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圖說商周青銅器(不要跟貼,添加中...)

     清露潤香紅 2011-08-11

    圖說商周青銅器(不要跟貼,添加中...)

    蟲注:文是何林先生撰寫

     

    商代前期

    父戊舟爵
    父戊舟爵,商代晚期,通高23cm。
    爵長圓腹,圜底,前流后尾,流側有傘形柱,獸首扳,三錐形足。器身起扉棱,兩面均飾獸面紋,輔以三角紋和雷紋。流外側有銘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銘文“作尊”,表明“舟”是這件青銅器的所有者,為祭祀“父戊”做此爵。
    商周時期,“尊”既指一種盛酒器,又是對酒禮器的統稱(共名)。此件器物的銘文“尊”是第二種含義。
    此爵的流與柱上分鑄的銘文構成完整的內容,這在爵中十分少見。


     

     

    獸面紋鼎
    獸面紋鼎,通高21cm,寬18.3cm,重1.04kg。
    鼎圓體,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雙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點。頸部飾獸面紋,無地紋。
    鼎是青銅禮器中最重要的一類器物,自考古學上的二里頭文化時期開始出現,一直沿用至明清時代,是青銅器中流行時間最長的器物。

    鼎: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一種,原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漸成為祭祀、征伐、喪葬等活動中陳設的一種禮器。同時,鼎也是貴族進行宴饗、祭祀等禮制活動時最重要的禮器之一,所謂“鐘鳴鼎食”,即指代貴族。此外,鼎也被作為王權的象征,《左傳》宣公三年記楚莊王問鼎中原,即窺視中原王權之意。鼎數目的多寡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即: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獸面紋:獸面是古代人們想象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獸面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

    饕餮 tāotiè   貪財為饕,貪食為餮。——《左傳·文公十八年》
    饕貪而無厭;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韓非子·亡征》
    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于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呂氏春秋·先識》

    地紋:主體紋飾周圍的細小紋飾,視之如主體紋飾飾于其上。地紋通常有雷紋、回紋等。

    夔: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爬行動物,只有一足。青銅器上經常以夔作主題紋飾。

     

     

    獸面紋觚
    獸面紋觚,通高15.1cm,寬10.7cm,重0.37kg。
    觚體圓,喇叭形狀,侈口,束腰,圈足。腰飾獸面紋,無地紋,上飾弦紋二道,下飾弦紋三道。
    獸面紋觚形體較小,紋飾簡單,頸部較短,口沿向外伸張不大,這些都是商代前期青銅觚的特點。

    觚(音孤)我國古代飲酒器。圓體,侈口,細頸,呈喇叭形狀。陶觚出現于新石器時代,平底,無圈足,夏商時較為流行。青銅觚始見于商代早期,平底下加圈足。商周時代流行,西周后逐漸消失。從考古發掘中發現,觚經常與爵伴隨出土,可見在日常生活中,觚與爵組合使用。元、明、清時,仿青銅觚瓷質花瓶較流行,稱“花觚”。
                  
    弦紋  古器物上最簡單的傳統紋飾,在青銅器上呈現為凸起的橫線條。大多數情況下,弦紋是作為界欄出現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專用弦紋裝飾者。


     

     

    弦紋盉
    弦紋盉,通高21.2cm,寬14.7cm,重1.36kg。
    盉上部為半圓形,頂部有一傾斜的管狀流,流的根部有一桃形口,口上有唇邊,腹部整體作三個袋狀尖足,有一素鋬,頸部有一窄沿,下飾弦紋三道。
    此弦紋盉形狀較原始,其設計、鑄造水平均不高,具有商代早期青銅器的特征。


    盉  (音和)《說文》:“盉,調味也。”王國維《說盉》:“盉之為用,在受尊中之酒與玄酒和之而注之于爵。”玄酒即水。

     

     

     

