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所有關于蟾蜍治癌的文章均源自“太極醫派--中國最具實力的傳統中醫學派”。博客地址:http://hexun.com/taijiyipai/default.html
活蟾蜍治療癌癥的經驗體會(一) 文/
太極醫派 去年我寫過幾篇關于活蟾蜍治療癌癥的文章,可以說那是當前蟾蜍治癌最具學術性的幾篇文章,因為毫無保留與我的坦誠,給許多困于怎樣運用蟾蜍的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幫助,我很欣慰。今年隨著臨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所積累的關于蟾蜍治癌的經驗愈加成熟與豐富,所以對文章作一些適當的改動。
2006年的時候我記錄了二千張治癌處方,這二千張處方里面運用活蟾蜍的就有1812張,占90.6%,并且有些劑量是非常大的,病人在一帖藥里會用到3—5只活蟾蜍,甚至有些人用到了十多只.這些病人服藥后的效果基本上是比較理想的,并未出現普通中醫師所認為的中毒現象,相反服藥后,只要等惡心、嘔吐、腹瀉或是唇麻這些癥狀一過,病人即會感到神清氣爽,一身輕松.這里就要引出一個問題:活蟾蜍在我們的處方里面為什么會占如此大的比例?為什么我們能夠超劑量,甚至是超大劑量地應用卻又相安無事?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活蟾蜍用治癌癥的適用范圍:蟾蜍治癌,只要身體不至太弱,皆可運用.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說,你的身體只要能夠耐受攻癌,只要正氣不至完全崩潰,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可以應用.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位浙江湖州某醫藥公司的胃低分化腺癌患者,當時他已腹腔廣泛轉移,初診是在2003年4月5日,我記錄他病情的時候,他已經治療了三年多,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幾乎每天在服用活蟾蜍,后來他寫了封感謝信說:一些朋友見我平時經常服用癩蛤蟆與白鵝血,現在不但死里逃生,而且精力充沛,體重增加,面色紅潤,恢復工作,都高興地對我說:“人家都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你可真是癩蛤蟆吃到了天鵝肉啊!”他的治癌事跡在當地引起很大影響,經他介紹來診的,僅在2006年這一年當中就有50多人,這些癌癥病人的病情大多比較嚴重,他們也都服用活蟾蜍,效果都比較滿意.上述這些癌癥患者都來自同一地區,均以蟾蜍為主伍入復方應用而獲良效.
在今年還有一位山東濟南的患者,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2007年3月的時候患者確診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手術無法進行,放化療效果也無法確定,所以只好求治中醫,從2007年5月到2007年12月患者每日服用一只活蟾蜍與中藥同煎,12月復查腫塊為5cm×5cm大小,與5月份大致相仿,腫塊得到控制。但自12月到2008年3月,因天氣寒冷無法捕捉到活蟾蜍,加上病人對自己的病情逐漸忽視,所以停服蟾蜍,病情日益加重,到3月份的時候復查肺部腫塊迅速增大至10cm×10cm,此時患者已奄奄一息,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死亡到來,他的親朋好友也開始為他準備后事。正在此時,隨著春季的到來,氣候變得暖和,蟾蜍開始爬到田里山間,他的子女去農村抓了很多蟾蜍回來,病人心想反正即將離開人世,就干脆大劑量服用蟾蜍,就算毒死了也不管了,從每天1只、2只、3只……7只到22只再到26只,在大劑量服用蟾蜍與中藥的開始階段,病人上吐下泄,反應很大,但還是堅持下來,結果病情日漸好轉,大劑量服用蟾蜍的反應也小了許多,漸漸適應。今年7月份復查肺部腫塊又縮小至5cm×5cm,現在病情基本穩定,最近對他的隨訪,患者服用蟾蜍已每天加至28只,如果蟾蜍少放了,病人就會感覺到渾身不舒服。目前我所診治的病人中,有許多是大劑量服用蟾蜍的,有一天16只,18只,22只,26只的等等,盡管剛開始反應比較大,付出的代價有些大,但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特別是已經擴散轉移的晚期腫瘤病人收獲的效果是不錯的,雖然發生奇跡的病例仍為極少數,但至少絕大多數情況能夠延長他們的生存期。證明臨證時通過對活蟾蜍進行靈活運用,用治癌癥是具有極高的重復性與針對性的;只要配伍得當,就能對不同部位的癌瘤,對原發性、繼發性、轉移性的不同腫瘤病人皆有一定的效用.所以說,活蟾蜍用治癌癥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
那么,臨床當中哪些病人是禁用蟾蜍的呢?經過大量的實踐,我總結出以下三類病人是不可用的:一
剛做完手術或放化療,正氣太虧的病人.二 胃氣過虛,虛不受攻的病人.三
已無救治希望,終末期的癌癥病人.前兩者我會等正氣來復,病情穩定后,再予活蟾蜍治療.一般來說,手術、放化療的病人需要十天以后;而胃氣虛衰的病人,就要視具體情況,全憑胃氣的恢復情況而定;所謂終末期,在我們看來就是氣血枯竭、陰陽離決,即刻死去,已無回天之術的病人.臨床上,只要不出現這三種情況,只要方法正確,是完全可以大膽運用活蟾蜍的.
