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幼兒包莖會自然痊愈
大多數嬰幼兒出生時包皮不能翻轉顯露陰莖頭,但是3歲-4歲時由于陰莖發育及陰莖的勃起,大部分兒童可以包皮外翻顯露陰莖頭。
但是有一部分兒童包皮口非常狹窄而不能顯露陰莖頭,甚至到青春期仍然不能顯露陰莖頭便可診斷為包莖,嚴重者可妨礙陰莖發育,甚至有的患者包皮口似針孔大小,常發生排尿困難。因此,嬰幼兒包莖會自然痊愈的說法是片面的。
2. 包莖不必做手術治療
對于嬰幼兒期的先天性包莖,家長可以在家進行清洗護理:先將包皮反復上翻,以擴大包皮口,當陰莖頭露出后再清潔包皮垢,然后將包皮復原,否則會造成嵌頓包莖。操作時手法應輕柔,且每次應適可而止,以免引起患兒疼痛。
如果包皮口很緊,陰莖不能上翻或后天性包莖,均應行手術治療,如包皮環切術、包皮背側切開術等,手術應在5歲-6歲時進行,此時可以看出包皮是不是可以自行退縮,手術僅在皮膚上作切口,不會影響陰莖的血運和神經,本身不會導致患兒成年后的性功能和排尿方面的障礙。
3. 隱睪等待自然下降
隱睪就是指睪丸出生時并未下降入陰囊內,常并發腹股溝疝。早產兒隱睪發病率約30%,新生兒約4%,1歲時約為0.3%,而1歲以后睪丸自行下降的機會很少,隱睪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會導致睪丸萎縮影響生育,還易發生損傷、扭轉,隱睪發生睪丸腫瘤的概率較正常睪丸大大增加。
4. 對隱睪的手術治療猶豫不決
隱睪患者可以觀察10個月,如果仍然沒有下降到陰囊,采用內分泌治療可能有效。但是1歲后的隱睪必須采取手術治療,隱睪手術的最佳時期是2歲以內,主要有睪丸固定術等。
5. 尿道下裂可以等待至青春期才開始手術
尿道開口不在陰莖頭正常位置即為尿道下裂,常合并陰莖彎曲,是男性嬰幼兒中尿道和外生殖器最常見的先天畸形,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大約每300個男嬰中有1例患兒,根據尿道外口的部位,可將尿道下裂分為陰莖頭型、陰莖型、陰莖陰囊型及會陰型,其中陰莖頭型及陰莖型占多數。
患兒不能站立排尿,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需手術整形,否則會影響排尿和以后的陰莖發育,成年后還會導致不育,手術最好在5歲-6歲前完成。
一般來說2歲左右的患兒即可開始手術修復以減少患兒心理上的創傷,對于遠端型尿道下裂及無陰莖下彎畸形者還可提前手術,分期手術者可于患兒6個月時先行第一期手術:陰莖矯直術,對合并有陰莖發育不良者,因多伴有內分泌缺陷,應先作相應檢查并給予激素治療,待陰莖增大后再施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