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中學生一般心理問題的案例報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高一女生一般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案例報告,求助者害怕在課堂上接受老師的提問,為此,每一節(jié)課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又擔心為此影響成績,睡眠不好。咨詢師根據(jù)求助者的問題是由于其自身性格內(nèi)向、膽小,有不正確觀念引起的。因此根據(jù)求助者的情況采用了認知行為療法,經(jīng)過5次咨詢,求助者的聽課狀態(tài)和睡眠問題基本解決,取得了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一般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 一、一般資料 李某,女性,現(xiàn)年16歲,身材瘦小,漢族,高中一年級在校學生。家住農(nóng)村,由于該生上學父母搬到學校附近陪讀,父親經(jīng)商,母親無工作,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父母雙方無家族精神病史。 李某是獨生女,足月順產(chǎn),母親身體健康,孕、產(chǎn)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藥物。出生后一直與父母同住。3歲上幼兒園,乖巧聽話,得到老師喜歡。小學時學習成績優(yōu)異,與同學、,老師關系較好。初中時成績一直優(yōu)秀并且穩(wěn)定,2006年以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成績一直保持班級前十名,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成績略有下降,上課時不敢抬頭聽課,不敢與老師的目光對視,時刻怕老師會提問自己回答問題,曾主動向老師提出調(diào)換座位(由現(xiàn)在的第一座換到最后一座),老師考慮到她身材矮小,與之協(xié)商后保持原座位不變。與同學關系較好,平時不愛說話,文靜。身體健康,未患過重大疾病。由于成績下降,煩惱、焦慮、睡眠不好,食欲不振。 求助者作了SCL-90、SAS、SDS心理測試結(jié)果: SAS 62(標準分) SDS 48(標準分) ?。樱茫蹋梗白栽u量表顯示輕度的焦慮狀態(tài) 二、主訴與個人陳訴 主訴:自從高一下半年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以來,上課怕老師提問自己,不能集 中注意力聽課,擔心成績下降,影響高考,晚上不能正常入睡。 個人陳述: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來,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初中時的學習狀態(tài)相差很遠,非常反感上課時老師的提問,并為此產(chǎn)生恐懼心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想法越來越嚴重,有時還有想逃課的想法,內(nèi)心感到痛苦和矛盾,跟父母談過這件事,但是父母只是一直勸自己不要太放不開,老師提問也是為她好。覺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心里很壓抑。怕這樣下去會影響成績,為此前來咨詢。 三、觀察和他人反映 咨詢師觀察到,李某身體和智力均發(fā)育正常,講話聲音較小,表情不豐富,情緒低落,在談到當時課堂上的情況時哭泣,想通過心理咨詢改變現(xiàn)狀。 父母反映李某比較內(nèi)向、膽小,平時和老師、同學的接觸不多,且自尊心比較強,受到批評后不會頂嘴,但自己生悶氣。在家情緒較從前低落,怕成績落后對不起父母。 老師和同學反映平時與同學、老師交流不多,喜歡獨處,對人不太熱情,幾乎不和男同學交往,平時在班里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聽話,沒有與同學發(fā)生過沖突。學習比較努力、認真,成績很好。 四、評估與診斷 根據(jù)李某的臨床資料,綜和其相關因素,家庭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本人對癥狀有自知,主動求醫(yī)。根據(jù)精神活動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判斷,心理活動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與客觀環(huán)境保持一致,符合統(tǒng)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xié)調(diào)一致;其個性相對穩(wěn)定,故其心理活動在正常范圍,可排除有重性精神病。目前心理與行為問題是由害怕老師上課提問引起的,因此開始疏遠老師,影響成績,其沖突具有現(xiàn)實意義,持續(xù)時間不到一個月,不良情緒沒有泛化,對學習和交往有一些影響,而且經(jīng)過檢查無器質(zhì)性的病變,符合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與抑郁癥相鑒別:雖有情緒低落,但不是主要癥狀,也沒有興趣缺乏、自罪自責、自殺意念等癥,因此可排除抑郁癥。所以本案例屬于一般心理問題。 主要表現(xiàn)為: 1、害怕上課老師提問,緊張。 2、擔心成績下降 ?。场⑺卟缓谩?br> 五、咨詢目標 根據(jù)咨詢目標的七項原則,與李某共同協(xié)商達成口頭或書面協(xié)議,初步確定 1、近期目標:(具體目標) ?。?)改變其錯誤的認知,老師提問就糟糕至極的觀念。 (2)改善焦慮的情緒,消除害怕上課的緊張心理。 ?。ǎ常└纳扑?。 2、長遠目標:(終極目標) 促進李某心理健康發(fā)展,完善其人格,學會自我心理調(diào)控,提高有效處理各種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強其自信和社會適應能力,構(gòu)建合理的認知模式。 