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開悟”和“成佛”(2009-08-03 13:41:25)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修行路上的故事》
有些人常常問什么是開悟了?開悟了就是沒那么多廢話了。什么是廢話?那些嘮叨的、喋喋不休的話就是廢話——那些諍法,辯法,甚至講法的話都是廢話。話就是念頭,內不產念頭,外不生話語。只有內在產生了一個念頭,外在才有相應的一句話。話多的人可見念頭多。念頭多的人,妄念必然多。每個人每日產生的念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妄念。倘若每個人每日心上升上的念頭有八萬四千個,那么真正有用的、用意義和價值也就幾十個,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妄念。你的所有能量,幾乎都被妄念消耗了。你能不能做到不被它們消耗?
沒有開悟的人處在迷霧中,那心需要不停地奔走,以試圖走出迷霧叢林,以獲得清晰自我感,所以它要不停地生念生念。——這表現在外在的形式上就是,有的人一天之中不停地說話說話,不停的做事做事,不斷地發脾氣發脾氣,或不斷做這做那。這種外在不安的人,可見他內在妄念之多。妄動的念頭推動著他一刻也難以停息。
看起來那些不著邊際、無意義的話叫廢話,那么那些諍法、辯法和講法的話不是廢話嗎?顯然,這也是廢話——另一類廢話。一個真正開悟的人是不會諍法、辯法或日日滔滔不絕地講法的。法有對錯嗎?法有高下嗎?法需要你諍或辯嗎?你能不能把法真的像酒從一個容器倒到另一個容器里一樣倒入別人的心?法需要你講法嗎?迷人講法,愚人辯法,癡人諍法。
真正開悟的人沒有諍法的,沒有辯法的,甚至也沒有主動請法講法的。真正開悟的人,日日寧靜,對什么都說“是”,對萬事都說“好”,對一切都點頭。一切都已開悟了,你怎么還有反對的?說不?真正認為是壞的?倘若你有反對的、說不的、認為有什么是不好的,那說明你在那件事上還沒過去,你還沒有圓滿,你的功課還沒完成呢。圓滿意味著沒有什么堵或缺口,如果你還有哪怕一點堵或缺口,那怎能是圓滿了呢?如果你沒有圓滿,那么你的悟還沒有真正的開,還沒有開徹底,你還不能稱之為開悟。
唯有你圓滿徹悟了,無事無問了,無憎無恨了,那才是真正的開悟呢。開悟意味著清清楚楚地瞥見清凈法身、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開悟意味著你見到人人自性的本來無染,人人報身的本來不缺,人人化身的本來之“是”和本就不住;開悟意味著,認識到人人三身相等,無修無證,本即安在;開悟意味著,本見平等性智,圓滿覺智,自由的應用妙觀察智,任何收放成所作智;開悟意味著了見八識心田,塊塊清晰,不疑不惑,不惑不迷;開悟意味著一心清凈,禍業不起,息心過日,隨緣安在。開悟意味著,不沒事找事,無問尋問,沒話找話;開悟意味著你是一個沒有疑問,不自起或問他人為什么,不鉆進故事,時刻安處在真實存在之上,對萬有一切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解釋,不辯解,不證明的無語、無事人。這就是開悟,能做到這些人的真開悟。否則,只是知見上起解,知見上起見,幻中開悟一類——那是頭腦中開悟,夢中開悟一類。非真開悟。
什么是開悟?開悟了就是沒有那么多廢話了。那么什么是成佛?成佛就是不被任何東西套住了。不被任何概念、名相套住。任何概念、名相都不能成為他的套子和籠子。他是一個活在所有套子和籠子之外的人。這就是有一個成佛的人。倘若你還在被任何一個概念或名相的套子或籠子套住,那么你就不是一個真正成佛的人。覺在任何念物之外,一個佛在任何概念名相之外。倘若你還被什么卡住、擋住、抓住、拉住、拽住、抱住、纏住、嚇住,你就不是真成佛。成佛的人像虛空,像龍,你拘他不得,縛他不能。開悟的人意味著他以智見碎裂了所有的籠子,成佛意味著他變成了虛空或流淌。一個真正開悟成佛的人,意味著他沒有法,也沒有壇子,沒有“我”,也沒有“物”,他成了真正“不二”,甚至連“一”、連“空”概念也沒有的人。
什么是開悟?開悟就是沒有那么多廢話了;什么是成佛?成佛就是不能被任何東西套住了。記住這兩點,它可以用來檢測或自檢,你有沒有開悟成佛的標準。經過的人會認同它,未到的人會質疑或反對它。但無論如何,你遲早會歷經它。不在今生,就在來世,你遲早會開悟成佛。因為開悟和成佛是每個人的終點。那些在旅程上的人,最終都會來到那里。祝福你早日開法眼佛眼,早日抵達與諸佛相會。阿彌陀佛。
清晰的修行之道(2009-07-23 17:34:17)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修行路上的故事》 那些長時間在痛苦和迷茫久了的人,都知道了“修行”這件事兒。他們嘗試開始走出痛苦困惑,嘗試走進一個永不再有痛苦困惑的世界,這就是修行。為了走出痛苦或困惑,走進那永恒無苦的世界,人們創造了許許多多奇怪奇特的方式方法,那基本上頭腦的產物,這讓一部分人迷了進去。打著走出頭腦的晃子,結果他們又迷進了更深層更狡猾的頭腦的里面。修行應該有一條清晰、簡潔的道路,它不應該是蜿蜒在叢林中的迷茫小路。它應該是直的而不是曲。凡是曲折的道路一定是離開真相很遠的道路,直接連向真相的路都很直接。 簡潔的修行應該做哪些事?就三件事:明理,破相和正念覺知。