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 頭 痛 1.風寒: 頭痛時作,每因感受風寒而誘發,痛偏一側,或痛連頸背,或痛連眉梢.苔簿白, 脈浮弦緊. 川芎12 白芷6 羌活6 細辛3 防風4.5 甘草6 元胡9 吳茱萸9 黨參15 蒺藜9 菊花9 全蟲6 加減: 顛頂痛加藁本,蔓荊子; 枕部疼痛加葛根; 惡寒加蘇葉生姜; 風熱去羌活 細辛加蔓荊子 ; 日久不愈加紅花 ; 眉棱骨痛加黃芩; 嘔吐加半夏 肝陽上亢加天麻 鉤藤. 2.肝經風熱: 痛偏一側,以脹痛,跳痛為多,面紅烘熱,心煩易怒,閉目喜靜,惡風寒舌質紅,苔簿白,脈浮弦而數. 1) 川芎9 白芷 9 羌活9 石膏30 菊花12 連翹12 黃芩12 簿荷9 藁本9 丹參9 梔子9 加減: 痛甚加細辛; 風甚而目昏加荊芥 防風 ; 熱甚加黃芩 簿荷 蔓荊子 舌紅少津+石斛 花粉 蘆根; 便結加大黃 ; 鼻塞加辛夷 蒼耳子 頭頂痛加吳茱萸; 兩側痛兼口苦加柴胡 龍膽草; 3.風濕型: 頭部重痛如裹,痛連肩背,遇風雨天氣加重,或伴胸悶惡心,舌苔白膩,脈浮滑. 羌活6 藁本3 川芎3 蔓荊子2 白芷6 當歸3 白芍6 僵蠶6 紅花6 加減: 嘔吐加半夏 旋覆花; 神疲乏力加黨參 黃芪; 氣滯加香附 柴胡 佛手 肝陽上亢加菊花 夏枯草 石決明; 痰濕加蒼術 半夏 竹茹 肝腎陰虛加女貞子 山茱萸 ; 心火旺盛加燈心 珍珠 4.風痰頭痛: 痛偏一側 ,痛連目眶,重痛如裹,纏綿不止.胸悶惡心,舌苔白膩,脈浮滑. 川芎20 細辛5 制南星 10 僵蠶10 白芷10 葛根15 半夏10 紅花10 茯苓15 丹參15 當歸15 甘草4 加減: 失眠多夢加酸棗仁 珍珠母; 痰熱加竹茹黃連; 痛甚加全蟲 蜈蚣 氣血不足加黃芪 黨參 白術. 肝腎不足加川斷菟絲子 枸子 5.氣郁痰滯: 痛偏一側,以脹痛,重痛為多,情緒激動則發,精神抑郁,胸悶惡心,苔白膩,脈弦滑. 白芍15 川芎30 郁李仁3 柴胡3 白芥子9 蜈蚣2條 香附6 甘草3 白芷1.5 天麻6 全蟲6 蔓荊子6 6.肝陽上亢: 頭脹而痛,時作跳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面赤口苦,舌質紅,苔簿黃,脈弦有力. 1) 白芍15~30 石決明15~30 丹參15~30 蒺藜12 鉤藤15 元胡15 天麻10 川芎10~30 全蟲3~5 甘草5~10 加減: 便結加決明子; 腰膝酸軟加桑椹 枸子; 惡心,苔白膩加半夏 澤瀉 2) 赤芍10 當歸10 珍珠母30 石決明30 地龍15 僵蠶15 鉤藤20 紅花9 桃仁12 川芎6 甘草6 7.瘀阻腦絡: 頭痛如錐刺,痛處固定,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弦澀. 1. 桃仁12 紅花9 當歸9 生地9 川芎6 丹參15 全蟲3 赤芍6 牛膝9 桔梗5 柴胡3 枳殼6 甘草3 葛根15 僵蠶10 加減: 冷痛加細辛; 失眠多夢加酸棗仁 珍珠母; 惡心加半夏 竹茹 口苦苔膩去生地 加龍膽草 黃芩; 眩暈加天麻 菊花 ; 神疲加黨參 黃芪 2) 川芎12 丹參15 當歸10 白芷10 僵蠶10 蔓荊子10 藁本10 羌活10 全蟲5 蜈蚣1條 毛冬青30 加減: 風寒加防風 細辛 ; 風熱加鉤藤 石決明 菊花; 失眠多夢加酸棗仁夜交藤 驚悸加遠志 五味子; 痰濕加半夏膽南星; 體虛加黨參,黃芪。 