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質的高低,影響著事業的興衰。提高干部素質,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讀書學習。
首先要增強思想認識,熱愛讀書。
學習永無止境。可以說,學習是人的第二生命。沒有生命,也就無所謂人生。有句話說得實在,無知會為社會所淘汰,少知也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變”字被選為21世紀前十年的代表漢字。變,即變化、變遷、變革。世情、國情、民情的深刻變化,環境更復雜,挑戰更嚴峻,陌生領域一天比一天多,“本領恐慌”越來越成為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繞不開躲不過的現實挑戰;學習無處不在。從時間上看關鍵是要抓緊學習,利用一切點滴時間、零星時間學習。早晨起床后、晚上睡之前、會議活動等待前、出差途中、旅行期間等都是可以利用進行讀書學習的時間。從空間上看,辦公室、家里、會議室、出差途中等都是也可以成為讀書學習的場所;學習服務實踐。做工作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學習也需要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服務發展重點。常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干哪行就得學哪行。練功上講究“閉關修煉”,做學問講究“專心致志”,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要端正學習態度,善于讀書。
學習要虛懷若谷。這里的“虛”是指思想觀念、心中意念。山谷不虛沒有回音,鑼鼓不空敲不出響音,肚子不空吃不下東西,胸懷不謙虛裝不進知識。毛主席在延安革命時期就說,“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我們要搞好學習,就要克服“小瓶子裝水——容易滿足”的粗淺認識,保持“學問無大小,能者為師”的謙虛態度。學而不恥下問,才能日有進步。
學習要持之以恒。“恒”,是達致成功的要徑。要有學習的長遠打算和堅持學習的毅力,能耐得住寂寞,不為外界的紛繁所干擾,不為名利的誘惑所動搖,始終堅定學習立場。如果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沒空,明天再學”,就會陷入厭學、畏學、棄學的泥潭,終究學無所求,學無所獲。“古來圣賢皆寂寞”,“許多無名者往往羨慕成功者,卻不知成功者的生活往往不屬于自己”。有個“一萬個小時定律”,是說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為,就要能堅持一萬個小時,相當于每天練習3個小時,堅持10年。奧利森·馬登說,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漸變的,只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一步一步地增進知識的做法,才能有助于一個人最后達到成功。
第三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多讀好書。
活到老,學到老,閱讀自學一直是最重要的自學方式。如何選擇合適自己,并能使閱讀有效率以及有價值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覺得閱讀的書籍種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并分了下比例:勵志,修養,精神,道德方面的書籍30%;提升生活技能的書籍30%;提升工作技能的書籍30%;其他興趣愛好類的書籍10%。
其實勵志、修養、精神、道德方面的書籍主要是提升個人的精神層面的思考,以及調整自己的心態。我覺得精神和心態是一個人最重要、最需要調整提升的東西。任何一件事情不同的心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向善、積極、真誠的精神道德品質則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靈魂所在。當我經常翻閱《論語》、《莊子》、《你在為誰工作》、《高效能人是的七個習慣》等等勵志修養的書籍,看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缺少機會是浮躁人的借口”“做事不要拖拉”等等語句的時候,每次都能反省鞭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端正態度,不斷完善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當工作上受到挫折、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閱讀勵志書能給人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助人堅強,催人奮進。
只要我們把讀書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覺地把工作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會豐富多彩,我們的工作就會充滿生機,我們的事業就會不斷取得勝利。
(作者為財政部駐江西監察專員辦黨組成員、專員助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