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B2C,C2C,C2B,B2G 之間的區別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是指商家與商家建立的商業關系. 例如我們在麥當勞中只能夠買到可口可樂是因為麥當勞與可口可樂中的商業伙伴的關系. 商家們建立商業伙伴的關系是希望通過大家所提供的東西來形成一個互補的發展機會,大家的生意都可以有利潤. 例:阿里巴巴、慧聰網。
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就是我們很經常看到的供應商直接把商品賣給用戶. 例如你去麥當勞吃東西就是B2C, 因為你只是一個客戶. 例:當當、卓越、優凱特。
C2C (Consumer to Consumer),類似于零售市場,購物對象直接是終端用戶. 例:淘寶、拍拍、易趣、有啊.
C2B (Consumer to Business), 這個概念比較新,意思是由客戶選擇自己要些什么東西,要求的價格是什么,然后由商家來決定是否接受客戶的要求. 假如商家接受客戶的要求, 那么交易成功; 假如商家不接受客戶的要求,那么就是交易失敗。
B2G(business-to-government)模式即企業與政府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交易活動的運作模式,比如電子通關,電子報稅等。
主要是對象的區別:
B2B:企業間的EC
B2C:企業對個人用戶的EC
C2C:個人對個人的EC
C2B:個人對商家的EC
注:EC是指電子商務
兩大流派的B2B平臺比較:
亞洲流派的B2B平臺(以阿里巴巴、慧聰網、中國制造交易網 、生意寶、made-in-china、環球資源等為代表)
優點:1、在國內知名度高,聚集了大量國內同類企業;
2、訪問量都比較大;
3、比較貼近國內客戶的服務;
4、商機發布式的交易機制比較直接,操作簡單。
缺點:1、普遍沒有解決一個根本問題—國外買家客戶的訪問量低;
2、被國外認為是中國小商品的集散平臺,以短單和小批量為主,很難有大客戶詢盤;
3、內部群發詢盤的方式使得詢盤多,但是成交量少;
4、大量國內同行企業充斥其中,競爭激烈使得利潤極低;
5、要獲得好的排名需要付出巨額成本,性價比越來越低;
6、基本上優勢集中在服裝、工藝禮品、小五金、電子等行業以及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市場。
歐美流派的B2B平臺(以康帕斯kompass、托馬斯thomasnet、開利kellysearch等為代表)
優點:1、訪問量基本來自海外,以歐美為主,遍及全球;
2、都在傳統出版和展會等商業信息領域具有悠久歷史,有深厚的基礎和極高的聲譽;
3、聚集了國外的高端買家和商務人群,詢盤質量高,一旦形成交易就會是長期穩定的合作;
4、交易方式規范,注重品牌和信用,提升企業的長久競爭力;
5、商務查詢和品牌、產品的展示宣傳手段豐富。
6、平臺建設技術先進,服務深入,數據準確可靠。
缺點:1、在國內知名度不高;
2、專業化程度較高,使用比較復雜;
3、直接詢盤比較少;
4、交易過程較長。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一個市場的領域的一種,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電子商務是現代B2B marketing的一種具體主要的表現形式。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絡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簡介
目前基于互聯網的B2B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據最新的統計,在本年初互聯網上B2B的交易額已經遠遠超過B2C的交易額。2006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了5.8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全球B2B的年增長率將會保持在45%左右,2010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6萬億美元。
中國目前比較出名的 B2B網站有
1.阿里巴巴:馬云帶領的阿里巴巴,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球最大B2B網站;
2.慧聰網:郭凡生帶領的全行業電子商務網站,是目前國內行業資訊最全、最大的行業門戶平臺;
3.中國網庫:王海波帶領的中國最大的基于產業鏈結構、致力于零售服務前端的B2B電子商務研發、推廣及應用的網絡機構;
4.中國供應商: 國家首次推薦的B2B平臺,政府采購及全球市場覆蓋率廣,真正的權威平臺;
5.環球資源: 以小禮品和電子產品為優勢, 是目前亞洲知名的電子商務平臺 ;
6.中國制造交易網:中國制造業綜合性、專業性電子商務平臺;
7.中國制造網:全球采購網,它的信息平臺和優質商業服務更為中國對內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支持。
