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桃著作 小中藥大功效——(五)心腦血管(上) 2、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引起的心悸用炙甘草湯,炙甘草痛屬補血劑,能滋陰養(yǎng)血,益氣溫陽,復脈止悸,主治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證,見脈結(jié)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zhì)干而瘦少者。亦可用于虛勞肺萎,見咳嗽、涎沫多,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結(jié),脈虛數(shù)。服用本方,必要時配伍健脾助消化之品,如神曲、谷麥芽等。偏于心氣不足,則重用人參。針對心悸,還可以用柏子仁、遠志、丹參、川七等強心藥,再加上能讓心跳減慢的藥如龍骨、牡蠣,癥狀慢慢就能改善。心悸時壓壓內(nèi)關(guān)、中沖等穴位也不錯,都是受厥陰心包經(jīng)的穴位。運動員、練氣功、打坐修煉的人,有些心跳只有30多跳,這等于道家所說的胎息大法,意思是回到媽媽肚子里面的狀態(tài),30多跳,甚至18跳也可以,這樣消化能量少,壽命就比較長。這也是為什么熱帶民族的平均壽命都比較低,因為天氣一熱,循環(huán)代謝加快,蒼老也隨之加快。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因為天氣冷,消耗能量少,平均壽命都比較長。 3、手腳冰冷 4、器質(zhì)性心臟病 對于器質(zhì)性的心臟病,如心肌梗死、瓣膜脫垂、室中隔缺損等,還是以四逆湯、生脈飲為主。四逆湯中的附子是非常好的強心劑,尤其是生附子,可促使血液不斷輸送,維持正常功能。但附子有劇毒,必須先炮制、煎煮40分鐘到1小時后才能服用,方中與甘草搭配,甘草能緩解它的毒性;干姜是姜科植物,也是強心藥,又是非常好的止血藥,所以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可以用。生脈飲中的人參、麥冬都可以強心,所有百合科的植物大概都有這種作用。兩方的基礎(chǔ)上,加上白及更好,白及是蘭科植物,蘭科植物都是脆脆粘粘的,粘著性非常好,修補作用好得沒話說,石斛、天麻也是如此,所以心臟瓣膜缺損,甚至人體其他部位器官的粘膜組織缺損,都可以幫忙修補,功效簡直不可思議。另外還可以再加一些遠志、蒲黃、郁金、丹參、川七等活血強心藥。遠志除強心外,還可鎮(zhèn)定心神,有小毒,在使用前要用甘草水浸泡24小時,且要去心,以去其毒性。“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丹參是很好的強心、活血、化瘀的藥,可以把心臟血管的阻塞打通、溶解、清除掉。再來就是川七,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與人參、丹參搭配效果更明顯。胸痛加郁金、木香,兩藥都是非常好的止痛藥,郁金還能疏導情緒,心情抑郁時,用香附、郁金兩味藥就可以改善。再加一味蒲黃,屬香蒲科植物,生用時活血化瘀,搭配川七、丹參、郁金,可以清除血管障礙物。要注意,四逆湯和四逆散不同,四逆湯屬熱,有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散屬涼,有枳實、芍藥、柴胡、甘草。 除四逆湯、生脈飲對實質(zhì)心臟發(fā)生作用以外,像真武湯、附子湯,有附子成分組成的方劑基本上都有強心作用,因為附子本身就是一種強心藥,對于心臟衰竭的人,它能夠讓心臟加速跳動,恢復正常的心跳,達到挽救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