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賺錢,更要有花錢的智慧
從起床后的早餐,到如廁用的衛(wèi)生紙,有多少產品在漲價?
如果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超過3%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將會怎么樣?
具體來說,如果計劃30年后要退休,現在每個月3000元的生活質量,30年后,必需要7300元才能達到相同水平!
現在退休 每個月應準備3,000元
10年后退休 每個月應準備4,317元
20年后退休 每個月應準備5,418元
30年后退休 每個月應準備7,282元
你需要理財智慧
因美國人過度消費,缺乏退休規(guī)劃,早在2002年時平均每10戶就有1戶破產,成為國家負擔。為此,美國國會立法成立倡導財金智慧的專責單位。
財金智慧(Financial Literacy),是由美國吹起的理財技能學習風潮。
在這個什么都漲的年代,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跟進,提出財金智慧概念,為的就是要教育民眾正確的理財觀念。
會賺錢,并不表示能有智慧的花錢
過去,人們一直學著如何賺更多的錢,卻忘了基本功:如何花錢。財金智慧的第一課,就是看重一百元的威力。
或者有人會懷疑100元有什么用,但如果我們每周能省下一杯100元的煙、咖啡,或者少搭一趟出租車的錢,算一算,30年后,你能擁有多少額外的錢?!
為什么?愛因斯坦的名言:「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復利!」說明了一切。
有錢人深諳復利的力量,因此,連一塊錢都要管理,并且讓那一塊錢在未來賺更多的錢。
但窮人只知道努力工作,把錢花光,再繼續(xù)努力工作。賺越多、花越多,最后財富還是無法增加。
未來,會花錢將比會省錢更受重視。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聰明花錢,花得既不痛苦,還能把錢花在刀口上。
花一元要有三元的效益
怎么樣聰明花錢?駕馭錢不是要錙銖必較,而是要學會精打細算。
一塊錢,要發(fā)揮三塊錢的效益。花錢之前,問問自己:花這筆錢的目的在哪?我能享受多久?
制作你的收支明細,紀錄下每一筆花費,讓自己清楚每一分錢的歸屬。一旦養(yǎng)成精算習慣,會讓你把資源放在真的喜愛的地方;管理金錢,反而會增加你的自由。
懂得儲蓄未來財
把收入減掉支出才去做儲蓄,你可能會花到未來的錢而不自知。避免花掉未來的財富,可以運用321法則。

每個月,先扣掉「未來」的兩等份后再開始支配其余四等份;沒花完的,就繼續(xù)移入「未來」的賬戶。
分清「想要」和「必要」
除了花錢要有紀律,對于錢,還要有「加值」的渴望。
價格是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懂得區(qū)分,洞悉自我的欲望,不盲目被價格所引導,是有錢人與窮人的重要分界點。
區(qū)分出欲望的種類后,還要將自己的欲望排列出先后,才能照著順序聰明花錢。
打破心理賬戶迷思 遠離消費陷阱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理性消費,但常不自覺地踏入消費陷阱!
陷阱1 意外獲得一筆獎金就把這筆錢拿來花掉,犒賞自己

每個人心中會自然的把錢分成很多賬戶,意外之財、旅游花費、買菜錢、購屋基金…但其實錢就是錢,不該因為放在意外之財的賬戶,價值就被貶低而輕易花掉。
陷阱2 美國買維他命很便宜、百貨公司大特賣,先買再說!

簡單的說就是貪小便宜。看到維他命與臺灣的價格出現價差就大買,卻忘了評量維他命的價格與你的需求是否相關,是否真正劃算?
陷阱3 買把蔥殺價10元很爽,買臺3000元電視殺價10元很丟臉?

一把蔥20元殺到10元,你感覺等于打了5折,買電視要求降到2990元,折數可憐到,根本不夠看?
兩邊少的價格都是10元,你因為把眼睛放在折扣幅度上,常常會讓小錢花得很謹慎,大錢花得太松散。
陷阱4 電視購物有免費7天試用期,那先買,再退貨好了!

原賦效應的研究發(fā)現,人通常對擁有的東西會賦予高價值,所以不太愿意做決策失去它,也就是當貨物送到你家后,你再把它退還的機率是很低的。
陷阱5 我的品味與時并進,所以衣服越買越貴

大腦對于物質的適應性很快,當你買下漂亮衣服或是好車后,會立刻適應,所以快樂感不會維持很久。
如果你的快樂都是來自于物質,你會很自然的想去買更好、更貴的東西,以得到刺激感。這會造成你的一生都要追著錢跑。
陷阱6 我總是花很多時間逛街,但衣櫥總少一件衣服!

商人總會給你很多選擇,而控制欲會讓你習慣找尋最好的,但卻忘記要尋找最適合你的。結果,買回家的洋裝很美,卻總高掛在衣櫥,連吊牌都沒剪。
陷阱7 買了一件不適合的衣服,下次再買一個腰帶來搭配,看能否讓它變得漂亮點。

只把眼光放在已經付出的成本,為了它還要花更多錢補救,但最后的結果不一定滿意,還可能賠上好心情。
你不但沒有挽回已沉沒的成本,還招致更大的浪費。
養(yǎng)成管理金錢的習慣
珍惜100元的力量、有儲蓄未來財的概念區(qū)分出欲望的類別后,就要開始計算成本效益,作出抉擇,然后「反覆練習」,這是要成為有錢人的最后一個步驟。
很多人會嫌計算很煩,而敗在「習慣」這一關。但管理金錢的習慣,實在比我們所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反覆練習計算,會幫助我們回避很多沖動型的消費。
要當窮人,還是有錢人?
如果你要變有錢人,必須建立起錢之間的連結感。從認識金錢,到花錢、存錢,最后投資獲利,這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
如何聰明購物?花錢前,請先自我對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