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雪山飛燕 2011-06-12
    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青海湖,史稱西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湖面海拔3194m,周長約365km,面面積4282.3km2,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內陸咸水湖,1991年被列入《濕地公約》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我國七大國際重要濕地之一。青海湖是高原湖區鳥群集中繁衍生息的重要場所,也是候鳥遷徙的中轉站乙據統計,約有189種約30萬只鳥類在這里生存繁衍,如保護區內的泉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棲息、繁殖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的越冬地。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共有獸類15科41種,占全省獸類總數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分布于青海湖周邊沙地與草地生態交錯地帶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世界瀕危物種-普氏原羚。另外,青海湖有魚類8種,其中,湖內盛產的湟魚(青海裸鯉)更是馳名中外的稀有品種。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具有高原大陸性氣候特征,氣候以干燥寒冷多風為主,草原生態系統和高原湖泊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生態系統脆弱,易遭破壞,但恢復尤其困難。近年來,由于自然環境變化和人為干擾等原因,青海湖環湖地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生態危機四伏。   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為原因,青海湖水位急劇下降,湖面萎縮,環湖地區草原退化、沙化日趨嚴重。據國家林業局第二次全國荒漠化監測情況統計,青海湖湖面面積每年約減少103.6hm2,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3cm隨著水位下降,湖底不斷裸露,使一些湖中島嶼成為半島,鳥類大量遷徙他處,數量逐年減少。另外,由于植被的破壞,環湖草地退化加劇,風助沙勢,沙化土地面積不斷增加。目前,青海湖周邊地區沙丘和風沙土地面積已達765km2,而且仍在以每年10.2km'的速度繼續擴大。湖區周邊植被呈由草原植被類型向荒漠化植被類型演變的趨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青海湖在最近這一段相對很短的地理時期逐漸分裂成一大多小的高原湖泊群,其原因一是青海湖湖水下降,湖面收縮,一些相對洼地形成新的湖泊。另一原因是湖區周圍沙化后,刮入湖中的沙塵和原來湖底的泥沙在類似海洋灣流的作用下,在湖灣口逐漸筑起沙堤,然后分離出新的湖泊。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26 20:41:55編輯過]

    郵件免費訂閱《地理E周刊》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東北部50km。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積達 300 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 20 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只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由于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并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在我國的湖泊中,鄱陽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產養殖的水域,是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漫游、產卵與育肥的場所。水域中有魚類 122 種、浮游植物 50 種。鄱陽湖還有 200 萬畝草洲,水草豐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數十萬只珍禽候鳥來這里越冬。1983 年 6 月,江西省go-vern-ment在永修縣吳城鎮建立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1988 年 5 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群體所在地,白鶴種群約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數量達 3 萬只以上。保護區棲息著 54 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 13 種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列為世界瀕危鳥類。豐富珍貴的鳥類資源為我國贏得了聲譽。世界自然基金會會長——英國菲利普親王、丹麥亨利克親王及國內外專家、學者都專程來到這里考察,眾多的國內外旅游者紛紛慕名前來游覽,稱這里是“珍禽王國”、“中國第二長城”。 枯水季節的鄱陽湖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鄱陽湖位于長江中下游,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白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近些年來,由于長江水質污染加重,生態環境惡化,白鰭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它們的數量驟減。現在這些珍稀動物在長江流域已經很難見到,在鄱陽湖等少數幾個地方偶而會出現。    在鄱陽湖,過去白鰭豚很常見,現在也難覓芳蹤;而江豚的數量還保持相當的規模。據鄱陽湖管理局的周局長介紹,最近兩年只發現一到兩頭次白鰭豚在江中活動,但發現了江豚300多頭次。白鰭豚等野生動物數目減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鰭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較低,生長周期比較長,發展能力比較弱;二是進入70、80年代以后,由于捕撈強度加大,漁類資源有所減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長江航運的影響;四是環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對些動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動物,當地go-vern-ment在鄱陽湖地區設立了江豚等動物的保護區,保護區內每年都進行幾個月的休漁,以便使這些動物能夠得到充足的食物。當地go-vern-ment還致力于喚起當地居民的保護意識。現在鄱陽湖地區漁民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正在增強。    鄱陽湖不僅僅為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等提供了廣闊而安全的生存空間,它作為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鶴類、鸛類、天鵝等大量珍稀候鳥來這里越冬。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世界白鶴最重要的冬季棲息地之一。每年到江西潘陽湖來越冬的白鶴大概有2900只,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98%.    據介紹,為了給這些珍稀候鳥提供一個良好的棲息場所,早在1988年中國go-vern-ment就在鄱陽湖設立了候鳥保護區。通過多年來的宣傳和管理,珍稀候鳥被捕殺、contraband的現象明顯地減少。與此同時,保護區內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漁民也就告別了靠捕漁為生的傳統生活方式,這樣就使人與鳥爭魚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可以為鳥類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

