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一部先秦儒家語錄體政論文典籍,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但通覽全書,孔子對待婦女的態度不但不歧視,反而十分理解和尊重。例如對唐虞之后的周武王時期十個治國大臣中有一位是女性而表示肯定和敬佩——“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另外,孔子3歲喪父,他從小到大對早年孀居的母親一直非常孝敬,推而廣之,他也提倡天下人都敬母愛妻;對于青年女子,孔子更是與對青年男子一樣愛護,經他編訂的《詩經》,有許多歌頌和祝福青年男女愛情的優美詩篇。 孔老先生受《詩經》的影響很深,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認為《詩經》是一部偉大的著作,而我們再來看看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邊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頌了女子的活潑美麗,大方善良,歌頌了當時男女平等的浪漫愛情氛圍,事實也是這樣,在春秋時代,男女間是相當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復多次以詩經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來表達了自己對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觀點。所以,說孔子歧視婦女,不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與當時的民間社會整個大環境對不上號,因此這個說法,實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史記·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衛。”翻譯為:孔老先生受衛國國君的邀請,來到了衛國參觀學習休養,但在這期間,孔老先生突然發現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夫人,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離開之后,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事,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