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語》精要及文化內涵
http://www.gmw.cn 2011-09-08 16:20:42
孔子塑像 吳為山作 怎樣做到“正”呢?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狈ㄖ菩陶揽康氖菑娭?,它的作用是懲罰犯罪,使人不敢做壞事;道德禮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覺,它的作用是使人知恥,不愿做壞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基礎。 孔子把政權鞏固的基礎放在百姓的富足和信任上。正常情況下,先要使百姓富足,然后進行教化。即使經濟有困難,也一定要取信于民。失去百姓的信任,盡管還有經濟基礎,政權也會垮臺。 這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治國思想。全部儒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于提高每一個人的素質。 當時中國的教育都是官辦的,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夠受教育。孔子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民間學校,對于學生的身份沒有任何限制,這就是所謂“有教無類”。 在孔子思想里,為政和教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育不單純傳授知識,還是培養人、培養治國賢才的手段,是關系到社會安定、國家治亂的根本大事,教育本身就是國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