活蟾蜍治療癌癥的經驗體會(二) 文/
太極醫派 接下來,我們來看活蟾蜍用治癌癥的方法.我們能夠大劑量,甚至超大劑量地應用,經治病人上萬例,卻又無一例中毒,無一例發生意外,是因為這里蘊涵了一些比較獨特的治癌經驗.
首先是蟾蜍的選用,最為有效的三種方法是:一,整只活蟾蜍煎湯服用.二,整張蟾蜍皮煎湯服用.三,蟾蜍皮打粉灌膠囊或蜜制成丸服用.
這三種方法病人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三者的療效相差不大.活蟾蜍煎湯可以同時發揮內臟的一些作用,但腥味較重,長期使用病人不宜堅持而且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反應;蟾蜍皮煎湯必須是整張的,有些病人為便于扒皮而把頭部去掉,這樣的蟾蜍皮實際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且一定不要用藥店出售的干蟾皮,那些蟾皮因提取掉了蟾酥,是沒什么藥效的,蟾蜍皮煎湯引起的反應較小而且曬干后宜于保存,但同時因入藥時沒有內臟,相較于活蟾蜍藥力上還是稍微小了一點;至于蟾蜍皮打粉,因為需要比較高級的打粉設備,一般的藥店難以加工,自己制作更是不大可能,所以目前還無法大力推廣,完全保留藥效的蟾皮粉非常講究劑量,首次藥量以一顆膠囊為宜,以后逐日加量,蟾皮粉藥效較大,如何控制好適宜的劑量成為問題的關鍵.
其次是蟾蜍的劑量,初次服藥的病人往往無從下手,對這一中藥書上明確列為有毒的藥品畢竟心存畏懼.對此,我們制定了兩大標準:一是從小到大,是指蟾蜍的重量,就是剛開始時,先從小的用起來,然后逐漸加大.比如初次服藥時,先選用一只一兩重的蟾蜍或取皮入藥或去腸入藥,體驗一下服藥后的反應,若出現了惡心、嘔吐、腹瀉、唇麻或是胸悶等的癥狀,就說明這個劑量已到了你身體可以耐受的范圍,無需再加量,反之可以再加大一些,如二兩、三兩、四兩……以此類推,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二是從少到多,是指蟾蜍的數量,意思跟前面的從小到大差不多,就是先用一只試試,看有沒有反應,若有了就不用再加,若未出現,就可用至二只、三只、四只……總之多者減之,少者加之.臨床上一般會綜合這兩種方法,從體重小的一兩只開始,逐漸向體重大的三四只、四五只加量,總以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唇麻或是胸悶等的癥狀為度.