六、咨詢方案 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心理評估和診斷階段,建立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 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求助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合理的認知及不適應的情緒與行為。 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jié)束階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詢中學到的東西運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斷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主要咨詢方法和適用原理: 咨詢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咨詢原理: 合理情緒療法 理論:這種方法旨在通過純理論性的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 理性觀念,以幫助他解決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這種理論強調(diào)情緒的來源是個體 的想法和觀念,而非事件本身。個體可以通過改變這些認知因素來改變情緒。該 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時間本身,而是對事情不正確的解釋和評價 因此,治療的著眼點是探尋并糾正導致不良行為和情緒的觀念的認知過程。 引起李某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生物因素:不明顯 (2)、社會因素:是家里的獨生女,父母從農(nóng)村來陪讀,對其期值很高 (3)、心理行為方面的認知因素: 家庭的影響使之形成追求完美頻于自責的人格特征 小學和初中的學習狀況與成績形成了過譽心理 課堂上被老師提問總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受到別人的品評。如果能避開老師的提問情況會有所改變。 以上由生物因素、社會因素、認知因素引發(fā)的問題行為互為因果,相互交錯,加重了她的負面感受,給她帶來精神痛苦。及時采取干預,選擇可操作性強、目的性明確、時效性明顯、雙方可以接受的合理情緒療法加以矯正,可以避免不良循環(huán)造成的進一步破壞。 2、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quán)力、義務 求助者的責任、權(quán)利和義務: 責任 ?。?)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 (2)積極主動地與咨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yè)。 權(quán)利 ?。?)有權(quán)利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zhí)業(yè)資格; ?。?)有權(quán)利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有權(quán)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咨詢師; ?。?)有權(quán)利提出轉(zhuǎn)介或中止咨詢; (5)對咨詢方案的內(nèi)容有知情權(quán)、協(xié)商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 義務 (1)遵守咨詢機構(gòu)的相關規(guī)定; ?。?)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nèi)容; (3)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咨詢師。 咨詢師的責任、權(quán)利和義務: 責任 ?。?)遵守職業(yè)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 ?。?)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權(quán)利 ?。?)有權(quán)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 ?。?)有權(quán)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tài)度,有權(quán)利提出轉(zhuǎn)介或中止咨詢。 義務 ?。?)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yè)執(zhí)照和執(zhí)業(yè)資格等相關證件; ?。?)遵守咨詢機構(gòu)的有關規(guī)定; (3)遵守和執(zhí)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nèi)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詢時間與收費 咨詢時間:每周1次,每次1小時。 咨詢收費:無。(學校規(guī)定不收費) 心理測驗收費:無。(學校規(guī)定不收費) 七、咨詢過程 咨詢階段分為 1、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的建立階段 2、心理幫助階段 3、結(jié)束與鞏固階段 操做原理: ?。薄⑼ㄟ^談話使求助者認識到問題的所在是因為自己對事件的不合理信念,而不 是誘發(fā)事件本身。 2、是求助者學會與不合理信念辯論,駁斥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建立合理的信 具體操作步驟: 第一次咨詢:時間:2007年3月29日。 1、目的: (1)了解基本情況; ?。ǎ玻┙⒘己玫淖稍冴P系; (3)確定主要問題; (4)進行咨詢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合理信念。 2、方法: 會談、心理測驗、 3、咨詢過程: ?。