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的學問 “隨”是人生根本的平等心、清凈心、仁愛心的行動表現。 “隨”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生命哲學。 “隨”是一種反饋調節的智慧。 人沒每一件事,皆須求其合理性、合時代、合人情。合理性,即要順應人的本性,不能“以理殺人”,以“主義殺人”,更不能以口號殺人;合時代,即“時中”“權變之意”,不可總唱過時的調子;合人情,即“反諸吾心而安”(返之于我自己也能夠接受),不僅求自己心之獨安,還要設身處地,求人之心共安。 隨天:某事處世都必須符合天下大勢和自己所處的大局,符合時代潮流而不相違背。順天而行者昌,逆天而行者亡。 隨地:要特別注意選擇和營造最好的地利環境發展自己。凡環境優化者,吉;環境惡劣者,兇。 隨人:隨著人們的意志發展自己而不要逆著人們的意愿突出自己;善于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善于用不同類型的人去完成不同性質的任務,擇其善者而從之。得人者亨,不得人者吝。 隨情:無情未必真豪杰,有優方為大丈夫。即使在法度森嚴的法制社會或制衡系統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一個“情”字仍是左右結果、牽動人心和維系人心主線。 隨理:為人處世須有理智。所謂理智,不外乎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點,用來平衡有無、正負、輕重、緩急、長短、大小、遠近、高低等各種利益關系。平衡者利,不平衡者吝。 隨法:學會和駕馭游戲規則,按牌規出牌;沒有牌理的按習俗和約定出牌。善規避者亨,不善規避者吝。 隨時:只有精確計時和善于把握時間差的人才能有效益、有效率、有成功。反之,終吝。 隨事:處事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態而異,不可死搬教條,拘于一法。神奇寓平淡之中,只有不厭其煩地一事一辦,一事一了,才能恰到好處,從平淡中出神奇。反之,即吝。 隨勢:勢者,時務也。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杰。勢有階段之分,開局、中局、終局、殘局,都不盡相同。局中各方在不同階段又有情勢之異,蓄勢、備勢、養勢、造勢、用勢、收勢等,各有變數。因勢而動,是為俊杰。得勢者大利,失勢者大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