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地震 生存 天災 儲備食物
當自然災害發生時,一方面停水、停電、停氣、食品購買困難等問題時常發生,另一方面很可能發生被困的現象,而在關鍵的時刻,或許一瓶水、一點食物就能增強受災者求生的信心,就能讓受災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并多一絲獲救的希望。那么,當可能遭遇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時,我們該備點什么食物才好呢?世界美食網
第一,儲備食物要以能量高、易儲藏、保質期長不易腐敗的食物為主。首選餅干(熱量572/100)、巧克力(熱量586/100)、方便面、火腿腸、堅果、糖果等食物,面包、饅頭、蛋糕由于水分活度高一些因此儲藏時間較短,但也可列為備選食物。
第二,災害發生時,斷水是最常見的,因此最好備幾箱瓶裝的礦泉水、純凈水或牛奶。世界美食網
第三,選擇食物時盡量選擇用塑料包裝、簡單包裝的食物,不宜選擇易碎的玻璃瓶裝罐頭以及開啟費力的鐵皮裝罐頭等。世界美食網
第四,關于食物的存放地點,現在大多百姓住得是樓房,而洗手間、廚房、儲物間等房屋跨度小、安全系數高的地方是公認的躲避災害較好的地方。出現地震時再尋找、搬運食物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儲備的食物可直接放在事先選擇好的家人進入最方便的“避難間”,以防萬一。另外,進入避難間的第一件事應是切斷電閘,關掉煤氣!切記避難間并非保險箱,它只是相比別的房間稍安全些,只能暫時躲避災害,儲存食物也只是以防萬一,而非讓您長時間躲在里面。震后若能撤離則迅速撤離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以防強余震。世界美食網
第五,盡管汽車不是合適的避難場所,但是在車里備些應急食物還是可取的。一旦食物和水源緊張、難以購買,而又無法回到住所時,車里的食物也能幫我們維持一段時間。
地震是一種可怕的自然災害,可以在瞬間奪走大批生命。在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中,大震會令門框變形,樓梯坍塌,故而住在高樓里面的人幾乎不可能及時逃出去,只能在室內最小的空間中避難,通常這個空間是衛生間。
震后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交通被毀,斷水斷電,即便幸運地沒有受傷,也很可能幾天之后才能獲救。但是,幾天斷水斷食,卻可能讓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故而,在災難可能來臨的時候,最要緊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避難空間當中儲備一些水和食物。比如在日本,作為預防震災的措施,家家都有一周的水和食物儲備。世界美食網
可是,這時候需要準備的是什么呢?你當然不可能準備水果蔬菜。它們不耐存放。也不能準備粗糧豆類,因為它們需要烹調。最要緊的備荒食品標準,就是三點:能夠長期儲存;能夠入口即食;體積小而能量高。世界美食網
在這種時候,不用考慮它的維生素C有多少,纖維有多高,保健因子多么豐富,是否有利于控制體重等等。便于打開,能夠即刻食用,供應能量,補充體能,才是第一位的要求。所以,方便面、饃塊、罐頭八寶粥、各種餅干、谷物脆片、巧克力、水果干之類都是好的選擇。蜜餞、包裝豆腐干、奶片、堅果等能夠提供更多的礦物質,是甜味食物的良好補充。世界美食網
當然,水是更重要的生命支持。所以必須備有夠一周飲用的瓶裝水。最好能夠準備能夠長期存放的盒裝牛奶、豆漿等產品。它們是既解餓又解渴的東西。考慮到夏季流汗會損失鈉和多種礦物質,備些運動飲料來替代部分礦泉水,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在這種時刻,甜飲料往往比純水更有優勢,因為它們能夠補充體能。
有人會說:怎么聽起來其中很多東西都是“垃圾食品”啊?是否垃圾食品,要看什么時候吃,什么人吃。便儲藏、易消化、纖維少、能量高,這正是此刻的食物需求。營養平衡是一個長期的要求,而防災應急則是短期的行為。首先要維持生命必需的能量物質,保證活下來,然后才能考慮健康長壽的問題。世界美食網
假如再備點復合維生素,當然更好,因為在高度緊張恐懼時,水溶性維生素的消耗量會大大上升。及時補充可以幫助維持體能。
其實,除了地震之外,其他緊急情況也可能隨時降臨。比如說,今年春節前后,因為道路被冰雪堵塞,很多人被困在車里;又比如說,駕車出門旅游時在人煙稀少處拋錨,也是很多人曾經遇到的麻煩。所以,家里、辦公室里、車里、旅行包里,都必須有最基本的水和食物儲備。
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事先儲備一些防災物品,會大大提高災難發生時的生存率,減少意外情況帶來的痛苦和恐懼。地震之后,痛定思痛,大家都來增強防災意識吧。世界美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