    鄱陽湖豐枯水期的湖面變化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波淼云渺的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湖泊濕地之一。然而,由于無休止的過度索取,如今的洞庭湖已面臨湖泊濕地萎縮、生態退化危機。 鳥飛魚少洞庭湖“變”了 “洞庭魚可招,不作更垂罾,鬧若雨前蟻,多如秋后蛆。”唐人筆下的生動描述讓人對洞庭湖產生過無限美好的遐想。如今,洞庭湖的魚子魚孫們卻面臨著一場生死考驗。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的監測顯示,目前洞庭湖內魚類資源急劇減少,大型經濟魚類如青、草、鰱等數量銳減,占總產量不到10%,而且捕撈的魚的個體越來越低齡化、小型化,沒有繁殖再生的機會。   在東洞庭湖君山后湖一帶,一道長長的“壕壩”將后湖與洞庭湖割裂開來,每年冬季水退之后,所有的魚兒無論大小全被鎖在這片水域,一到冬季,漁民們就干湖打魚,從幾十斤的大魚到幾厘米長的小魚,魚子魚孫一網打絕。與此同時,電魚、毒魚、迷魂陣等有害違規業次在洞庭湖也屢禁不止。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告訴記者,東洞庭湖幾乎所有的水面目前都已被私人承包或“買斷經營”。記者采訪了解到,每年還在夏季時,洞庭湖內大大小小的湖港溝汊就被“定購”一空,不待冬季水落,承包人就紛紛“岸上安營扎寨,水下刨地三尺”,水能放干就放干,放不干就抽干,抽不干的用電打魚。   與此同時,2005年由國家林業局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的洞庭湖水鳥調查結果顯示:由于種種人為因素,洞庭湖鳥類棲息地遭到蠶食,棲息鳥類種類、數量銳減。除東洞庭湖核心區的大、小西湖和春風湖鳥類超過1萬只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湖泊的鳥類總量達到1萬只。   “鳥類是生態系統質量的一種指征,一些鳥種原來一直在洞庭湖,現在不來了,肯定是這個地方環境發生了改變。”蔣勇說。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盲目種樹洞庭湖的另一種噩夢   如果說鳥飛魚少已使人們嘗到了生態破壞的苦果,近年來在湖區新掀起的一股盲目“種楊”熱也許是洞庭湖的另一場噩夢。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在大型造紙企業“林紙一體化”的推動下,洞庭湖地區一些縣市興起了一股“種楊熱”,整個湖區楊樹種植面積以十萬畝、百萬畝的速度擴張。記者在洞庭湖區的常德、益陽、岳陽三市采訪時發現,楊樹擴張開始從沿岸向洞庭湖深處“進軍”。船行洞庭湖上,已很難看到沒有種植楊樹的洲灘,甚至連保護區核心區也難幸免。   盲目擴種楊樹對整個洞庭湖區的生態系統有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洞庭湖環境保護監測站站長譚建強告訴記者,大面積種植單一物種,或改變原有物種,致使野生生物的原生環境發生改變,抑制了野生物種的正常生長和棲息。“我們調查發現,在種植楊樹的湖灘,蘆葦不能生長,碩大的楊樹冠下連草都不能生。其地方原有的群落生態系統完全被改變,濕地景觀不再,鳥類蹤跡也再難見到。”“如果任由盲目種楊之風發展下去,再過若干年,洞庭湖濕地生態景觀將蕩然無存。這決非危言聳聽。”   1500萬人要吃飯洞庭湖“累”了   洞庭湖日益加劇的生態危機隱藏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相對于有限的資源,洞庭湖承載著過多過重的生存壓力。據記者調查,在洞庭湖區的專、副業捕撈漁船接近萬艘,除本地漁民外,常年在洞庭湖捕魚的還有來自6省13市28個縣(市、區)的漁民。中科院南京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姜加虎介紹說,目前洞庭湖區人口接近1500萬。這么多人的生存與環境的保護之間構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

