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氛圍中,名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名言往往被人們視為指導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唯一準則。然而,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卻被有意或無知的曲解,偏離了說話人的本意和初衷,迷惑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聽眾。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哪些被斷章取義的句子吧。 第一個,以德報怨 這句話的原句出自《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怎么樣?'孔子說:'那用什么來回報恩德呢?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可以看出,我們確實理解錯了孔老先生的意思,這句話里面還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墒乾F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當然,這里的以直報怨也不是說我要以牙還牙,這里的直,指的是理直,也就是說如果我要報復他,也要用正當的手段。別人找你麻煩,你要看到底是誰的錯,如果是對方的錯,你才可以報復回去。 第二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句話原句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現在女權主義正在興起,孔老先生的這句話立即成為女權精英批判的絕佳對象???,這就是你們中國男人歧視我們女人的根源,幾千年來壓迫我們女人。一時間,群情激憤,兇狠異常,熱鬧非凡。但是各位小姐姐們,阿姨和姑奶奶們,讓我們看看這句話的解釋。你們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孔老先生身上,實在是大錯特錯。 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出自的環境以及對象:《孔子家史記》中提到,在孔子受到衛靈公邀請,前往衛國,去了一段時間后,孔子突然發現,人們只是利用他的身份來炫耀和提升自己。他并沒有真正支持他來這里教育和教化魏國人民,特別是衛靈公的妻子。為了提高自己的期望,他公開炫耀和貶低孔子。孔子生氣地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就收拾行李就離開了衛國,離開之后,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爛事兒,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那么,以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再來看看這句話應該怎么解釋:我們看到孔子的衛國之行后,就明白了,首先他罵的是一個特指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衛靈公那位老婆,好了,為女子難養說明白了,那小人,和后半句怎么解釋呢,我們來想一下,什么樣的人才能養他人,是不是高官權貴,自家的丫鬟管家,那這里的小人指的就是丫鬟管家中的小人。 后半句'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君主,如果你與后宮的女人和沒有能力的阿諛奉承的小人太親近,我們就會自滿,忘記自己的身份,開始用自己的權力做錯事情。如果你疏遠他們,他們會抱怨你??傊?,這很麻煩。 現在,大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第三句:相濡以沫 這句話的原句出自《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這句話我們來看看原句的翻譯就知道了,這句話說的是一個小故事:'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兩條小魚都困在了這個小水洼里,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彼此從嘴里吐出泡泡,相互給對方水,互相扶持,依賴。小魚在死亡邊緣徘徊才這樣互相扶持,期待轉機,下雨,然后一起回到廣闊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喻同病相連的人在同一個環境里應該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殘殺,在脫離苦海后就各自奔著自己的目標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最后,我想說,我們在讀某一章節的詩句要聯系上下文結合看,而不能不顧及所引詩篇的原意,孤立的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