8.銘萬網: 銘萬成立于2004年4月27日,短短五年時間里已擁有46間分公司,3000人的服務團隊規模, 為中小企業提供面對面“顧問式”服務,獲得超過20萬家中小企業客戶認可。
9生意寶 : 基于行業網站聯盟的電子商務門戶以及生意搜索平臺!3000家行業網站聯合搜索。
基本模式 目前企業采用的B2B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模式:
B2B 供應鏈平臺
1. 面向制造業或面向商業的垂直B2B(又可以稱之為行業B2B)。垂直B2B可以分為兩個方向,即上游和下游。生產商或商業零售商可以與上游的供應商之間的形成供貨關系,比如Dell電腦公司與上游的芯片和主板制造商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合作。生產商與下游的經銷商可以形成銷貨關系,比如Cisco與其分銷商之間進行的交易。 其中以中化網為首的網盛旗下網站成為行業B2B的代表網站,將垂直搜索的概念重新詮釋,讓更多生意人習慣用搜索模式來做生意圈,找客戶。垂直B2B成本相對要低很多,因為垂直B2B面對的多是某一個行業內的從業者,所以,他們的客戶相對比較集中而且有限。類似網站有Alibaba,中國網庫等
2. 面向中間交易市場的B2B(又可以稱之為區域性B2B)。這種交易模式是水平B2B,它是將各個行業中相近的交易過程集中到一個場所,為企業的采購方和供應方提供了一個交易的機會,像Alibaba、慧聰網、中國制造網、瀛商網、環球資源網,中國網庫等。
現狀
B2B電子商務不但在改變著華爾街,也在改變著整個世界經濟的運作方式。目前涉及到應用B2B方式來進行生產經營的包括二十五個產業,象電腦電子產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產業、金融產業、電信產業等。其中根據Forrester Research公司調查,到2003年,電腦電子產業B2B業務將占B2B交易量的30%。而包括IBM和北電網絡等八家企業已經合開E2open.com網站,讓電腦、電子及電信企業能夠互通有無;思科及戴爾也是搶占先機,思科70%以上的訂單是通過網絡進行,戴爾則每天通過網絡賣出高達1400萬美元以上的設備。
觀察一年以來B2B指標的走勢,除了2000年4月10日到7月31日階段上升幅度低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外,在其它各個時期的走勢都要強于綜指。從1999年中到2000年7月的一年,B2B指標上漲了71.9%,高出綜指31.7個百分點,在3月10日到4月14日的納斯達克指數暴跌中,B2B指標的跌幅為21.7%,低于綜指跌幅12個百分點,其中采用B2B模式的大企業股價跌幅更小,而那些為B2B交易提供平臺服務的網站的股跌幅卻都在70%左右,表明引起市場拋售的原因是在于對網站未來盈利能力以及現金流不足問題的擔憂,而不是整個市場對于B2B概念的否定。在隨后的市場調整和反彈中,網站類公司的漲幅又大多超過大企業類公司和綜指,其中Ariba的漲幅高達86.25%,是因為市場對于B2B類公司未來盈利前景的看好,反映了市場對于B2C和B2B兩類公司截然不同的態度。
目前,美國有71%的企業準備好開拓網上市場,預計2004年電子商務額將達27億美元,占在線貿易的53%。現在,競爭在美國正達到白熱化,各網上交易商采取整合、擴大產品種類、與傳統銷售商合作等多種形式來拓展生存空間。然而,美國市場研究機構AMR公司預計美國各種網上交易網站的數量將從現在的600多家急劇減少到明年的不足100家。AMR公司預計,由于激烈的競爭,B2B商務網站中每個行業只能有2~3家生存,目前90%的網上交易網站面臨倒閉的厄運。
由于市場認為B2B具有比B2C模式更現實的盈利前景,導致商務網站由B2C向B2B轉型是一種全球性趨勢。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在于B2C企業建立品牌和消費者忠誠度的過程非常艱辛且非常昂貴,許多公司達不到所需的規模,使B2C成為高風險的投資領域。雖然他們如果獲得成功將會獲利豐厚,但僅有5%或10%的這類企業可以成功。由于互聯網汰弱留強情況已經出現,加上為B2C公司而設的創業基金亦逐漸干涸,資本市場已開始排斥這類企業,令其生存更加困難。而B2B商務網站具有的客戶忠誠度一般都高于B2C網站,而且由于其服務的對象為企業,使得在流通過程中收取費用變得更為可能,具有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我們認為,B2B商業運作模式會在近一段時期內代表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發展趨勢
盡管B2B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但B2B市場還是存在發育不成熟的一面。這種不成熟表現在B2B交易的許多先天性交易優勢,比如在線價格協商和在線協作等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報告指出,到2004年,在線交易雖然占到整個交易市場的40%的份額,但是,也許11%的B2B交易涉及到在線價格協商功能,絕大多數的在線交易只是簡單的定單執行。但實際上,對許多公司而言,在線價格協商是買賣雙方進行網上開展深度和廣度合作的不可缺少的環節。
