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號的為《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優秀詩詞。) 七上 1、《回鄉偶書》賀知章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從側面表現了詩人離鄉之久,變化之大。 ▲2、《夜雨寄北》李商隱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表達了詩人把思念深情化為重聚希冀。 3、《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維 名句:“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把朋友間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 ▲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故表達了詩人無限悵惘的復雜心情。 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用比喻提示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表現了詩人達觀的人生態度。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時風直到夜郎西。”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懷,展示了李白飄逸、豪放的性格。 7、《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描寫了江南的春光明媚、生機盎然。 ▲8、《登飛來峰》王安石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蘊含登得高望得遠的哲理。 ▲9、《望岳》杜甫 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勇攀高峰的凌云壯志。 ▲10、《觀滄海》曹操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表達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抱負。 七下 ▲1、《飲酒》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現出詩人物我合一的脫俗境界。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名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寫出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 ▲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形象地描繪出了早春的景色。 ▲4、《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寫出了危城將破的壯烈場面。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現了詩人立志報效國家的愿望。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皆是景物描寫,烘托出悲涼的氣氛。 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中連用了六個疊詞,增強了詩的音韻及美感。既深化了主題,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7、《渡荊門送別》李白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刻畫出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含蓄地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8、《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寫了國都淪陷,山河依舊,春天來臨卻雜草叢生。表現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移情于物,意蘊豐富。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句為詠雪的千古名句。 10、《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突出了環境的寂靜。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現。”寫出了詞人在夏夜驟雨急至而慌忙避雨的情形。 八上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寫出了作者“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悲慘境地。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表現了作者推已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過故人莊》孟浩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繪了山村美麗的自然景色。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描寫了農家朋友相聚的場景。 ▲3、《游山西村》陸游 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 ▲4、《漁家傲》范仲淹 “千帳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邊塞的蒼涼與悲壯。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寫出了守邊將士的憂國思鄉。 5、《浣溪沙》 蘇軾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抒發了作者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情懷。 ▲6、《觀刈麥》白居易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極寫農民的辛苦勞累,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7、《赤壁》杜牧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詩人一反傳統看法,從另一方面評說赤壁之戰。 ▲8、《過零丁洋》文天祥 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詩人寧死也要為國的高風亮節。 ▲9、《已亥雜詩》龔自珍 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以落花為喻,表明雖已辭官,但仍希望以其他方式為國家做貢獻。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10、《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名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句道出了全詩的主旨,揭示了統治者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本質。一針見血,發人深省。 八下 1、《采薇》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句用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2、《十五從軍征》樂府詩集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表現了服兵役時間之長,兵役制度極其不合理。 3、《送別》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借漫天的柳絮表現離人之思。 4、《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描繪了江南的田園風光。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表現了童真畢現,童趣盎然。 5、《朝天子·詠喇叭》王磐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借喇叭抨擊統治者。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形容民財全部被搜刮干凈。 6、《長歌行》樂府詩集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用流水東去不復歸說明了時光短暫易逝。 名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鼓勵人們應該珍惜飛逝的時光,趁少壯年華奮發努力,有所作為。 7、《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寫出了洞庭湖宏大壯闊的氣勢。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引用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詩人雖有意出仕卻無人舉薦的急切心情。 8、《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勾畫出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寧靜的晚景圖。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從側面寫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樸實的風尚。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反用楚辭中“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暗指自己愿歸隱山林。 9、《漁家傲》李清照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表達了空有才干而不能伸展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開闊,表示自己雖遭不幸,但也希望如大鵬般展翅高飛,找尋幸福。 10、《長相思》納蘭性德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表現了詞人對現有生活的不滿與厭惡。 九上 ▲1、《使至塞上》王維 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簡約的線條畫出景物的形態,展現了壯闊雄渾的大漠之景。 ▲2、《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表現了朦朧的美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運用曲筆諷刺那些終日醉生夢死、不關心國事的封建貴族,表達了自己的憂憤之情。 ▲3、《無題》李商隱 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用比喻的手法寫對意中人至死不渝的愛情和無盡的思念。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運用美麗的神話來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 ▲4、《浣溪沙》晏殊 “夕陽西下幾時回?”使詞的格調由歡快立時轉為哀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出了因暮春花落而感嘆年華流逝的惆悵思緒。 ▲5、《水調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點明此詞為飲酒賞月時所作。 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表明了萬事皆難以美滿。 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作者美好的祝愿。體現了詞人不為離愁別苦所束縛的樂觀思想。 6、《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體現了詩人對收復失地的無比欣喜。 7、《滁州西澗》韋應物 8、《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用蛙聲來襯托夜晚的寂靜與寂寞。 9、《如夢令》李清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飽含詞人不盡的惜花之情。 10、《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詞人睹物思人,撫今追夕。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以江水為喻,抒寫抗金復國的決心。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表達了詞人對南宋王朝的忠心。 九下 ▲1、《關睢》詩經 名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達了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 ▲2、《蒹葭》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表現了主人公對戀人的懷念,籠罩著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 3、《黃鶴樓》崔顥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對仗工整,寫出了黃鶴樓遠處的美景。 ▲4、《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鶯燕活動的忙碌景象,充滿朝氣活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形象地描繪出早春的景色,同時也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體現了詩人陶醉于美景之中。 ▲5、《相見歡》李煜 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詞人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愁形象、貼切、自然地表達出來,欲哭無淚,感人至深。 ▲6、《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渲染了打獵的壯觀場面。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運用了“孫權射虎”的典故。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運用了“馮唐持節”的典故。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現了詞人建功立業,報效朝廷的雄心。 ▲7、《行路難》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了“子牙垂釣碧溪”和“伊尹乘舟夢日”的典故。 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詩人雖遭遇挫折卻信心十足,相信自己定會戰勝困難實現理想,氣勢豪邁。 8、《涼州詞》王翰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表現了戰士們豪飲的狂放之情。 9、《詠煤炭》于謙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托物言志,表明詩人甘心犧牲自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獻一切的精神。 10、《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詞人慨嘆人生的短暫。 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出了無盡的愁思。 ▲1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表現了豪放的軍營生活。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表現了詞人的豪情壯志。 “可憐白發生。”表現了詞人壯志未酬的悲憤與抑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