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差是當前小學生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僅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現在,而且也會給孩子將來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障礙。所以,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重點應抓好以下幾點:
(1)使孩子樹立生活自理意識。這是從思想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起點。要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首先必須使孩子樹立一種自理意識,讓他懂得,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讓他人代勞是不光彩的。有了這種自理意識,才能促使孩子自覺行動起來。
(2)要信任孩子,不要過多干涉。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剛開始做事,難免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動作慢,弄臟、碰壞東西等,這是應該容許的。在碰到這些事情時,家長一不要急躁,不能看孩子干得慢自己就伸手代勞;二不要指責,不能因為孩子損壞了東西而訓斥孩子。例如,孩子第一次洗衣服,可能洗不凈,或者深淺色不分,放在一起染上了顏色。這也無需家長大驚小怪,事后告訴他注意就是了。否則就會限制他自理能力的發展。

(3)注意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培養。孩子處在不同階段,對其自理能力的要求應有所不同。在孩子三四歲時,主要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和鞋襪,洗手帕等自我服務性勞動;五六歲時,要讓孩子學做些家務活,如掃地、澆花、洗碗等;七八歲或再大一些,可讓他洗衣、做飯、拖地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其他活。
(4)教給孩子一些應急應變的方法。這也屬于生活自理范疇。有些時候,孩子也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果缺少應急應變的辦法,孩子就不知如何處理。所以,家長可以經常設想一些特殊情況,向孩子提問,在孩子回答基礎上教給孩子一些特殊處理方法。
例如,父母不在家,來了客人怎么辦?你和爸爸媽媽一同上街,走散了怎么辦?看到發生火災怎么辦?這些問題生活中都會碰到。如果孩子掌握了應急應變的方法,他就會獨立處理這些事情,從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關: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怎樣培養小學生自理能力 怎么提高小班寶寶生活自理能力 正確培養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自理能力要抓緊關鍵期 孩子最喜歡的六種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