    獸面紋方壺
    獸面紋方壺,通高28.1cm,寬13.8cm,口徑10.4×7.3cm,重1.38kg。
    壺體扁方,直頸,直口,頸兩側各有一環耳,長方圈足,足上有四個方穿孔。頸部飾弦紋二道,肩、足各飾目雷紋一圈,腹飾獸面紋,上方飾目雷紋一圈。

    壺   盛酒器,亦可盛水。《儀禮·聘禮》:“八壺設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禮·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壺銘:“用盛旨酒。”伯陭壺銘:“用自作醴壺。”都十分清楚地說明了壺在青銅禮器組合中的用途。青銅壺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漢,商代前期方壺較少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制也不斷變化,大多為圓形。
    亦為瓷器主要品種之一。瓷制壺自漢代開始流行,器型多樣,用途有多種。常見的有西晉的扁壺,三國至隋的盤口壺、唾壺、雞首壺,遼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僧帽壺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壺、水壺、茶壺、鹵壺等。
    [挈] qiè 用手提著:提挈。提綱挈領。 帶,領:挈帶。挈眷。扶老挈幼。 古同“鍥”,刻。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7-8 1:46:34編輯過]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1753872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19289340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2427955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25227407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27775288.jpg[/upload]

    TOP

    哦,好的,精了先。[em02]
    原傳統文化主義者,原中醫主義者;某直銷公司網點負責人

    TOP

    網紋斝
    網紋斝,通高25.8cm,寬17.1cm,重0.93kg。
    斝圓體,侈口,口上有二小柱,口內側有一圈唇邊,束腰,此腹上有一素鋬,腹下有三錐足,足中空。腹飾網紋,網紋中飾乳釘紋。
    此網紋斝形制較為原始,紋飾、鑄造工藝均很粗糙,器壁很薄,具有商代前期的風格。

    斝  (音甲)古代的一種酒器,始見于二里頭文化的晚期,沿至西周初期。斝的形制變化不大,多為圓體、三足。

     

     

    獸面紋爵
    獸面紋爵,通高16.1cm,寬14.8cm,重0.24kg。1956年收購,是故宮博物院現藏青銅器中時代最早的器物之一。   
    爵橢圓體,口內側有一圈唇邊,長流,短尾,流口上有二小柱,束腰,腰下有一圈凸起的寬帶,平底,底下有三錐足。腹飾獸面紋,無地紋。
    商代前期的爵型制淳樸,紋飾簡單,鑄造粗糙,是青銅器初級階段。

    爵  古代的飲酒器。其造型一般有流、尾、鋬及三尖足。青銅爵最早出現在二里頭文化時期,至西周中期逐漸消失。

    [鋬] pàn 器物側邊供手提拿的部分:“周鳧尊……有流有鋬。”  


     

     

     

    獸面紋尊
    獸面紋尊,通高32.4cm,寬24.1cm,重3.03kg。
    尊圓體,口沿外折,寬肩,鼓腹,高圈足,頸、足均飾弦紋,肩飾目紋及連珠紋,腹飾獸面紋,周圍襯以連珠紋,足上正背兩面各有一個十字孔。
    此獸面紋尊的造型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點。尊、罍同為盛酒器,均束頸、大腹、高圈足,所不同的是尊大口,肩部無耳,罍口較小,肩上一般有耳,有環。
      
    尊  盛酒器。作為隨葬禮器往往與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罍  盛酒器。最早見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時期,有圓體和方體兩種形式。

     

     

     

    商代后期

    云雷紋 
    青銅器上的典型紋飾。是以連續的回旋形線條構成幾何圖紋,圓形為云紋,方形為雷紋。


    小臣 
    在殷及西周早期是一較高的官職,此官名后常隨以私名。西周中期后此官職地位下降。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30191095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32206638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34256140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36317253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364978507.jpg[/upload]

    TOP

    田告方鼎
    田告方鼎,通高15.6cm,寬15cm,重1.68kg。
    鼎長方體,方口唇,雙立耳,直壁,四柱足。有蓋,蓋扁平,上有一環形鈕。口下飾獸面紋,腹上有三排乳釘紋,排列成“凹”形,足飾三角云紋。
    蓋與器有對銘,各2行6字:
    田告作
    母辛尊。
    銘文記田告為其母辛做祭器。
    此鼎為陜西寶雞出土。

