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中藥分類、性味、攻效
總類
子類
藥 名
性 味
功 效
一
解
表
藥
㈠
發
散
風
寒
麻黃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桂枝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紫蘇
辛,溫。歸肺、脾經。
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紫蘇梗)
辛、甘、微溫。歸肺、脾、胃經。
寬胸利膈,順氣安胎。
生姜
辛,溫。歸肺、脾、胃經。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生姜皮)
性味辛、涼。
和脾行水消腫。
(生姜汁)
功同生姜,偏于開痰止嘔。
香薷
辛,微溫。歸肺、脾、胃經。
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荊芥
辛,微溫。歸肺、肝經。
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
防風
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
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羌活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
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白芷
辛,溫。歸肺、胃、大腸經。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細辛
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藁本
辛,溫。歸膀胱經。
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蒼耳子
辛,苦,溫;有毒。歸肺經。
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蒼耳草)
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
祛風、清熱、解毒。
辛夷
辛,溫。歸肺、胃經。
發散風寒,通鼻竅。
蔥白
辛、溫。歸肺、胃經。
發汗解表,散寒通陽。
鵝不食草
辛、溫。歸肺、肝經。
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
胡荽
發表透疹,開胃消食。
檉柳
辛、平。歸肺、胃、心經。
發表透疹,祛風除濕。
㈡
熱
薄荷
辛、涼。歸肺、肝經。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牛蒡子
辛、苦,寒。歸肺、胃經。
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
蟬蛻
甘,寒。歸肺、肝經。
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桑葉
甘、苦,寒。歸肺肝經。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菊花
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蔓荊子
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柴胡
苦、辛,微寒。歸肝、膽經。
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升麻
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葛根
甘、辛、涼。歸脾、胃經。
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葛花)
性味甘、平。
解酒毒,醒脾和胃。
淡豆豉
苦、辛、涼。歸肺、胃經。
解表,除煩,宣發郁熱。
(大豆黃卷)
性味甘、淡,平;歸脾、胃經
解表祛暑,清熱利濕。
浮萍
辛、寒。歸肺、膀胱經。
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尿消腫。
木賊
甘、苦,平。歸肺、肝經。
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二
清
上
瀉
火
①
石膏
甘、辛,大寒。歸肺、胃經。
生用: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煅用:斂瘡生肌,收濕,止血。
寒水石
辛、咸、寒。歸心、胃、腎經。
清熱瀉火。
知母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蘆根
甘、寒。歸肺、胃經。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
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竹葉
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
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
淡竹葉
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
清熱瀉火、除煩,利尿。
中
②
鴨跖草
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
清熱瀉火,解毒,利水消腫。
梔子
苦、寒。歸心、肺、三焦經。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焦~:涼血止血。
夏枯草
辛、苦、寒。歸肝、膽經。
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
決明子
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
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谷精草
辛、甘、平。歸肝、肺經。
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密蒙花
甘、微寒。歸肝膽經。
清熱瀉火,養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
苦、微寒。歸肝、脾經。
清熱瀉火,明目退翳。
燥
濕
黃芩
苦、寒。歸 肺、膽、脾、胃、大 腸、小 腸 經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黃連
苦、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
龍膽草
苦、寒。歸肝、膽經。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秦皮
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
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
苦參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白蘚皮
苦、寒。歸脾、胃、膀胱經。
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苦豆子
苦、寒。有毒。歸胃、大腸經。
清熱燥濕,止痛,殺蟲。
三棵針
苦、寒。有毒。歸肝、胃、大腸經。
馬尾連
苦、寒。歸心、肺、肝、膽、大腸經。
㈢
毒
金銀花
甘、寒。歸肺、心、胃經。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忍冬藤)
味甘、性寒。歸肺、胃經。
同金銀花,解毒作用不及金銀花(清熱疏風,通絡止痛)
連翹
