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講到黃帝沒有死,騎龍上天了。在《莊子》外篇里,有一篇是<在宥>;宥(you四聲)就是解放了。譬如寫信給得罪了的朋友,最后說“吾兄見宥”,希望你原諒。所以這個“宥”字,佛學叫做解脫,解脫就成佛了。我們現在的文化有些字也來自佛學,叫解放了,從牢里頭放出來,升天了。
關于黃帝問這個生命的道理,<在宥>中說:“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就是說政治很成功,命令下來,整個天下統一。 “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古人原文用“空同”這兩個字,現在就是甘肅崆峒山,聽說那里有位老師神仙叫廣成子,所以黃帝就去拜見他。 你們年輕的,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廣成子,我們年輕時對他很熟,因為看過小說《封神榜》。廣成子手里有顆翻天印,他那個印章一拋出去,天地都翻覆了,本事神通廣大。其實黃帝真正的老師很多,也有好幾個女的。他修成功一百歲升天的,是受師父廣成子的指導,這是《列仙傳》里頭的人。換句話說,你看到名字,等于看佛經里這個菩薩,那個菩薩;看到名字已經想到內容了。 什么叫“廣成子”?就是無所下通。他的學問,一切都大成就,所以叫廣成子。修道的人,自己什么姓李、姓王的,都不要了,只用外號、代號,稱為“廣成”。換句話說,“廣成子”代表中國文化最有成就的人,一切無所不通。黃帝聽到廣成子在空同山上,“故往見之”,黃帝去看他了,說: “我聞吾子達于圣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下之精,以佐五谷,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云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ning四聲)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這一段,黃帝去訪廣成子,他說,我聽說政治哲學最高的道理,統治天下,“敢問至道之精?”我們年輕的時候,看到老師、看到長官問問題,就說敢問。他說,我的目的,想“取天地之精華”。這是科學的哦!要利用科技“以佐五谷”,包括農業的發展;“以養民人”,為了老百姓。“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也就是以天文、太空、物理,幫忙地球的生命,這是我來看你的兩個目的。“為之奈何?”應該怎么做法,故來請教。 廣成子一聽,“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你想問的,是物質方面世俗的事情。“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你想管理這一切,是政治方面的,屬于生命之殘余,有什么了不起呢! “自而治天下,云氣不待族而雨。”他說你這樣搞,是希望沒有云就下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樹葉子沒有黃就掉下來。“日月之光,益以荒矣。”你這樣搞下來,把國家、天下用政治的辦法去管理,連資源、太陽、月亮都會給你弄壞的。“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佞人是不好的人,心理都不正常。對于這些人,怎么能說這些入世的大道理呢。 黃帝碰到這個老師,被罵了一頓,雖然沒有講:你出去,滾蛋吧!但是罵得很兇。 “黃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間居三月,復往邀之。”黃帝被批評了一頓回來,“捐天下”,不做皇帝,政治不管了。“捐”,就是放棄。“筑特室”,蓋了一個特別的房子,上面都是搭茅草啦,自己閉關三個月,把心里這些思想,反省清理一下,再去看廣成子。 “廣成子南首而臥”,廣成子頭向南邊,腳向北邊在睡覺。因為南斗七星管生的,北斗七星管死的,所以他頭向南邊,腳向北邊。黃帝不敢叫他,非常恭敬的態度。 “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這就談到古代的教育,師道的尊嚴,不像現在的學校,碰到老師,說我問你!手指頭還那么一指,好沒有禮貌!現在的同學們經常有這種事,我們只好說,不敢吧,那是挖苦他的。不過,同學們聽不懂。“黃帝順下風”,從他睡的地方后面,跪著用膝蓋一步一步走過去,“膝行而進”,把頭低下來叩頭。 “而問曰:聞吾子達于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上次挨了批判,被罵了,這次問的不同。古代稱“子”,是個尊稱,所謂孔子、老子等。他說我聽說老師你,是已經得道成功了的,我現在不問天下,不管政治的事,今天來問的是,“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這個肉體生命,怎么可以活得長久? “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佛經上的“善哉”,是學這里的中國古書啦。廣成子聽了,本來睡在床上,一下子很高興坐起來。 “善哉”!好啊!你問得好!他說那我就答復你。 “來,吾語女至道。”來,我告訴你,這個“女”字是“汝”字,古文“汝”字不要三點水。你不要看成廣成子跟黃帝談女人,那就錯了。 “至道之精,窈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廣成子講出一個修道的境界,什么佛家啊、道家啊、打坐啊,用各種方法,基本上工夫要達到一個境界,就是說思想不亂了,若有若無。“窈窈冥冥”,很難形容,眼睛、耳朵等六根、身體,都不用了。不是關閉哦,是自然清靜。“至道之極,昏昏默默。”不是昏頭昏腦,什么都不想,好像睡覺。我隨便講的啊,我沒有得道,只講中文。“昏昏默默”,等于現在人學打坐,要到這個程度。這是第一句話,講了一個現象,最初證入的現象。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什么方法都不用,眼睛不看外面,也沒反過來看內部、內視,耳朵也不要管聲音,只守一個神,你的靈魂。可是“神”是什么呢?是有關于腦的,要清靜。“抱神以靜”,就是守神,不管氣,不管身體。“形將自正”,你的形體慢慢健康起來。不是說身體變端正了,換了一個身體,我們現在講是氣質整個的變化。 “必靜必清,無勞女(汝)形,無搖女(汝)精,乃可以長生。”重點就是說,你隨時做到自己清靜,很寧靜,不被外物環境所擾亂。心一定要很清靜,沒有思想,沒有思慮,不要做過分的勞動。重點“無搖女精”,這個“精”,不是指男女關系的精,是整個生命的形體。有些注解,也是別本道書上引用的,不在《莊子》這一篇,有很重要的一句話:“情動乎中,必搖其精。”情緒一動,你的精已經搖動了。就像泡好的牛奶就混濁了。“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這樣壽命可以活得長久。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汝)神將守形。”眼睛不看外面,耳朵不聞外面的聲音,心里頭無知,就是說,一切的思想要寧靜下來。這個時候,你的靈魂——神,守住你的形體。我們平常一天忙祿,那個靈魂的神啊,都散在外面,都在放射。這個時候,你的神收回來,這樣修行,生命的氣質變化了,可以長生。 “慎女(汝)內,閉女(汝)外,多知為敗。”“慎女內”,內在的思想清靜。 “閉女外”,對外物盡量地不要給它騙走,轉動了。“多知為敗”,思想越多,知識越多,煩惱痛苦越大,都把生命消耗了。他說如果你照這樣做,“我為女(汝)遂于大明之上矣”,你就會超過太陽、日月以外,超越天體物質的。 “至彼至陽之原也。”到達完全純陽之體,沒有陰了。所以我們中國唐朝有名的神仙,叫呂純陽,就是“至陽之原”的意思。 “為女(汝)入于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有時侯我們普通人講學佛的入定,什么都不知道,都在窈窈冥冥,空空洞洞,至陰的境界。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汝)身,物將自壯。”“天地有官”,他說天地只有一個法則,在管理這個宇宙的陰陽,只有一個物理法則在動。“陰陽有藏”,代表了明暗、陰陽,看得見、看不見的兩面,都有規范的。“慎守女身,物將自壯。”保護你的身體及身體內在,生命則會永遠保持自壯青春。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按我的道告訴你就是這樣,空空洞洞這樣修道,就在這些地方。 “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黃帝見他的時候,他已經一千兩百歲了,他說我并沒有衰老,就是這樣活了一千兩百歲的。這是歷史《神仙傳》所講的廣成子。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
|
來自: 靜水流生 > 《南懷瑾開示(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