    對銘  銅器研究中的術語。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以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所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等。在有蓋器如鼎、簋等器物上,多同時在蓋和器上鑄有文字內容、字數及字體完全相同的銘文,稱為對銘。

     

     

     

    羊父丁方鼎
    羊父丁方鼎,通高21.3cm,寬17.1cm,重3.12kg。
    鼎長方體,口沿外折,口上有雙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飾勾連雷紋,左右及下方各飾三道乳釘紋,口下和足部飾獸面紋。
    器內壁上有銘文1行4字:
    作父丁。羊。
    銘文記:為父親丁做器。“羊”為族名。

     

     


     陷鼎


     

     

     

    父乙鼎
    父乙鼎,通高28.7cm,口徑24cm,重6.88kg。
    鼎圓形,雙立耳,三柱足,腹起六道扉棱。鼎身飾三組獸面紋,足飾蕉葉紋。
    器內壁刻“作父乙□”5字銘文,表示做器者為自己死去的父親名“父乙”者做此祭器。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40551220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4294097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4308536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4394964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443954403.jpg[/upload]

    TOP


     

     

    獸面紋兕觥
    獸面紋兕觥,通高15cm,寬20cm,重0.72kg。
    兕觥失蓋,橢圓形體,口上有流,鋬上鑄一獸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體以雷紋為地紋,飾獸面紋和夔紋。
    此兕觥紋飾華麗,工藝精美,屬難得之佳作。

    兕觥   sì  gōng     兕指犀牛一類的野獸(一說雌犀牛),觥是盛酒器,兕觥是形狀像兕的酒器。

     

     

     

    受觚
    受觚,通高26.4cm,寬14.8cm,重0.93kg。
    觚圓體,形似喇叭,侈口,細頸,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頸部飾蕉葉紋,腰飾獸面紋,腰與足之間有十字孔二及弦紋二道,足部鏤空透雕獸面紋。銘文“受”字在足內壁上,受為族名。
    商代后期的青銅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漸增大,器身變細,十字孔變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時期,青銅觚的足部飾鏤空透雕紋飾較為罕見。

     

     

     

    邐簋
    邐簋, 高14.2cm,口徑19.7cm,重2kg。
    圓腹,圈足,半圓形雙獸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頸前、后鑄半浮雕對稱二獸頭,每三個獸頭兩側各飾一夔紋,圈足上飾雙夔合成的獸面紋,均勻地構成了四組獸面圖案。
    器內底鑄銘文3行19字,合文1字:
    辛巳,王飲多亞
    享京,邐
    賜貝二朋,用作太子丁。 。
    大意是:在辛巳這一天,商王在廳中宴請眾官員,隨后又在京地舉行祭享典禮。邐可能因參與上述活動有功而被商王賞賜兩串貝。為此作簋,用以紀念太子丁。

    [邐] lǐ  邐 本義:邐迤:曲折連綿。也作“迤邐”)同本義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1305375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1419409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3208826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4419651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63872907.jpg[/upload]

    TOP

    癸觚


     

     

    亞簋

    尊彝  金文中,尊是雙手捧酉(盛酒器)的象形,尊彝是青銅器中祭祀禮器的共名。


     

     

    人物介紹: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年)原名埏,字金烽,浙江青田人。1918年畢業于浙江商業學校,畢業后從事金融工作,曾在上海任浙江實業銀行副經理。1936年在上海參加救國會,同年11月在上海與沈鈞儒等7人一同被捕,世稱“七君子事件”。抗日戰爭初期獲釋,任安徽省府委員、財政廳長等職。1945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任常務委員。1949年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
    新中國成立后,出任政務院政務委員、編制委員會主任,后歷任糧食部部長、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等職。1954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并做大會發言。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80年恢復名譽。
    著有《章乃器論文選》、《中國貨幣論》等書。在從事金融、經濟研究之余,喜愛收藏中國古代文物,所藏陶瓷、青銅器品質極高。1954、1960兩年間,章乃器先生將所藏文物總計1,192件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其中宋龍泉窯五管瓶、宋邢窯瓶、周提梁卣、夔紋鼎等皆是其中精品。為豐富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做出了重大貢獻。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918194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159293896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0464116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05783750.jpg[/upload]