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查報告是在對260家網上交易方作深度采訪的基礎上得出的。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副總裁吉姆·安德魯認為,在近期,B2B的這種淺層次的交易模式還不能完全模擬傳統的買賣模式,差不多一半的被調查對象的在線交易需要傳統的網下溝通的配合,才能完善整個交易。
報告還指出,隨著B2B交易的成熟和價格對比機制的完善,賣方市場面臨的壓力將增大。調查中發現,25%的賣方已經感受到價格對比所帶來的沉重壓力,另外50%的被調查者聲稱,這種價格對比帶來的壓力將在近期給他們帶來壓力。
這份報告提出了另外一個有價值的分析,即B2B市場的進化趨勢。報告指出,B2B交易雙方都期望在每個交易領域的B2B交易市場的簡單化,不希望出現交易平臺多樣化的局面。而作為交易平臺自身也希望整合,不希望有太多的競爭對手。
關于未來1至2年內B2B的發展演化,出現了以下8種預測:
(1)B2B網站將呈現巨頭獨霸天下的"一邊倒"格局。呈幾何級數的收益增長特性決定了第一個達到足夠規模和流動程度的網站規模效應甚至將會超過B2C消費門戶或零售業巨人;而后來者即便能夠列居第二,在這方面的效應也會大打折扣。
(2)行業性B2B網站難以脫離本行業轉向多元化經營。這類網站只能在某一特定行業或領域內進行競爭,也可能會在與所經營行業極為密切的領域取得一些進展,但要涉足其它行業則難乎其難。
(3)行業性與功能性網站將會出現著眼于優勢互補的聯合。行業性網站雖有行業優勢,卻缺乏功能性專業知識,而功能型網站則欠缺行業經驗及客戶關系,二者的聯合則可跨越行業性與功能性網站之間的溝壑,實現優勢互補,在這類聯合中,行業性網站將主要轉向客戶關系管理。
(4)軟件供應商將打破系統平臺界限。目前的軟件供應商根據所提供系統平臺的不同分為交易軟件供應商(如Ariba和CommerceOne)、拍賣軟件供應商(如Moai和OpenSite)和交易平臺供應商(如Broadvison)等三個不同的陣營,這種諸侯割據的格局將隨著軟件供應商間的聯合和并購熱潮的出現而被打破。
(5)交易型模式將增加派生服務。目前的交易型模式尚局限于現貨市場,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多和對市場的日益熟悉以及軟件平臺在功能方面的提升,這類交易中心將有望提供期貨和貨場等派生服務。
(6)除大型企業外,公司集中模式將會被擯棄。早期的B2B商務軟件將商品目錄、拍賣及交易集中于獨立的公司,這種以公司為中心、影響流動性的模式將會讓位于集中于B2B網站的模式。
(7)提供基礎架構及服務共享的新型超級網站(ASP)將會出現。雖然行業性網站難以逾越行業關隘,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只能采用獨立的基礎架構與服務支持,提供共享后臺系統的新型網站和以租用形式服務于不同行業性網站的功能型網站(ASP)可望在近1~2年內大行其道。
(8)傳統商品交易所將被吞噬。商品交易所不但缺少連貫性,難于集成強大交易功能與B2B網站匹敵,并且缺乏業務處理集成能力,最終傳統商品交易的領地將被新興B2B網站吞噬殆盡。"e時代的恐龍"將成為傳統商品交易所最好的詮釋。
意義 傳統的企業間的交易往往要耗費企業的大量資源和時間,無論是銷售和分銷還是采購都要占用產品成本。通過B2B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能夠在網上完成整個業務流程,從建立最初印象,到貨比三家,再到討價還價、簽單和交貨,最后到客戶服務。B2B使企業之間的交易減少許多事務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費用,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網絡的便利及延申性使企業擴大了活動范圍,企業發展跨地區跨國界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B2B不僅僅是建立一個網上的買賣者群體,它也為企業的之間的戰略合作提供了基礎。任何一家企業,不論它具有多強的技術實力或多好的經營戰略,要想單獨實現B2B是完全不可能的。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間建立合作聯盟逐漸成為發展趨勢。網絡使得信息通行無阻,企業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在市場、產品或經營等方面建立互補互惠的合作,形成水平或垂直形式的業務整合,以更大的規模、更強的實力、更經濟的運作真正達到全球運籌管理的模式。