寒凝加附子干姜細辛; 月經前發作或加重加桃仁 紅花赤芍 8. 脾氣虧虛: 頭痛日久,時作時止,勞累即發,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 苔簿,脈細弱. 1) 黃芪18 炙甘草9 人參6 當歸3 陳皮6 升麻6 柴胡6 白術9 加減: 痛在巔頂加藁本; 痛在兩側加白芍天麻 ; 痛在前額和面部加羌活 白芷 防風 全蟲 蜈蚣; 痛在枕部加葛根羌活 全蟲 蜈蚣 2) 黃芪120 歸尾3 赤芍5 地龍3 川芎3 紅花3 桃仁3 加減: 頭脹痛加 蔓荊子 蟬蛻; 日久不愈加全蟲 白芍 甘草 另加部位藥 9.肝血虧虛: 兩太陽穴痛,午后為甚,舌質淡,苔簿白,脈細弱. 1) 當歸10 生地10 白芍10 川芎10 菊花10 蔓荊子10 紅花10 木瓜10 桃仁10 珍珠母30 石決明30 黃芩6 加減: 肝陽上亢加天麻 鉤藤; 痰濁加半夏 白術; 氣虛不足加黃芪 首烏. 10. 肝腎陰虛: 頭痛日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口干咽燥,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熟地18 丹皮6 山藥15 茯苓9 山茱萸9 澤瀉9 細辛2.5 白芷3 淮牛膝9 珍珠母24 加減: 久痛加川芎; 頭暈加鉤藤 11.陽虛寒凝: 頭部空痛,日久不愈,遇冷則發,形寒肢冷,舌質淡胖苔簿,脈沉細. 桂枝15 白芍9 大棗3枚 半夏9 栝樓9 黃連6 川芎9 白芷9 菖蒲9 遠志6 茯苓9 赤芍9 加減: 四肢厥冷加細辛 通草; 惡心加半夏 吳茱萸 經驗方:1 頑固性偏頭痛:其疼痛劇烈,如刀割電擊,或撕裂樣疼痛。治以平肝熄風瀉火,通絡止痛。方藥: 玄胡各12g,丹參18g,川芎6g 經驗方:2 偏頭痛:腦清片2片+阿司匹林0.3克3片+強的松2片+西比靈2粒 效果甚佳 驗方:3 川芎30 鉤藤30 雞血藤30 黃芪30 生龍骨30 生牡蠣30 蜂房10 當歸10 生地10 桃仁10 紅花10 羌活10 獨活10 全蟲5 防風10 附子10 麻黃10 澤瀉10 茯苓10 白芍15 白芷12 細辛10
三叉神經痛 驗方: 1. 白芍90~150 炙甘草30~50 鉤藤30 天麻10 全蟲6 蜈蚣3條 僵蠶10 地龍15 元胡15 川芎15 風寒外侵加麻黃 細辛 ;痰火上擾加枳實 膽南星;陰虛陽亢加 元參 麥冬 肝膽風火,胃熱加菊花 石膏;氣滯血瘀加三棱莪術. 2. 白芍15 柏子仁10 龜板18(粉碎先煎) 鉤藤10 川芎7 菊花10 全蟲10 蜈蚣2條 僵蠶6 桑枝10 甘草6 痛甚加重鉤藤白芍蜈蚣之量,另加細辛6,白芷6 有熱加龍膽草9 石膏30;氣虛加黃芪20 黨參30;血虛加當歸10 丹參10 3. 當歸12 川芎12 熟地12 白芍12 地龍12 甘草10 葛根30. 陰虛去熟地加生地, 肝陽亢去葛根加石決明,鉤藤; 氣虛加人參或黨參, ; 風痰壅盛加制南星 15劑內可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