    TOP

    乳釘三耳簋
    乳釘三耳簋,通高19.1cm,口徑30.5cm,重6.94kg。
    簋圓體,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獸耳,高圈足。頸部飾目雷紋,腹部以鞭形雷紋作襯托,飾乳釘紋。耳上獸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裝飾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組成三組獸面紋。
    商代三耳簋較為少見。

     

     

    癸簋


     

     

     

    亞鳥寧盉
    亞鳥寧盉,通高31cm,口徑12.5cm,重3.86kg。
    盉圓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蓋與頸有鏈相連,蓋頂有一菌形鈕。器身前有一管狀流,后有獸首鋬。蓋、頸部飾獸面紋一周,流飾蟬紋,鈕上飾火紋。
    鋬內有銘文6字“亞鳥寧從父丁”。“亞”為官名;“鳥”、“寧”、“從”均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親名“父丁”者。銘文記載有“亞”這個職官身份的“鳥”、“寧”、“從”三個族為其死去的父親名“父丁”者做此盉。

     

     

    矢壺
    矢壺,通高34.6cm,寬24.5cm,重6.49kg。
    壺扁圓體,侈口,束頸,雙貫耳,鼓腹下垂,圈足。從口沿至足部共有6層紋飾,一、三、五層飾獸面紋,二、四、六層飾夔紋,雙耳飾獸面紋。通體以雷紋作地紋,整體紋飾細密華麗。
    壺內底鑄銘文“矢”字,“矢”為做器者的族名。


    [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4273218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530880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5455495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735699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uploadfile/2006-7/200678275756778.jpg[/upload]

    TOP

    冊方斝
    冊方斝,高28.5cm,寬16.2cm,重3.12kg。
    平口,平蓋,方體,圓角,垂腹。平底,下有四個三棱尖足,足略外撇。蓋頂上有一雙鳥形鈕,鳥背向而立,蓋上飾獸面紋。口兩側各有一傘形方柱, 柱上飾齒形紋及云雷紋,口下飾葉紋一周。腹部四面飾獸面紋,間飾八個倒置的夔紋,腹側有一獸形把手。足外側飾蕉葉獸面紋。該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穩重。腹部以雷紋為地,上面平雕獸面紋及夔紋,紋飾精美,細膩。斝體方者少見。
    器內底上的銘文“冊”,代表族徽。

     

     

     

    父已角
    父已角,通高20.5cm,雙尾間寬16.5cm,重1kg。
    角口部雙尾呈凹弧形,圜底,腹側有一獸首鋬,三錐形足。腹飾獸面紋。
    鋬內有銘文“父已”兩字,表明做器者是為祭祀自己的父親“父已”而做此器。

     

     

     

    子工萬爵
    子工萬爵,通高21.1cm,寬16cm,重0.76kg。
    爵圜底,有流,有尾,三錐足,口上有二菌形柱,腹上有一獸首鋬。口、流、尾下均飾蕉葉紋,腹部飾獸面紋。
    鋬內有銘文“子工萬”。“子”為爵稱,是貴族男子的稱謂;“工”表示負責管理工匠;“萬”是族徽。此銘文表明“萬”這個氏族是承擔管理工匠之職的貴族。

     

     

     

    亞方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偷国产日韩| 国内熟妇人妻色在线视频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区中文字幕在线|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在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热在线在线观看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99草草国产熟女视频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午夜美女裸体福利视频|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免费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红杏|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av|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美女裸体18禁免费网站| 成 人 在 线 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