ǎ保┨顚懽稍兊怯洷恚儐柣厩闆r,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定; ?。ǎ玻┯脭z入性談話法,收集臨床資料,探尋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 ?。ǎ常┳鯯AS、SDS、SCL-90自評量表,并了解其成長過程; ?。ǎ矗y驗結(jié)果反饋給求助者,并做出初步問題分析; ?。ǎ担┐_定咨詢目標; (6)了解求助者影響其行為和情緒的不合理信念; ?。ǎ罚┎贾眉彝プ鳂I(yè); 請求助者回憶自己的近一個月來的情緒狀況和想法,尤其是對學習問題的想法。 第二次咨詢 ?。?、咨詢時間:2007年4年6日 2、咨詢目的: (1)近一步加深咨詢師同求助者的關系 ?。ǎ玻┻M一步明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ǎ常┦骨笾哌M一步領悟到自己的問題與自身不合理信念的關系 3、咨詢過程: ?。ǎ保┓答伡彝プ鳂I(yè),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他的思維定勢和行為定勢; ?。ǎ玻┰敿毥榻BABC理論,讓求助者認識到誘發(fā)事件并不會直接導致情緒反應, 是他對事情的認知和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情緒反應。例如: 不是“被老師提問”使我焦慮,是我頭腦中“對老師提問這件事的看法” 引起焦 慮,不是“回答問題的正誤和座位的前后”使我焦慮,是我感覺到“自己是別人注意 的中心,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他人的品評”引起不良反映。 不是“考不上大學”就會對不起父母,是我頭腦中“將考不上大學與孝順父母不適 當?shù)芈?lián)系在一起”的不合理信念而產(chǎn)生過大的壓力” (3)布置家庭作業(yè): A、請求助者結(jié)合日常生活事件,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B、將介紹有艾利斯歸納的11條生活中容易引起心理困擾的不合理信念的一本書 借給求助者,請他詳細閱讀,并寫出感想 第三次:2007年4月14日 ?。?、目的: (1)學會合理評價; ?。ǎ玻┡c不合理信念辯論; ?。ǎ常椭笾吒淖兯季S,放棄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方法: 會談法、合理情緒療法 ?。?、咨詢過程: ?。ǎ保┓答佔稍冏鳂I(yè),對求助者的體驗給于鼓勵。 (2)與不合理信念辯論。例如:咨詢師可以這樣提問:“你有什么證據(jù)表明是老師 的提問讓你產(chǎn)生了困惑?”“事情為什么必須按照你的意志來發(fā)展?如果不是 這樣,那又會怎樣?” ?。ǎ常W習、鞏固新的合理信念。 “老師的提問是幫我查找不足、總結(jié)經(jīng)驗,了解我的知識掌握情況,對提高成績有益。” “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一定都受到別人的品評” A、請求助者把自己與不合理信念的辯論內(nèi)容寫出來。 B、記錄上課被老師提問后別人的不良反應次數(shù),結(jié)果證明自己是否是別人注意的中心 第三次咨詢 ?。?、咨詢時間:2007年4月22日 ?。病⒆稍兡康模?br> (1)與不合理信念辨論 ?。ǎ玻椭笾吒淖兯季S方式,放棄不合理信念,代以合理信念 3、咨詢方法:會談法、合理情緒方法 ?。础⒆稍冞^程: ?。ǎ保┓答伡彝プ鳂I(yè),對求助者的積極體驗給予鼓勵 ?。ǎ玻┖颓笾呔?#8220;換位思考和“父母不會因為孩子考試成績不好而覺得對不起他 們”予以討論學會與父母溝通 ?。ǎ常┳稍儙熗笾咭黄鸱治鏊牟缓侠硇拍畈⑴c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 ?。ǎ矗┘彝プ鳂I(yè):請求助者把自己與不合理信念的辯論內(nèi)容寫出來 第四次咨詢 1、咨詢時間:2007年4月30日 ?。?、咨詢目的: ?。ǎ保╈柟套稍冃Ч?br> ?。ǎ玻╈柟虒W習到的新的合理信念 ?。?、咨詢方法:會談法、合理情緒療法 ?。?、咨詢過程: ?。ǎ保┓答佔鳂I(yè) (2)教會求助者放松訓練緩解焦慮情緒用自信訓練增強信心 (3)家庭作業(yè):寫下自己認為的合理信念 第五次咨詢 1、咨詢時間:2007年5月9日 ?。?、咨詢目的: (1)鞏固咨詢效果 (2)心理測驗 ?。ǎ常┙Y(jié)束咨詢,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咨詢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 ?。础⒆稍冞^程: ?。ǎ保z查作業(yè),反饋咨詢效果 (2)指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進行自我監(jiān)督與控制 ?。ǎ常┗窘Y(jié)束咨詢,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4)做了SAS、SCL-90心理測驗,SAS34分,SCL-90結(jié)果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 圍內(nèi)。 八、咨詢效果評估 ?。?、求助者自評估: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咨詢,覺得平靜了許多,晚上也能睡得著覺 了。不在反感老師的提問,覺得坐在第一座也不錯。 ?。?、咨詢師的評估:通過回訪和跟蹤,咨詢已經(jīng)基本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求助 者能正常學習,恢復正常生活規(guī)律。焦慮不安已經(jīng)不再明顯,且在以后的一 次考試中明顯的進步。咨詢過程比較完整,有條理。 ?。?、心理測驗前后對比:通過心理測驗的前后對比,求助者的焦慮情緒明顯得到 緩解。 ?。础⑶笾呃蠋煹脑u估:求助者上課能集中注意力,情緒平穩(wěn),上課能夠主動回 答問題了。 通過以上評估,說明本案例咨詢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 郭念峰《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第1版 3. 郭念峰《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