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智者樂水”。
“智者的智慧當如水之靈活。若藏于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涌而上則清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騰豪壯。水處天地之間,或動或靜,動則為澗,為溪,為江河;靜則為池,為潭,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顯各異風采,經(jīng)沙土則滲流,碰巖石則濺花,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繞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細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當如“樂水”之靈感,時間如流水,我們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為官要慎篤。《孔子家語》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麗動人的,也是多愁善感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水是待人接物的榜樣,“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處世的辯證,“水至清則無魚......”,水中自有哲理。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江海之所以能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五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水,是位辯證哲人。“善上”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貌似柔,實則強;水雖柔,但可克剛。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載歌載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頭日臻完美變成無棱。柔軟的水,加壓能把巨巖擊碎,能把成噸的鋼材像揉面團般鍛壓。“上善”的智慧當“若水”之隨機應變。水常態(tài)為液體;降溫至零度就凝固為固體;升溫至百度則化為氣體——聚于低空為霧,升到高空為云,凝結下落為雨,或為雪,或為雹.....借助日光月光,還呈現(xiàn)出霓虹華暈。水以不變成萬態(tài),“大道似水”。《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是呀!水積不深厚就無力行大船,人若學問修養(yǎng)不高深又怎能擔當重任。“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順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順其自然。水中有道意。
禪語曰:“善心如水”。
水利萬象萬物,“善心”備焉。水憑滲透性強而滋潤萬物;水的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憑流動不息而改善環(huán)境,讓地球充滿生機;水可降溫;水可去污;水可驅(qū)動機器,水可以發(fā)電產(chǎn)生能量......水的作用無數(shù),水之善心無邊。“善心”的智慧當“如水”之文化。“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身心健康就得常運動?“飲水思源”豈不是暗示人們不要忘本?“順水推舟”是暗示人們要善于順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為妙境。讓我們“如魚得水”。領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善心”的智慧當“如水”之充滿善意。“水止則能照”藍天,草木,萬物;“水靜柔而動剛”,水絕不怨天尤人,只善使自己適應環(huán)境。人在世上不順多,當學水之能潛,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適境而生,適境而居。讓心永遠呈現(xiàn)如“寧靜的森林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