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義
外,內外之外;勞,勞動;宮,宮室。
手為勞動器官,手心有穴名勞宮。
此穴在手背面,與勞宮相對,故名。
【位置】手背正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在手背側,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0.5寸(指寸)。
【操作方法】揉法:用中指或拇指端揉本穴,稱揉外勞宮。
【次數】100~300次。
【功用】溫陽散寒,發汗解表,升陽舉陷。
【主治】風寒感冒,發熱無汗,身痛畏寒,咳嗽白痰,鼻塞清涕,腸鳴腹瀉,腹痛腹脹,落枕,手臂痛,脫肛遺尿,疝氣,痢疾等。
【臨床應用】本穴性溫,內達外散,溫通之中又有收斂之功,溫散而不過,為溫舉之佳穴,主治一切寒證。治療外感實寒證時,多與頭面部四大手法,拿風池等合用;治療虛寒里證時,多與推三關,揉臍,摩丹田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