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臟將血液打入動脈,血液將壓迫血管壁,形成血壓。高血壓,顧名思義,即血壓出奇地高,異于平常。動脈硬化及動脈粥樣硬化是常見的高血壓前兆。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由于血管受膽固醇沉積的阻塞,導致血液流通障礙。在動脈硬化癥中,由于動脈變硬且管徑減小,迫使血液通過較窄的通道,因而使血壓上升。
除了動脈硬化癥,其它因素也會促使血壓升高,包括抽煙、壓力、肥胖、使用過多的刺激物質、濫用藥物、攝取過多的鈉、使用避孕藥。由于過多的水分潴留體內將壓迫血管,使得那些飲食含鈉量高的人易患高血壓。體重超標的人常產生高血壓。緊張或有壓力時,容易使動脈壁緊縮,從而使血壓上升。此外,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也有較高的罹患率。
正常的血壓值是120/80mmHg(即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不過,只要是落在110/70mmHg到140/90mmHg之間的,都算正常。若是在140/90mmHg到160/90mmHg或160/95mmHg之間,則意味著瀕臨高血壓。任何超過180/115mmHg的血壓值均表示有嚴重的高血壓。
高血壓通常是沒有癥狀的。在血壓偏高時有些人會出現頭痛、出汗、心跳快速、喘氣、頭暈、視覺混淆等癥狀。由于高血壓通常無征兆,因此定期測量血壓很重要,尤其是那些高危險人群。每4~6個月應檢查血壓一次。
高血壓也經常與冠狀動脈疾病、動脈硬化、腎臟病、肥胖、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不足、腎上腺瘤等病有關連,這些疾病都會迫使身體被迫調高血壓以幫助養分和氧氣的供應。 血壓是用來運送血液的,在沒有充分的血壓時,血流速度就會變慢,只有適當的血壓才能將血液送到全身。可是如果血壓太低就送不動,太高就會造成血管受到壓力,擠壓,甚至擠破,造成腦溢血。
現在來看一看造成高血壓的原因: 第一,血管由于缺少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E、鈣當中的任何一種,血管就會慢慢失去韌性性,變成一個彎管,使血液輸送困難,不得不加大血壓使血液流得比較順暢。 第二個原因,如果血脂肪、膽固醇太高,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太高,就象長江的上游,水流速度非常快,水非常清澈,沒有垃圾,下面沒有沙子。到了下游,水流速度變慢,整個水面上漂著一大堆的垃圾,底下都是沙子。同樣的,當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后,血流的速度變慢,血管上就會沉積許多附著物,越來越多,這時候血流的速度越來越慢。 但是身體是不允許血流速度變慢的,因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透過血流輸送養分,然后才可以生存下來,才可以繼續新陳代謝。當血流速度變慢的時候,大腦、手腳全部會發出警報,手會麻,手會痛,頭會痛,頭漲,頭會感覺昏昏沉沉,全部是身體發出警報,“我要養分……!快供養”。所以很多的醫學工作者經常會強調,高血壓的病人要降血壓。是膽固醇和血脂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是身體當發現血流速度變慢的時候不得不把血壓調上來。身體調高血壓是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的。是要透過腎臟不斷地分泌荷爾蒙來收縮肌肉組織,來加大血壓,才可以幫助血流恢復正常。 如果你隨便地開始吃降壓藥,意味著身體花了好大的力氣,因為身體的細胞沒有營養,在呼喊“趕快把養分送過來”,于是身體不得不把血壓調上來,當你身體費了好大的力氣把血壓調上來的時候,你去吃降壓藥,你不是在幫助你的身體,你是在跟身體作對。你的身體如果會說話,一定會跳起來,打你兩個耳光,問你“搞什么鬼,我好不容易把血壓調上來,為了保護你,你卻跟我作對!”這是事實,這是為什么這么多年高血壓成了不治之癥,為什么高血壓病人要吃一輩子的藥。因為高血壓吃的藥不是用來治病的,而是用來跟身體作對的,要作對一輩子。 要調節血流有兩個關鍵。第一,恢復血管的彈性。第二,把血管中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的物質降低下來,將血液變得稀一點,血流的速度就加快了。 所有能夠幫助降低血中的膽固醇、血中的脂肪的營養素增加,血脂肪自然能夠降下來。第二個增加運動,增加血流速度。第三個改善血管的彈性,增加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鈣鎂片、維生素E(小麥胚芽油)就可以增加血管的彈性。降低膽固醇非常好的營養素就是銀杏健憶膠囊、B6,膽堿、深海鮭魚油。所以高血壓并不難治的。不要亂搞一氣,越搞就越難治。搞到你的腎臟功能衰竭。吃降壓藥一定會造成腎衰竭,因為腎臟好不容易把血壓調上來,你給它降下來,所以腎臟天天忙著調血壓。最后腎臟肯定衰竭。腎臟一衰竭你就宣布……,因為你就不治高血壓了,你開始治療腎臟。治療腎臟開始洗腎,一洗腎就代表身體大量的養分沒有辦法被身體回收,全部隨著洗腎排出去,所以養分供應不足,腎臟沒有材料修補,腎臟就更極度衰竭。極度衰竭就再洗腎......
平時一定還要注意一下幾點事項: (1)控制熱能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標準面粉、玉米、小米、燕麥等植物纖維較多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膽固醇的排泄。 (2)限制脂肪的攝入,膳食中應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烹調時多采用植物油,可多吃一些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預防中風.。 (3)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為宜,其中植物蛋白占50%,最好用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能防止腦卒中的發生,每周還應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 (4)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物,如土豆、芋頭、茄子、海帶、萵筍、冬瓜、西瓜等,因鉀鹽能促使膽固醇的排泄,增加血管彈性,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醬、蝦皮、綠色蔬菜等,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5)膳食宜清淡,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潴留,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5克以下。 (6)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謝,改善心肌能力和血液循環,促使膽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壓病的發展。 (7)忌食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等,吸煙者應戒煙。
營養處方建議: 魚油:調節血脂,降低黏度,打掃垃圾,血管清道夫。 VE:降血脂,排泄膽固醇,增加血管彈性,改善微循環。 VB:B6參與脂肪代謝,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心顫。 果蔬:降膽固醇。 茶族:降血脂。 鈣鎂片:降血壓,預防早博。 VC:抗氧化,促進膽固醇排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