為什么要以這些癥狀的出現為度呢?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你難受,敵人(癌)也難受;你不難受,敵人(癌)亦不會難受.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說,蟾蜍服用下去,若劑量太輕,連自己正常的組織也感覺不到,那就更別說生長于你體內頑固的癌瘤了,只有自己體會到了,有了這些惡心、嘔吐、腹瀉、唇麻或是胸悶等的不適反應,感覺到難過了,才能說明蟾蜍向癌毒發起了攻擊,才有可能控制并扭轉癌毒致癌這一兇險的局面.所以說,服用蟾蜍對有些病人而言是比較痛苦的,但要說明的是:蟾蜍引起的這些反應是一過性的.一般來說,只要等這些癥狀一過(兩小時左右),絕大多數的病人就會有神清氣爽、一身輕松的感覺,而且更重要的是,蟾蜍攻癌,不像西醫的放化療,有蓄積毒的存在,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在臨床中發現,特別是化療以后的病人,即使過了幾年之后,也會有后遺癥存留,損傷的元氣是不可能恢復如前的.但蟾蜍就沒有這種問題.由于它成分復雜,作用于人體具有多重機制,攻邪之中寓有補益之效.在我這里經治的有部分病人,服用蟾蜍幾年之后,不但癌瘤控制或消失,而且面色紅潤,精神飽滿,體力更勝以前.說明只要用法得當,配伍合理,像當前中醫界認為的蟾蜍治癌,有傷正氣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這里還要說明一下對于這個"度"的認識.由于每個病人的情況不一樣,服用蟾蜍后反應在他們身上的癥狀就會不一樣,所以說,惡心、嘔吐、腹瀉、唇麻或是胸悶等這些癥狀不一定會同時出現,有些病人僅是略有惡心,或者嘔吐,而有的反應就會很大.機體耐受的情況是有差異的,這也導致了有些病人只用很小的一只蟾蜍就會有很大的反應,而有些病人即使用了多只較大的蟾蜍也只是出現了輕微的不適,但只要有這些反應,就都在這個度的范圍之內,說明蟾蜍已對你機體的癌毒產生了攻擊.
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需要注意:對于體質比較虛弱,胃氣尚未完全恢復,或者剛經手術,放化療后的病人,不一定要追求出現上述的癥狀,蟾蜍才算到量,對于這些特殊的也就是屬于虛證的病人暫時以一只小的蟾蜍為度,待正氣來復,體質逐漸加強之時,再加大蟾蜍的劑量,同時在藥里面可以加幾片生姜進去,以和胃減少反應.
活蟾蜍治療癌癥的經驗體會(三)文/
太極醫派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活蟾蜍入藥以后的服用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原則與方法是少量多餐。就是說,一帖藥煎好以后,并不是要你一口氣喝下去,而是需要你分8—10次服用完,有些病人甚至需要20次左右.具體的方法是:一帖藥經兩次連續煎煮后(每次半小時),大約取出兩大碗藥汁(600ml左右),保存于保溫杯或熱水瓶里,從上午8時至下午17時之間,也就是差不多每隔一小時服用一次,每次約50ml—80ml的量,直至用完,對于某些特殊的病人,如對活蟾蜍反應特別大的病人可分20余次,甚至更多的次數,病人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靈活控制.
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這樣的用藥方式一方面能使蟾蜍的毒性降至最低:少量多次地用藥,不像一次性喝下去會對機體產生強烈的刺激而發生中毒意外.因為每次量少,又有時間間隔,病人可以通過自身地排泄與循環,而不致中毒.另一方面又能使蟾蜍的攻癌作用發揮至最大,像癌毒這樣的頑固之邪,必須對其進行持續的攻擊,才可能獲得療效,通過少量多次地服用,蟾蜍的藥效濃度就能在機體內保持穩定.正是這一獨特的用藥方式,保證了蟾蜍治癌攻邪而不傷正,我們經治的上萬例腫瘤患者,無一例發生中毒,無一例發生意外,而又使蟾蜍治癌發揮了最大的功效.
活蟾蜍治療癌癥的經驗體會(四)文/
太極醫派 以下問題都比較細小,但卻是臨床當中經常碰到的,對此必須予以解決.
1.蟾蜍入藥為何必須為鮮活之品,或去腸整只入煎,或取皮與藥同煎,或用蟾蜍皮打粉灌膠囊單獨服用,而不用藥店提供的干蟾?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干蟾的制備:將清洗干凈的蟾蜍取出蟾酥后處死,直接掛于通風處陰干;或殺死后除去蟾酥與內臟后,洗去血污,用竹片撐開腹腔,掛于通風處陰干,或于烘罐內烘干,這種干燥的蟾蜍稱為"干蟾",除去內臟的也可稱為"干蟾皮".這兩種藥品都是目前藥店在用的,但由于干蟾在制取的過程中已去除了蟾蜍當中最有效的成分蟾酥,在烘干的過程中又破壞了許多成分,其真正的藥用價值事實上是不大的.所以我們在臨床上一直主張干蟾與活蟾蜍不能等同,用于治療癌癥,必須選用鮮活之品.