修行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明理,如果你不明理修行,那是盲修瞎煉。明理就是找到明燈,持著明燈走在黑夜的路上,才不會因為黑夜而迷失在某處或掉進坑里。明理常常需要明師,沒有明師而自明的屬于上等根器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屬于中等或以下根器者,所以在修行之初,有一個明師指導顯得非常必要。師明或不明,或明的程度,常常決定著弟子走哪條路,或走多少彎路。明師不一定是名師,名師也常常非明師,在相遇你的師父之時常常依賴你的諸因合緣。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徹明之師,并他有至簡的修行方法,那非常好;如果你的老師比你強不了哪里去,你們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關系,那么你的修行就要取決于你的根器或悟性了。明師可遇不可求,嗯,如果你的根器上等,你不企求他的存在。有很多真正的大師是沒有老師的,他們的成道不是傳承式的。他們帶著一顆純凈清晰的心走在天地之間,萬物都是他的老師。他跟著自然萬有學道,因此他的成就是上等的。
無論你要修行什么,第一步是理明。理不明,事難越。修行的第一件事是明理,那么第二件事呢?那就是破相。事實上破相是明理的自然結果。如果你事事理明,那么相就會自然而破。相之所以不破或破的不徹底,那是因為你理明的不透或不徹底透。生命就像過一條河,請不要被任何一根水草纏住你的腳——請不要被任何相纏住。這個“相”包括一切。心之所見都是相,而所有的相都虛妄不實,請不要被一些假的干擾到真的。生命之中的相你要破的徹底——統統的破,一個不留。從真實上說,所有的相都要破,都要出離,因為沒有一個相是真實的。不要被任何一根水草纏住你的腳,無論它是漂亮的或不漂亮的,無論它看起來多么真實。從任何一個相上出脫出來。看著相,知道它是相,這就不會被它纏住。能離諸相即是佛。所以整個修行成佛的過程,實質是一個出離諸相的過程。出相基于破相,所以“破相”對于修行是非常重要的。要記住的是,相要統統破,因為本質上沒有一個是真實的。你之有破了相,你才能更好的使用相。如果你不出離在相外,如果你被相無明的包裹著,無論如何你也不能更好更大可能的使用那些相。能破諸佛即佛功,所以修行的功夫是一個破相的功夫。請記住在修行中注意破相,破相,破相——出離相,出離相……不斷的破與出離,直到無破可破之時停下。好,當沒有什么東西可破了,你到家了。諸相不能纏你,諸苦不再生起,你歷經諸天到了佛境。很好,你修行功成。
明理是破頭腦僵固舊有理念的,破相是出離心生諸相的。這是修行的前兩步。那么第三步是什么?第三步事實上也是第一步——它貫穿整個修行的過程。它就是正念覺知。什么是正念覺知?很顯然,它包括兩個方面:正念和覺知。正念覺知包括兩個層含義,一方面它在念頭上下功夫,一方面它在覺知上下功夫。念頭在此岸,覺知在彼岸,正念是此岸的菩薩,覺知是彼岸的佛,妄念是人心中的妖魔鬼怪。所有修行去離諸苦,一方面就是應用正念在此岸對治諸妄念鬼魔,另一方面應用覺知在彼岸照耀一切念頭諸眾。通過正念菩薩在此岸的有為努力,和覺知之佛在彼岸的無為觀照,脫離世相諸苦,即在瞬間。所以,正念覺知是出離諸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能直接對付苦惱,甚至有時不必關心理或相的存在。
修行的人一定要至始至終學習和應用正念覺知。它是出離諸苦最簡潔、直接的方法。什么是正念?正念一是指“正確”的信念,二是指當下的念頭。所謂“正確”的信念是方便說法,因為信念本來沒有正確或不正確,但我們通過把那些符合世俗法則,給人帶來正面情緒或力量的信念叫作正念;正念的另一層意思還指,“當下的念頭”。什么是當下的念頭?有人不好區別,那么我們可以不必去區別正念或非正念,我們關注“一念”,能在一念之上即是在正念之上。時刻在一念上即時刻在正念上。“正念覺知”這個稱謂你也可以叫它“一念覺知”。隨時使用一個念頭,并讓它為我們帶來力量和正面能量,這就是應用“正念”。覺知呢?就是做一切事,時時知道,生一切念,念念明了,一切時在覺上而不是在念,就是覺知。如果你時刻在覺知上行事,那就是佛在彼岸行事;如果你滑到念上使用正念做事,那就是菩薩在此岸做事。記住使用這個方法,它是割斷妄草,出離此岸到達自由彼岸的最簡潔直接的工具——鐮刀或法船。修行者注意使用這個方法,它是佛菩薩度人自度的最好最根本的法器。注意使用它。使用它時注意不要偏頗,念覺同用,雙度迷苦。
人們常常說到雙修,何是雙修?修念也修覺即是雙修。修念,即是用正念度妄念,它是你在此岸的工作,是有為法的使用;修覺,即是練習和保持覺知,它是你在彼岸的工作,是無為法的使用。兩者同修同練,即是雙修真法。修行是針對心的事,心不分男女,所以雙修不關乎男女身相。世人以為雙修和男女性事有關,那是個誤解。那是妄心的顯用。
善知識,修行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簡潔的方法,否則,就會迷入雜草叢生的樹林,糊涂而枉費功夫。修行要干什么?第一要明理,第二要破相,第三要把正念覺知的方法貫穿整個修行的始終,方方面面的事上。如此做法,即是思路清晰、方法簡潔的正道修行。愿你親之踐之,經之歷之,成就自在菩薩,涅槃寂靜之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