生1+考生2+考生3+……考生n的分數)÷N÷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

    考生升學系數=考生分數(實考分)÷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注意:因為不少高校只在投檔時承認考生政策加分,而在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所以計算考生升學系數最好使用實考分)。

    專業錄取難度系數簡單明了、直觀準確,對于考生結合自己的實力選報專業很有參考價值。因為專業錄取難度系數在某一所院校可以對不同專業作比較,同時還能從專業錄取難度系數的變化中發現院校及專業不同年份出現的大小年現象,所以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考生通過計算自己的升學系數,與所報專業的難度系數相對照,只要升學系數大于或等于專業難度系數,第二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升學系數超過難度系數的值越大,安全性越高。

    綜上,報考線差和難度系數堪稱一對孿生姐妹,是科學解決志愿難題的兩把“金鑰匙”。

    最后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填報高考志愿是一場三方博弈,決定勝負的不僅取決于考生本人,更取決于具有同等水平的考生群體怎么報。依據任何方法計算出來的考生與院校匹配分數(或分差),都是靜態的、沒有考慮第三方的因素,而考生個體之上的考生群體的填報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切皆因考生群體的不同報法而變化。因此,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測算目標院校時,還要根據不同院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比如院校的地理位置、所述行業類型、在全國的知名度以及當年考生的選擇心理等,進行綜合研判、全面分析。

    另外,再科學的方法都不能靜止、機械、孤立地當做“傻瓜”指標來使用,更何況填報高考志愿這個包含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動態過程。比如,有一個考生請專家幫助制定了一個報考方案,本來這個方案本身是科學的、也是可行的。但方案還未等上交這個考生就到處炫耀,稱自己的志愿如何如何好,考上某大學肯定沒問題。可殊不知他這種炫耀實際上等于出賣了個人秘密,把本不應該公開的事情公開了。他的張揚引起了別人的注意,差不多的考生紛紛參照、模仿,填報同一所學校的人數一多,僅局部競爭就使這個分數本不占多大優勢的考生被擠了下來,更何況全省考生都在出同一張牌!

    最后,過往數據和實用方法的功效再強大也僅限于參考和借鑒,務請考生尤其是自身批拔高度接近高校批拔高度者,統籌考量,自主抉擇。但愿對黃金線差感興趣的考生家長,能夠通過正確使用而不是盲目套用,順利解密錄取分數線,有效提升高考分數值,放飛理想,收獲成功!

    更多內容參見http://club./home.php?mod=space&uid=9&do=blog&view=me&from=space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97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视频| 老湿机69福利区18禁网站|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软件| 日本精品不卡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和艳妇在厨房好爽在线观看|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女厕精品合集KTV偷窥|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性奴sm虐辱暴力视频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av|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