2.對于常見反應的處理.我在前篇文章中提到過服用活蟾蜍后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胸悶或是唇麻等癥狀,但只要能夠耐受得住,等藥效一過,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根據我們的經驗:一方面病人在服藥時,盡可能做到少量多餐,將毒性降至最低;另一方面醫生在處方時可以事先加用半夏、生姜、竹茹、代赭石等降逆止嘔之品進行防范.
3.劑量的補充說明.病人在初次運用活蟾蜍時,往往無所適從,不知道蟾蜍的重量與數量究竟該怎樣換算.這里我以重量標準來作解釋:以一只八兩重的活蟾蜍為例,它就等于八只一兩重的小蟾蜍,等于四只二兩重的或二只四兩重的,以此類推.由于入藥時必須要對劑量作嚴格控制,所以我們主張,病人先從一只一兩重的小蟾蜍開始;若無反應,即用至一只二兩重的或兩只一兩重的;再不效,就用至三兩(三只一兩的或兩只一兩半的或一只三兩的),以此遞增,以重量為準,就知道了數量上的多少.
4.這里就要引出一個問題,活蟾蜍服用下去以后,同樣是有反應,究竟是反應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一般而言,對于大部分的病人我們還是堅持"中病即止"的原則.就是說,當你剛好出現或者略能感覺到這些惡心、嘔吐、腹瀉、胸悶或是唇麻等癥狀時,那么這個蟾蜍的量就夠了,就不用再往上加了.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從我們大量治驗的病案來說,反應大一點,有的甚至是吃到了死去活來的程度,未必就不好,未必就會對病人造成損害.對于有些危重的癌癥病人,采用速攻毒邪的辦法,用大劑量的活蟾蜍,相反能使病人在較短時間內轉危為安;有些經濟困難的病人,自己抓了大量的蟾蜍來用,記得有一位來自安徽的肝癌病人在一次性服用了十多只大蟾蜍后,昏睡了整整三天,醒后身上的癌腫竟奇跡般地消失了.當然這里并非要病人都去大劑量地服用,像對蟾蜍這樣有毒之品的運用畢竟得心存安全第一的理念,否則就容易出現亂用濫用的現象,而發生中毒死亡.
5.接下來我們來看蟾蜍中毒的急救處理.中醫方面可以用大劑量的生甘草與綠豆煎湯灌服,再配以針刺治療.但客觀地說,急救方面不如西醫來得有效穩妥,我們作為一名傳統中醫,盡管不能認同西醫在內科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治療,但在外科、急救與預防這些地方確需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其處理方法是(1)心率失常者,予肌注或靜脈注射阿托品0.5—1毫克,每隔2—3小時重復注射,直至心律紊亂消失.(2)嚴重心律紊亂,經上述治療未見好轉,或有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潛在威脅者,可加用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3)休克者用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呼吸、循環衰竭可選用中樞興奮劑,如可拉明、咖啡因等.并以吸氧、對癥處理,予抗生素防感染.需要指出的是,服用蟾蜍后的正常反應與中毒是不一樣的,中毒的癥狀來勢兇猛,一般以循環系統病變與休克為標志.但臨床當中,只要遵循了我們的用藥方法與醫囑,只要醫生事先在處方時配以生甘草、綠豆等解毒之品,是不會發生中毒與意外的.
6.關于蟾蜍的其他用法.蟾蜍除了直接入藥煎煮外,還可外用:把蟾蜍皮研粉與其他藥粉混勻一起涂于患處,能夠很好起到止痛消瘤抗癌作用。關于這些外治方法,我會在以后詳細敘述.蟾蜍皮也可研粉作膠囊服用,但對于這一劑量控制地就更為嚴格,應特別慎重,須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運用,因篇幅所限,也留待日后論述.
7.另外,活蟾蜍治療癌癥不能脫離中醫的辨證論治,并不是說單用此藥即可獲效,臨床當中有配伍的問題,有解毒增效的問題,有中醫不同方法的聯合使用,有和西醫的治療手段相互配合的問題,還有對于并發病癥的處理,總的來說,運用起來是比較復雜與多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