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醫家張仲景所撰《傷寒論》,不但創祖國醫學外感病六經辯證論治之體系,而且開方劑湯液及八法治病之先河。參考周老師之心得,略談《傷寒論》方劑臨床應用方法
1、全證運用法。 這是《傷寒論》方最基礎、最簡單的運用法。其前提是必須熟悉原文。如果脈證齊備,即可運用。一般都能取效。 2、病機運用法。 病機是立法處方之本。即有是機用是方,必須活于病機,不必囿于癥狀。 3、主證運用法。 反映疾病本質的癥狀,即為主證。弄清何者為主證,便是使用本法之要領。如小柴胡湯的主證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 4、部位運用法。 病者的癥狀往往在一定部位集中反映出來。部位的病變有其獨特性和規律性。如太陽病表現為體表病,少陽病表現為胸脅病,陽明病表現為胃腑病等。 5、補充運用法。 《傷寒論》方劑的運用,應橫串《金匱》、下連各家,充實各方之適應征候,補《傷寒論》原文之補足,方能源遠流長,用死方治活病。 6、 引伸運用法。 是指在原方證病機和脈證的基礎上,予以擴充,從而推廣其應用范圍。如五苓散的適應證,在病機邪結水停、氣化失常的基礎上,可從消渴、小便不利擴大到泄瀉、浮腫甚至減肥等。 7、合并運用法。 《傷寒論》中有合病并病之論,臨床上病情有千變萬化之別。當一個病人身上呈現出數個方證的病機和癥狀時,就該數方合并應用。 8、守方運用法。 指使用經方時,保持其藥物組成和煎服方法的完整性,不失原旨。如白虎湯中用粳米,理中丸中用干姜,服桂枝湯后要溫復等,均謂精當之設,不得有誤。 9、病勢特點運用法。 《傷寒論》中記載桂枝湯有主治鼻鳴干嘔的功效,在臨床實踐中,有人用桂枝湯煎湯吞服葶藶子(研粉)、蟬衣(研粉)治療過敏性鼻炎,獲得了較好的療效。另外如麻子仁丸治療糖尿病,柴胡桂枝湯在日本被用于治療癲癇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這些用法就是運用病勢的特點來靈活運用《傷寒論》的經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