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宮調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樂理知識。要想弄明白古代的樂理,還要先從現代的樂理說起比較方便。 一 關于五音
從物理上說,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聲調的高低源于振動頻率的不同。現在的樂譜所用的1234567七個唱名表示這種聲音高低的區別。一首歌,一段樂曲,都是由相互關聯的若干個音符組成的,這其中必然有一個音給人感覺最為穩定,是占主要地位,就做主音,一般來說,主音就是音樂結束時的那一個音,因為勻樂曲只有以主音收尾,才能給人已經結束了的感覺。若是不以主音收尾,人就會感覺還沒有完,當然也有的樂曲故意不以主音收尾,以達到某種意猶未盡的效果,這是題外話。按照高低次序和音之間一定關系,進行到下一個主音的排列,稱為音階。音階有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之分,五聲音階由12356五個音組成,七聲音階由1234567七個音組成。古代所說的五音為宮、商、角、徵、羽,其音程關系和現在的12356差不多,大致是依次對應的關系。后來出現的七聲音階,就是在這五音的基礎上,又加了兩個音,叫做變徵和變宮,變宮相當于7,變徵開始的時候卻和4不同,它的位置在徵的后面,后來才回到徵的前面,就相當于現在的4。
二 關于十二律 現在我們唱歌,通常都要起一個調,可以起得高一些,可以起的低一些,而內行通常都說他唱C調,他唱D調,這么一說,不用試,就知道他唱多高了。這里的“調”就代表聲音的絕對音高,而音階代表的是相對音高?,F代的調用CDEFGAB幾個字母表示,再加上升C、降E、升F、升G、降B,一共是12個調,古代的十二律也是 這個意思,有人也把它們一一對應了起來,說是黃鐘相當于C調,大呂相當于升C等等,這只是為了理解方便,其實現在的C和古代的黃鐘的音高并不相同。十二律分為六陽律和六陰律,也有把六陽律稱為六律,把六陰律稱為六呂,六律和六呂是一一相間的關系,如下所示 六 律 三 調式
前面說了,樂曲中有一個音是主音,以主音為中心構成一首樂曲的一組音的結構形式,西方音樂中分為大調和小調,兩種調式,大調是以1為主音,小調是以6(下點)為主音。中國古代的調式更復雜一些,每個音都有以其為主音的調式,如以宮為主音的叫做宮調式,以商為主音的叫做商調式等。有了變徵和變宮以后,也就相應有了以它們為主音的調式,這樣加起來就有七種調式,七種調式和十二個調(律)可以任意相互組合,組合共有7*12=84種,就叫做84宮調,比如,以黃鐘調演奏的宮調式的樂曲,其宮調就是黃鐘宮;以無射的調演奏的商調式樂曲,其宮調就是無射商。
黃鐘 宮、俗呼正宮?! ∩?、俗呼大石調。 大呂 宮、俗呼高宮。 商、俗呼高大石調。 太簇 宮、俗呼中管高宮?! ∩?、俗呼中管高大石。 夾鐘 宮、俗呼中呂宮?! ∩?、俗呼雙調。 姑洗 宮、俗呼中管中呂宮?! ∩?、俗呼雙調。 仲呂 宮、俗呼道調宮?! ∩?、俗呼小石調。 蕤賓 宮、俗呼中管道調宮?! ∩?、俗呼中管小石調。 林鐘 宮、俗呼南呂宮。 商、俗呼歇指調。 夷則 宮、俗呼仙呂宮?! ∩獭⑺缀羯陶{。 南呂 宮、俗呼中管仙呂宮。 商、傷呼中管商調。 無射 宮、俗呼黃鐘宮。 商、俗呼越調。 應鐘 宮、俗呼中管黃鐘宮?! ∩?、俗呼中管越調
俗稱的正宮指黃鐘宮,俗稱的黃鐘指的卻是無射宮,我們中國可能是歷史太長吧,一個詞常被用來表示不同的概念,這一點確實不如西方科學規范。
正宮、宜調悵雄壯?! 〈笫{、宜風流醞藉。 當然這個總結也只能說是大致如此,不能一概而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