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5日 10:38 核心提示:在隨后的1950年1月,化裝后的胡志明主席不辭艱險、跋山涉水,徒步來到中國,先后同毛澤東主席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商議中國幫助越南抗戰問題。文章摘自《世界知識》2004年第10期 作者:張德維(中國原駐越南大使) 文莊(原中國駐越顧問團干部) 王德倫(原中國駐越顧問團干部) 原題為《奠邊府大捷與中國駐越顧問團》 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是越南人民在以胡志明主席為領袖的越南共產黨正確領導下,歷盡千辛萬苦進行反對法國殖民主義侵略戰爭所取得的。這個勝利也是中越兩國人民戰斗友誼的生動體現。 當年,我們有幸被派到中國顧問團,參與了顧問團許多具體工作,同越南同志并肩戰斗了五個年頭,經歷了無數動人事件,親身感受到中越戰友情誼之深、相待之誠,那一幕幕令人終生難忘。 1949年,正當越南抗法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斗爭處于十分艱巨、嚴峻的時刻,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全國性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為越南人民的抗戰事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環境,也使中國大力支援越南抗戰成為可能。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休戚與共,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兩國革命者就互相支持、互相幫助,胡志明及一批越南進步青年曾先后參加了中國的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在得知新中國成立的喜訊時,胡志明主席立即派遣兩位得力干部攜帶他的親筆漢文信,分別從陸海兩路秘密來到北京,請求中國給予援助。 胡志明在親筆信中寫道: 恩哥、穎姐(注:即周恩來與鄧穎超): 弟與哥、姐相別十年,時時思念,且有許多新事要告訴你們。弟謹代表敝店祝賀貴公司的偉大發展。敝店年來生意頗好,意欲爭取時機,打勝對方,謹派親信伙計兩人,趕緊求你們幫助。 丁(注:胡志明的化名) 十月 毛主席說:“顧問就是顧問,實際上就是參謀……” 在隨后的1950年1月,化裝后的胡志明主席不辭艱險、跋山涉水,徒步來到中國,先后同毛澤東主席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商議中國幫助越南抗戰問題。 毛主席表示,中國革命勝利了,有義務幫助正在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越南人民。應胡志明主席和越南黨中央的請求,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決定大力支援越南抗法戰爭,并立即派遣軍委中央辦公廳主任羅貴波作為中共聯絡代表先赴越南解放區了解情況,以便提供援助。接著分別派出了中共中央代表陳賡大將、韋國清上將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及以羅貴波為首的政治顧問團入越幫助越南抗戰。這期間,我們在顧問團工作,先后多次聆聽了團領導傳達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和教導,至今仍記憶猶新。 中國軍事顧問團起程赴越前夕,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朱德總司令一道接見了當時已到北京的顧問團團級以上干部。三位領導同志都作了重要指示和交待,一再強調要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誠心誠意幫助越南同志,尊重越南領導,搞好團結,愛護越南人民。毛主席說:“這次你們去當顧問,是一件大事、新事。我們黨和國家、軍隊第一次向外國派顧問團。這個意義很重大,是我們的光榮……你們去越南的任務,首先要幫助打好仗。現在他們還是主要打游擊戰,沒有打過較大的仗。但是光打游擊戰還不行,要取得勝利,還得打大一點的仗。要能打攻堅戰,能打運動戰,才能轉入反攻,打敗法國。” 關于怎樣當顧問的問題,毛主席說:“顧問就是顧問,實際上就是參謀,給人家的領導同志當好參謀。參謀就是出主意,想辦法,協助領導。所以不可以包辦代替,更不能當太上皇,發號施令……在越南群眾面前,不能表現出我們勝利者的驕傲情緒。要搞好同越南同志的團結,特別是要搞好同越南領導人的團結。要愛護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要愛護那里的人民,要像在中國一樣,尊重老百姓的風俗習慣,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的這些教導,一直是我們在越南工作多年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