    洞庭湖沖淤萎縮之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洞庭湖二零零六年水量差異,觸目驚心!!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26 20:37:03編輯過]

    當時太湖水“變清”確定的治理目標是:1998年底實現全流域工業企業(包括鄉鎮企業)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沿湖賓館和飯店等單位的廢、污水要達標排放;2000年各出入太湖河流的水質都要達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和規劃要求,實現太湖水體變清。所謂的“零點達標”,就是在1998年底,太湖地區1035家重點污染企業必須全部實現達標排放。這1035家企業中,江蘇省占770家,浙江省占257家,上海市占18家。聲勢浩大的“零點行動”結束,宣布所有這些企業全部實現治理目標。   然而,進入新世紀后,太湖水不但沒有變清,甚至持續惡化。據與會專家介紹,上世紀90年代在規劃“太湖水變清”時,當時估算每年進入河道和湖泊的工業廢水只有5.4億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億立方米左右。但在要求“變清”的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驚人地增加:監測數據顯示,2000年太湖流域點源污水排放量53.3億立方米,其中工業污水32.4億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20.9億立方米。   “按現在的城鄉排污量和達標排放的標準治理太湖,太湖流域的水永遠達不到清潔地面水的要求。2015年要吃上干凈水,任重道遠。”水利部原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乾清在發言中毫不客氣地指出。

     

    太湖周邊的蘇州、無錫、常州一字排列,向湖里排放污染物。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現行排放標準:即使全部達標,照樣污水橫流   太湖水難以按計劃“變清”,國家投入上百億元的治理資金還沒有給太湖流域的近4000萬居民帶來記憶中清潔的湖水,原因錯綜復雜。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治理措施跟不上長三角地區迅猛的社會經濟發展。也就是說,水消耗量越來越多,而對工農業和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廢水,治理措施和治理標準嚴重滯后。   “實現達標排放后水質為何還在惡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目前達標排放的標準定得很低,從工廠排污口和污水處理廠出來的,仍然是劣于五類的污水。”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高而坤直言說,“最近我隨全國人大環資委到云南昆明考察滇池的水污染防治,結果非常失望。三年前的滇池清水中發現有藍藻,而三年后卻在藍藻中沒有找到清水。”   太湖流域管理局原總工程師黃宣偉教授從上世紀80年初就關注太湖治理工作,并直接參與主持了太湖綜合治理規劃。對于“達標”了卻仍然污水縱橫的現狀,黃感到深惡痛絕。   “那些所謂已經‘達標’了而可以合法向河道、湖泊排放的廢水,如果按1∶9以上比例用潔凈水來稀釋后,納污水體才能夠勉強達到地面三類水的標準,也就是達到了合格的地表水標準。但現在太湖流域的水體,哪里有這樣的好水來釋污?污水加污水,只能是臟上加臟。”黃宣偉說。   按照國家標準,地表水分為五個等級:一類水質最好,三類水為合格,四類、五類水為污水,劣于五類的水體就喪失了基本的環境功能。化學耗氧量(COD)和氨氮(NH3-N)濃度是重要的水質指標。一類水的COD、NH3-N濃度分別不能超過15毫克?升、0.15毫克?升,三類水的濃度分別不超過20毫克?升、1.5毫克?升,五類水的該指標濃度分別不超過40毫克?升、2.0毫克?升。   而我們現在制定的達標排放標準,經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COD、NH3-N的濃度分別不超過100毫克?升、25毫克?升就視為達標,一些工業企業的合法排放標準更低,比如造紙、制漿行業,COD濃度不超過100毫克?升、NH3-N濃度不超過450毫克?升就可以“達標排放”。這樣的“達標”廢水中,COD和NH3-N濃度分別是地表五類水標準的2.5倍和225倍!這樣的廢水,就是用100倍的清水稀釋,也仍然是污水!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滅絕性捕撈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年年干旱 年年洪澤

     

    洪澤湖位于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洼地,后潴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煬帝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煬帝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蕩,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開始名洪澤湖。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于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一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一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一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在湖區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里,幾乎全用玄武巖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一座橫亙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游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澤湖水生資源豐富,湖內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鳙、青、草、鰱等為主;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馳名的。此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繁茂處連船只也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菱角在歷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洪澤湖與淮河密不可分,淮河流域的洪澇旱災都直接影響到洪澤湖周邊水域。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25 16:26:43編輯過]

