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蘭亭,這里依山傍水,王羲之的名篇“蘭亭序”就是寫在這里,小道綿綿,翠竹依依。
靜水深流,頗有雅韻。
據說是羲之醉中所書,醒來再不能得其神韻,惜乎我等駑鈍,不能領會。
蘭亭簡介。
入門見書,確乎灑脫。
蓬門今始為君開。
這字誰寫的,中規中距。
小道幽深,見之忘塵。
這是紫竹了,據說觀音菩薩住處就是遍栽紫竹,甚有佛緣啊。
細看看,竹桿真個是紫色。
淡竹就是我們常見的品種咯。
羲之愛鵝,專筑鵝池。
連標語也這等雅致。
鵝確實神氣。
可惜蘭亭原碑半毀于文革。
著名的曲水流觴就在此地,想到大家閑臥溪邊,水流杯至,即須當場賦詩,果然是魏晉風流,令人神往。
這個四四方方的流觴亭,反倒似乎是個敗筆。
曲水流觴其實位置不大,卻云集了一時風流雅士。
這里面都是歷朝歷代的名家摹蘭亭。
祠前盆景,一樣風骨。
老匾額了
喜歡這意境
康乾帝王碑,看看就算。
小門外別有洞天,遠觀更妙。
獻之練字,媽媽說只這一點像父親,還是羲之寫的。。。可憐的小盆友,打擊太大了,后來練完十八缸水,終于小成。是大缸不是小缸哦。
再看看柴門外,神仙居。據說蘭亭序真本被唐太宗帶入陵墓,傳世都是摹本,褚遂良最得其風骨。馮承素最象。誰題的?老鄭也不能免俗,哈哈。大家風范,氣度儼然,老趙家都是書法家哈。。。這里的竹子用處比較特殊哦。題匾是啥意思?俯仰皆文章么?購物街上的小橋都很可愛。第二站是沈園,是當年富商的私家園林,果然一派富貴景象。一草一木,盡皆精致,卻沒有了蘭亭那種幽遠淡然的意境。兩處相距不遠,可魏晉和盛唐是這樣不同。小兒女問梅。臨水照影,恐怕不能發思古之幽情,徒留顧影自憐之嘆。雖然錦繡,無端傷感。這是什么,桃子么,不像。就是這種樹結的果,看看也象是桃樹。女人的釵頭鳳,難。男人的,切。所以是孤鶴軒。這里的竹子也與眾不同,好多是折彎長的,真是壓抑呀。。。終于離開那個郁悶的地方,來看看魯迅咯,精神為之一振。魯迅的爺爺是翰林耶,書香門第呀。嗯,他可當得這幾個字。大戶人家。這是祖屋了。這是老師家。三味書屋,紅線圈起的是魯迅的書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描寫歷歷在目。看個全景。自謂?人言?魯迅說孩子們,贊同。這是魯迅的祖父教子孫書,談的學習歷程,十分有益,可以借鑒。有這樣的長輩和家庭,才能教養出這樣的子孫,有真正中國人的風骨在。看完之后,只能默然,默然。
來自: zzy3508 > 《旅 游》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紹興的江南風骨
紹興的江南風骨。都說紹興是另一個江南,一個擲地有聲的江南,一個厚重沉積的江南,一個有骨的江南,一本行走的教科書。對于大多數人來...
美文欣賞|懷夢紹興
也知道了“書圣”王羲之就是于紹興蘭亭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以及明清時,和皇室共天下的“紹興師爺”。魯迅故里位...
2500年古城紹興風骨,在眾多江南古鎮中,可謂獨樹一幟
2500年古城紹興風骨,在眾多江南古鎮中,可謂獨樹一幟2500年古城紹興風骨,在眾多江南古鎮中,可謂獨樹一幟。紹興古城里遍布著各式各樣...
懷古紹興,跟著課本去旅行(葉平)
魯迅故里不僅再現了魯迅當年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的原貌,還可看到魯迅祖居從未對外開放的西廂房和近期恢復的周家新臺門、壽...
陳振林旅行散文:紹興朝圣之旅
1988年,魯迅故居(含三味書屋、周家老臺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建的紀念館位于魯迅故里東側,它東接魯迅祖居,西鄰周家新臺...
洛陽三日游,紹興三日游
洛陽三日游,紹興三日游。洛陽三日游。具有代表性的景觀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第二天游關林、白馬寺、漢魏洛陽故城。漢魏洛陽故城 在市東12公里。第二天游蘭亭...
會稽閑游雨亦奇
東晉永和九年,會稽內史王羲之邀請40余位名流文人在蘭亭舉行了曲水流觴的盛會,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被...
顧樂生 |紹興小記
有詩為證:68歲他來過,“……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首蒲龕一炷香。”75歲他來過,《沈園》詩二首就是他...
那些我們還想再去的地方——紹興
那些我們還想再去的地方——紹興。魯迅故里。去紹興,當然要去魯迅故里。一個是魯迅紀念館,在紀念館里有著魯迅生平的詳細文字和圖片介...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