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第一卷 一、辨別題: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正確的在答題卡上相應題號里填寫“A”,錯誤的在答題卡上相應題號里填寫“B”。每小題1分,共5分。 1.一個人小時候以享受權利為主,長大后以履行義務為主。 2.法律是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行為的。 3.法定繼承比遺囑繼承更具有法律的效力。 4.未成年人沒有為家庭創造財富,所以是沒有權利分得遺產的。 5.在消費時,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是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方法之一。 二、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30分。 6.我國法律體現的是 A.工人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B.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和利益 D.廣大農民的意志和利益 7.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 ③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④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以下言行中,能體現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A.“聽說你父親病了?”“這與我無關,我是領養的!” B.“又該交稅了。”“讓我想想怎樣少交點稅。” C.“征兵工作又開始了。”“我符合條件,明天就去報名。” D.“媽,開學得交一些雜費了。”“我與你爸離婚了,向他要去。” 9.“法律在哪里實現自由,也必將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A.離開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確認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隨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來限制權利和自由的 10.某公司職工因對領導不滿,在網上發布信息造謠誹謗,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A.法律通過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來規范公民的行為 B.網絡是虛擬世界,網絡自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公民上網應遵紀守法,不能濫用網絡論壇的自由 D.公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11.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是 A.正確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 B.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C.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D.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12.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少數人為達到個人企圖,經常在網上竊取他人的電子郵件。這種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A.榮譽權 B.名譽權 C.人身自由權 D.隱私權 13.加強對生命健康權的自我保護,我們應當 A.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防范意識 B.先下手為強 C.閉門不出,整天呆在家里或學校 D.糾集一幫哥們兒在身邊 14.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有權 A.采取任何手段自行解決 B.運用法律手段,按照法定的程序來維護 C.采用同樣的方式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權利 D.忍氣吞聲,自任倒霉 15.某記者用相機拍下一些商販偷售青蛙的照片,之后將照片送到報社發表,呼吁公眾保護生態平衡,而這些商販卻指責記者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下列各種評價正確的是 A.這些商販法律意識很強 B.記者多管閑事,小題大做 C.商販偷售青蛙和記者拍照都是違法行為 D.記者沒有侵犯商販的肖像權 16.父母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狀況,私自偷看子女的日記。這種做法從法律上看是 A.侵犯了子女的名譽權 B.侵犯了子女的人身自由權 C.侵犯了子女的隱私權 D.侵犯了子女的榮譽權 17.下列屬于智力成果的有 ①萬里長城 ②中學生制作的科技小發明 ③易中天創作的《易中天品三國》 ④中國申奧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專門法律是 A.商標法 B.安全生產法 C.環境保護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某消費者被劣質的高壓鍋炸掉了門牙。這表明 A.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受到了侵害 B.消費者的依法求償權受到了侵害 C.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受到了侵害 D.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受到了侵害 20.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的最嚴厲、最有效的方法是 A.憲法制裁手段 B.刑事法律手段 C.民事法律手段 D.行政法律手段 三、雙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錯選、多選、少選,該題不給分。每小題3分,共15分。 21. A.領導干部違法應從重從嚴制裁 B.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 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22.“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眾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諺語體現了 A.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B.法律所鼓勵的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C.法律要求做的想做就做 D.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23.某學校食堂所售的飯菜導致學生食物中毒,學生家長要求學校食堂承擔責任。這是因為消費者依法享有 A.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B.對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知悉權 C.對商品和服務的自主選擇權 D.依法求償權 24.當生命健康受到威脅和非法侵害時,我們應當 A.采用非法手段為自己討回公道 C.及時、如實地向公安機關報案 D.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25.漫畫“換湯不換藥”中生產者或經營者的做法 A.是一種精明的合理的商業行為 B.違反了經濟活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C.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權 D.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但并不違法 第二卷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6.章云是一名八年級學生。今年3月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了市里舉辦的中學生作文比賽,并獲得一等獎。之后不久,她在某書店擺放的《中學生獲獎作文選》里發現了自己的那篇文章,章云感到驚訝也很困惑。 (1)你怎樣評價出版社的行為?(3分) (2)為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國制定了哪些相關法律?(3分) 27.閱讀漫畫《在“權利”和“義務”面前……》,談談你對漫畫中人物言行的認識。 五、辨析題(10分) 28.在我國,公民可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六、材料分析題(12分) 29.青年高某初中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他刻苦訓練,先后兩次被評為模范戰士。在一次抗洪搶險中,他奮不顧身救起了三位群眾,榮立三等功。從部隊退役后,他開店經商,由于守法經營,積極納稅,被評為納稅先進戶,在今年的選舉中被選為縣人大代表。 (1)高某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 (6分) (2)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6分) 七、活動與探究題(16分) (1)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3分) (2)假如你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你將通過哪些合法途徑來解決?(7分) (3)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請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至少三條)(6分) 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
26.(1)該出版社在沒有征得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章云的作品用于商業性出版和發行,以獲得利益,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行為。 (2)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 27.①漫畫中的人物都認為“權利是自己的,義務是別人的”,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這種想法和做法是錯誤的。 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國,公民既享有權利,又履行義務。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允許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③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義務。 (評分說明:只要能圍繞“權利和義務”關系,指出其言行是錯誤的,并指出應該樹立正確的權利和義務觀即可) 28.答案要點: (1)題目觀點是錯誤的。 (2)因為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其表現在:公民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 (3)因此,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29.(1)高某享受了受教育權、勞動權、政治權利。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勞動的義務、服兵役的義務、納稅的義務。 (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權利,又要自覺履行義務。我們青少年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維權的能力,自覺學法、守法、護法,為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30.(1)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 (2)答案請參考課本119頁最后一段。 (3)如:國家有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加大監督和打擊力度;加強職業道德與法制教育,使經濟活動參與者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開展有獎舉報制度;加強公民食品安全教育等。(注:學生的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