    洪湖地處長江中游江漢湖群,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也是長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內陸淡水湖泊濕地之一,被譽為“中南之腎”。長期以來,洪湖人依湖而存,靠漁而生。洪湖在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品魚基地、外貿出口基地的同時,也逐漸喪失了自然生態的和諧與安然。 洪湖的面積已經由20世紀50年代的114萬畝,縮減到了現在的不足40萬畝;閘口的建立隔斷了它與長江的血脈聯系,洄游性魚類的種族、數量大大減少;大量生活、農業污水排放帶來的嚴重污染;過度圍墾導致濕地植被遭到破壞,大量野生水禽流離失所。與此同時,人類開發洪湖的強度不斷加劇:非專業漁民、外地漁民大批進入,電打、棍打、迷魂陣、密縫陣、鐵耙撈草……竭澤而漁的掠奪式捕撈使漁業資源嚴重退化;“圈湖大戰”、過度放養使洪湖水質富營養化,濕地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及自身降解能力大大降低,沼澤化趨勢嚴重。 沒有了碧水無際的遼闊,沒有了蘆葦連天的壯麗,如今的洪湖給予我們更多的是震驚,是嘆惋,是警醒…… 不能再靠湖吃湖 洪湖本是一個珍貴的資源庫,保護好、利用好洪湖不僅對湖區上百萬人民有益,對整個長江中下游的生態、人文保護也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洪湖市市長辛敬華說,在調節環境與經濟的矛盾時,要把環保放在第一位。過去,由于過多地追求經濟利益,非法圍墾、亂捕濫撈的現象屢禁不止,洪湖生態凸現重重危機,進而也影響到了人。如何有效地調節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洪湖發展必須直面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早在1996年,洪湖市就在洪湖建立了濕地自然保護區,2000年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也撥出專款用于洪湖濕地的保護和管理。但實施的難度很大,任務很重,洪湖人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探索發展的新思路,絕不能再靠湖吃湖。 在洪湖市的楊柴湖村,昔日煙波浩淼的洪湖美景已不復存在,原本開闊的湖面被片片淺灘代替,密密叢叢的竹竿和交錯如織的圍網靜靜地豎在湖面上。通往大湖面的航道平均水深還不足兩尺,一般的中型船只很難進入。 村委會主任肖新元告訴記者,這里是保護區的核心區,過去村民們祖祖輩輩習慣了打魚為生,而且搞養殖、做水產收入高,見效快,也就很少有人顧及對環境的影響。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感覺到湖面變了,尤其是近幾年,水淺了,水質差了,天然魚少了,水草少了。 “搶救”洪湖成了一個各方關注的問題。為了還空間于洪湖、還寧靜于洪湖,今年2月底,漁民們從核心區全部遷了出來。一位姓蔡的村民說,搞承包的時候,他們8戶人家聯合投進去20多萬塊錢。為了保護區,為了洪湖,他們搬出來了。 何日重現昔日美景 漁民搬遷意味著洪湖保護區的工作走上了一個新臺階,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要保證漁民的正常生活,保證洪湖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一方面要盡快促進洪湖生態的恢復、保養———如何爭取雙贏? “目前洪湖已經建成四個保護站,進一步強化了監管體系;全力控制洪湖水體污染,全面禁獵;排查非法捕撈,制止過度捕撈,規范合理捕撈。”洪湖濕地保護區主任盧山介紹說。以前,漁民隨時進湖捕撈水禽、水草,嚴重影響了湖區生態,規范化管理后,自然資源得到了較為有效的保護。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洪湖市副市長劉生彥強調說,自然捕撈本身是短期性經濟模式,引導漁民走生態養殖的路子才能真正實現湖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洪湖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合理地開發綠色旅游產業也是洪湖人的一條新路。 他說,濕地保護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方面、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需要群眾自覺、自愿、自主地參與,需要每一個洪湖人從心底里關心濕地、熱愛洪湖。 作為我國極具代表性的湖泊之一,洪湖濕地的保護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負責人王利民認為,洪湖濕地保護工程具有示范意義,在這樣的濕地自然保護區要探索具有前景的濕地可持續產業,解決環保與生存的矛盾;盡可能完善保護區建設,恢復和改造魚類、鳥類棲息的環境;建立既有利于生物多樣性又有利于防洪減災的江湖之間生態、水文的有效聯系,恢復湖泊與湖泊、湖泊與長江之間的聯系,最終實現生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綜合效益。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

