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立鵬1931年生于湖北浠水縣巴河鎮聞一多故居(聞家新屋,今張家塘村陳家嶺)。聞一多先生小兒子。受其影響,聞立鵬從小喜歡文藝,1947年入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5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干部訓練班,1958年從該院油畫系畢業,后改入油畫研究班,畢業后留校任教。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油畫作品《紅燭頌》獲第五屆全國美展三等獎、《大火》獲北京美展二等獎、壁畫《紅燭序曲》獲首屆全國壁畫展大獎、中國聞一多研究學會榮譽獎,《雪色山巖》獲1991年中國油畫年展榮譽獎。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市美協、日本福山博物館、臺灣高雄炎黃藝術館等單位收藏。多次出國展出。1989年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辦個人畫展。主要著作有《藝術求索錄》、《追尋至美-聞一多的美術》等。發表美術論文50余篇,出版有《大陸美術家選集·聞立鵬卷》、《聞立鵬油畫選》。
《紅燭》
作者:聞一多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P>
《紅燭》這首詩是與聞一多先生詩集同名的詩篇,就是詩集《紅燭》的序詩。這首詩中,紅燭就是詩人,詩人就是紅燭。“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奔仁菍t燭精神的提煉,也是詩人對自己的勉勵:不惜犧牲,無私奉獻。詩的每一節都以“紅燭啊”的呼喚開頭,形成濃郁的抒情氛圍,繼之以自問、自悟、自勵、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執著追求的心跡,有很強的感染力。
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先生在云南昆明西倉坡家中附近遭到暗殺,時年不到48歲。33年之后,聞一多之子聞立鵬創作了油畫《紅燭頌》,這件作品刻畫了一位集學者與革命者于一身,寧死不屈的勇士的崇高形象。
畫面上,成千上萬支正在燃燒的紅燭和熊熊烈火構成了一個悲壯的場面。在聞一多、紅燭與烈火之間,在黑與紅之間、動與靜中構成了一個完整又和諧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