B2C是英文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對客戶)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絡零售業為主,主要借助于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基本簡介 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卓越亞馬遜、京東商城、當當網等),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于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但是在網上出售的商品特征也非常明顯,僅僅局限于一些特殊商品,例如圖書、音像制品、數碼類產品、鮮花、玩具、飲食等等。這些商品對購買者視、聽、觸、嗅等感覺體驗要求較低,像服裝、音響設備、香水需要消費者特定感官體驗的商品不適宜在網上銷售,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消費者就認定某一品牌某一型號而不需要現場體驗就決定購買,但這樣的消費者很少,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體驗感覺來決定是否購買。所以,B2C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如當當、卓越,都是賣一些特殊商品的。B2C電子商務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與網上支付相結合,而大多數企業的配送選擇物流外包方式以節約運營成本。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優秀企業示范效應的促進,網上購物用戶不斷增長。
基本簡介 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卓越亞馬遜、京東商城、當當網等),消費者通過網絡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于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但是在網上出售的商品特征也非常明顯,僅僅局限于一些特殊商品,例如圖書、音像制品、數碼類產品、鮮花、玩具、飲食等等。這些商品對購買者視、聽、觸、嗅等感覺體驗要求較低,像服裝、音響設備、香水需要消費者特定感官體驗的商品不適宜在網上銷售,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消費者就認定某一品牌某一型號而不需要現場體驗就決定購買,但這樣的消費者很少,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體驗感覺來決定是否購買。所以,B2C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如當當、卓越,都是賣一些特殊商品的。B2C電子商務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與網上支付相結合,而大多數企業的配送選擇物流外包方式以節約運營成本。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優秀企業示范效應的促進,網上購物用戶不斷增長。
c2c實際是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c2c即消費者間 ,因為英文中的2的發音同to,所以c to c簡寫為c2c。c指的是消費者,因為消費者的英文單詞是Consumer,所以簡寫為c,而C2C即 Consumer to Consumer。
B2G是新近出現的電子商務模式,即“商家到政府”(是術語B2B或business-to-government的變化形式),它的概念是商業和政府機關能使用中央網站來交換數據并且與彼此作生意,而比他們通常離開網絡更加有效。 舉例來說,一個提供 B2G 服務的網站可以提供一個單一地方的業務,為一級或多級政府(城市,州或省,國家等等)來定位應用程序和稅款格式;提供送出填好表格和付款的能力;更新企業的信息;請求回答特定的問題等等。 B2G 也可能包括電子采購服務,通過它商家可以了解代理處的購買需求并且代理處請求提議的回應。 B2G 也可能支持虛擬工作間,在這里,商家和代理可以通過共享一個公共的網站來協調已簽約工程的工作,協調在線會議,回顧計劃并管理進發展。B2G 也可能包括在線應用軟件和數據庫設計的租賃,尤其為政府機關的所使用。
定義:B2G模式即企業與政府之間通過網絡所進行的交易活動的運作模式,比如電子通關,電子報稅等。
特點:速度快和信息量大。由于活動在網上完成,使得企業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政府的動向,還能減少中間環節的時間延誤和費用,提高政府辦公的公開性與透明度。
典型例子:B2G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網上采購,即政府機構在網上進行產品,服務的招標和采購。這種運作模式的來源是投標費用的降低。這是因為供貨商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招標書,并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發回投標書。同時,供貨商可以得到更多的甚至是世界范圍內的投標機會。由于通過網絡進行投標,即使是規模較小的公司也能獲得投標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