    興凱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距密山市35公里,是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是由火山爆發地殼下陷形成的,唐代稱循淪湖,金元時期稱北琴海,17世紀后清go-vern-ment改稱興凱湖。天然湖泊,總面積488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4380平方公里,岸線長度90公里,平均湖深7米,最大湖深10米,湖水體積306.6億立眾。海拔69米,東西寬60 公里,南北垂直縱距140公里,北緯45°20′東經132°40′。湖岸為細軟沙灘,湖水清潔,無污染,湖水透明度1.5米至2.0米。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興凱湖以北,松阿察河以西自然形成為403平方公里的小興凱湖,小興凱湖與興凱湖被一條長90公里的天然沙壩隔并,沙壩最寬處約l公里,沙崗上自然形成的各種綠樹成蔭,有鹿、貂、鼠、山雞等動物繁衍生存。興凱湖地外東北亞候鳥大通道,共有16目39科190種。其中國家一級鳥類5種,分別為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虎頭海雕。據統計興凱湖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被列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另有鰱花、鰲花、鮑魚、鯽魚、湖蝦等,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興凱湖的植物資源,共有3目104科460種,著名的有興凱湖赤松、興安檜柏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9種。湖水經松阿察河與烏蘇里江相通。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游等多功能的天然水體。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小興凱湖和大興凱湖原來就是一個湖,由于湖泊退縮逐漸形成了另外一個湖,現在兩個湖從地表上應該已經完全分離了.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26 15:58:52編輯過]

    草原圣水湖 查干湖 就是高繡敏主演的那個 圣水湖畔的查干湖 ,也是CNG今年刊登的“查干湖冬捕”的查干湖,大家自己看周圍的環境吧。。。。。。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沙漠化中,湖群邊的白色地帶應該是湖面退縮的痕跡。。。。。。[em06]

    納木錯

    最新調查發現,湖水面積從20世紀70年代的1942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981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到125米左右。是一個靠雪山融水生存的湖,在雪線的消退過程中能夠保持水量的豐滿,但是再過10年,沒有雪山了又會如何???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27 9:48:49編輯過]

    加精!!

     

    查干泡、月亮泡都是東北西部著名的湖泊和濕地。

    滇池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滇池因周圍居住著"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顛也"之說,故曰"滇池"。滇池為地震斷層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彎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為1886米,南北長39公里,東西最寬為13公里。湖岸線長163.2公里,面積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為15.7億立方米,素稱"五百里滇池"。主要河流有盤龍江、金汁河、寶象河、海源河、馬料河、落龍河、撈魚河等,出水口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匯入金沙江.屬長江水系,流域面積2855公里,為我國的第六大淡水湖.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近年來,由于昆明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原來與滇池還有段距離的市區現在已經擴展到滇池岸邊,而在昆明的中長期城市規劃中,滇池將真正成為市內湖泊.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近年來中國各大湖泊均出現有藍藻爆發的情況,只是由于太湖的藍藻爆發影響到了人類,所以才被暴光.其實滇池也早就有藍藻爆發的現象

    .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從一些圖片看來,鄱陽湖和洞庭湖都已經說不上是湖了,就是寬闊一點的河道而已,何來的煙波浩渺、浩浩湯湯。

     


     

     

    遙感圖片未必是同一時期的對比;即使是同一時期的對比,年際正常波動1%也很正常。納木錯最近幾年有上升趨勢,青海湖某些湖面是在萎縮;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些年由于退田還湖大政策的干預,變化不大甚至有所好轉。西部地區的湖泊萎縮要明顯一些,同時那些地區氣候變幅本來也就大一些。

    湖泊水質將是未來中國(尤其是東部)關系國計民生的切膚之痛,滇池是警種;太湖現在在預警。還有更多的湖泊在呻吟——

    枯水季節的鄱陽湖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繼洞庭湖,鄱陽湖也難逃厄運

    近年來,由于昆明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原來與滇池還有段距離的市區現在已經擴展到滇池岸邊,而在昆明的中長期城市規劃中,滇池將真正成為市內湖泊. [推薦]衛星下看全國各大型湖泊正在萎縮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發瘋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午夜夫妻试看120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资源| 国色天香天天影院综合网|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国产喷水1区2区3区咪咪爱AV|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精品无码国产日韩制服丝袜|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漂亮人妻中文字幕丝袜|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蜜芽| 精品少妇av蜜臀av|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