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龜峰 ![]() 對于大別山的惦記,我是從一首委婉抒情的軍旅歌曲--再見大別山--開始的。自那時起,心中總是期盼,哪天能實地演繹這首經典。N年過去,而今吸引我踏上這塊紅土地的,最直白的原因,竟是麻城的千秋杜鵑。 地處大別山區的麻城以杜鵑為市花。麻城人巧借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鋪天蓋地打出了“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的標語,為的是宣傳其獨特的生態資源。這個點子出得好啊!以物質的東西帶動精神的探求,總比以精神帶動精神更能觸動人的神經。懷著麻城看杜鵑的追求,農歷四月,我們來到了杜鵑花的王國。 杜鵑花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900余種。分布于麻城的主要是其中獨特的一種--映山紅。據專家說,麻城市古杜鵑總面積達100多萬畝,其中龜峰山風景區集中連片總面積達10萬多畝,繁衍周期逾百萬年,現存樹齡均在兩百年以上。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種之純、花色之美為中華一絕,世界罕見,堪稱奇跡!以前竟不知道麻城有這個奇跡。借助宣傳,麻城,便增添了與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探花人:滿頭銀發的老者,朝氣蓬勃的青年,相依相挽的戀人,稚嫩天真的兒童……所有人臉上都堆滿燦爛的笑容,如同這春光交舞、花盛草滿的人間四月天。 我們人多,登山模式大不相同。大路小路,乘車搭纜。與其說登山的過程是考驗人的毅力,還不如說,登山的過程更考驗人的體力。毅力這個虛詞總可以夸夸海口的,體力卻難以盡情透支。身形富態或身體羸弱或二者得兼者,就只能乘車登山了。遁入山林,體味野火,是徒步登山人獨有的樂趣。 一聲杜宇啼春風,千山萬壑杜鵑紅。與眾不同的是,麻城杜鵑開得高,無數游人盡折腰。龜峰山頂大如蓋,悠悠閑處領風騷。那花,不是一叢叢、一片片,更不是一枝枝、一點點,而是前呼后擁地來,大張旗鼓地開,濃墨重彩地艷。好家伙,真可謂:來得浩浩蕩蕩,開得轟轟烈烈,艷得如癡如醉。像紅旗,像烈火,像前仆后繼的烈士,像排山倒海的浪潮……火紅的杜鵑一樹擠著一樹,一片疊著一片,一坡重著一坡,一嶺遮著一嶺。當你徜徉于杜鵑花叢,就像是在無邊無際的紅霞中穿行,不由得心旌搖動,意醉神迷。 該醒醒神了!登上龜峰山頂的“杜鵑亭”,放眼四望,映入眼簾的是萬頃花海,但見杜鵑花漫山遍野,層層疊疊,如火如荼,鋪天蓋地,讓人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地上的紅花,哪是天上的云彩。仿佛所有的花兒都傾盡心血,要趁這大好春光,壯懷激烈地一展紅顏! 真沒見過如此高山之巔,綻放得如此大氣磅礴,凄美壯麗的杜鵑花! 記憶中,無論是《我愛韶山的紅杜鵑》的滴水洞,還是《井岡山上杜鵑紅》的黃洋界;是《閃閃的紅星》里的巍巍青山,還是《挺進大別山》中的連綿峰嶺,在無數人的意念中,映山紅原本就與頑強抗爭、英勇不屈與不怕犧牲緊緊相連。 地處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就是這樣一塊紅色的土地。通過黃麻起義紀念館的文字和音像資料,我們了解到: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的發源地。“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就是當年“黃麻起義”的傳神寫照。麻城的革命火種經久不熄。在建國前20多年的血雨腥風中,麻城是全中國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僅在犧牲的工農紅軍中,十者有其一,全是麻城人。巍巍河山,飲水思源。正是他們那代人的浴血奮斗才迎來今日的夜夜月圓。 千山杜鵑千秋血,一般鮮艷一般紅!看到這激情燃燒的紅杜鵑,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杜鵑啼處血成花。每一朵都象征著一個矢志不渝的希望,每一枝都寄寓著一段生死相許的記憶,每一叢都抒發著一腔大義凜然的正氣,每一瓣都頌揚著一縷生生不息的美好情愫。風雨送春花事了。經歷過盛開的熱烈和喧嘩,映山紅鉛華褪盡,凋零的花瓣便悄然飄落,無怨無悔地回歸于大地。然而,那一份絢爛歸于平淡的感動也會翩然而至,靜靜地沉淀于你我的心田,然后暖暖發酵,散發出如詩如夢般綿遠的幽香。此行,名為探花,實則獻花矣。 再見!大別山。再見了!杜鵑城。 意猶未盡常回首,人在歸途心系花。于是,一路上,才女的詩句在我心中流淌:“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