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
穿心蓮
苦、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
大青葉
苦、寒。歸心、胃經。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板藍根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青黛
咸、寒。歸肝、肺經。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
貫眾
苦、微寒。有小毒。歸肝、脾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
蒲公英
苦、甘,寒。歸肝、胃經。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紫花地丁
苦、辛、寒。歸心、肝經。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野菊花
苦、辛,微寒。歸肝、心經。
清熱解毒。
重樓
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
拳參
苦、澀,微寒。歸肺、肝。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肝息風。
漏蘆
苦、寒。歸胃經。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經下乳,舒筋通脈。
土茯苓
甘、淡、平。歸肝、胃經。
解毒,除濕,通利關節。
魚腥草
辛、微寒。歸肺經。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金蕎麥
微辛、澀、涼。歸肺經。
清熱解毒,排膿祛瘀。
大血藤
苦、平。歸大腸、肝經。
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痛。
敗醬草
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墓頭回)
味辛、苦,性微寒。
與敗醬草相似,兼有止血、止帶的功效。
射干
苦、寒。歸肺經。
清熱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
苦、寒。有毒。歸肺、胃經。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北豆根)
性味苦寒,有小毒。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馬勃
辛、平。歸肺經。
清熱解毒,利咽,止血。
青果
甘、酸,平。歸肺、胃經。
清熱解毒,利咽,生津。
下
錦燈籠
苦、寒。歸肺經
清熱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
金果欖
苦、寒。歸肺、大腸經。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木蝴蝶
苦、甘、涼。歸肺、肝、胃經。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白頭翁
苦、寒。歸胃、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馬齒莧
酸、寒。歸肝、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鴉膽子
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
清熱解毒、止痢、截瘧、腐蝕贅疣
地錦草
辛、平。歸肝、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委陵菜
苦、寒。歸肝、大腸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翻白草
清熱解毒、止血、止痢
半邊蓮
辛、平。歸心、小腸、肺經。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白花蛇舌草
微苦、甘、寒。歸胃、大腸、小腸經。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山慈菇
甘、微辛,涼。歸肝、脾經。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熊膽
苦、寒。歸肝、膽、心經。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千里光
苦、寒。歸肺、肝、大腸z
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白蘞
苦、辛,微寒。歸心、胃經。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
四季青
苦、澀、寒。歸肺、心經。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斂瘡
綠豆
甘、寒。歸心,胃經。
清熱解毒、消暑、利水
(綠豆衣)
性味甘寒。歸心、胃經。
功同上,解暑之力弱,清熱解毒之力強。退目翳。
㈣
涼
血
生地黃
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玄參
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
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
牡丹皮
苦、甘,微寒。歸心、肝、腎經。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赤芍
苦,微寒。歸肝經。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紫草
甘,咸、寒。歸心、肝經。
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紫草茸)
性味苦寒。
清熱、涼血、解毒。
水牛角
苦、寒。歸心、肝經。
清熱涼血、解毒、定驚
㈤
虛
青萵
苦、辛、寒。歸肝、膽經。
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
白薇
苦、咸、寒。歸胃、肝腎經。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地骨皮
甘、寒。歸肺、肝、腎經。
涼血除蒸,清肺降火。
銀柴胡
甘、微寒。歸肝、胃經。
清虛熱,除疳熱。
胡黃連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
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
三
攻
大黃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芒硝
咸、苦,寒。歸胃、大腸經。
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
番瀉葉
甘、苦、寒。歸大腸經。
瀉下通便。
蘆薈
瀉下通便,清肝,殺蟲。
㈡潤
下藥
火麻仁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
潤腸通便。
郁李仁
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松子仁
甘,溫。歸肺、肝、大腸經。
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㈢峻下逐 水藥 ①
甘遂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京大戟
苦、寒;有毒。歸肺、脾、腎經。
(紅芽大戟)
略同上;消腫散結力勝,瀉下逐水力弱。
蕪花
苦、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
瀉水逐飲、祛痰止咳、殺蟲療瘡
商陸
苦、寒;有毒。歸肺、脾、腎、大腸經。
瀉下逐水,消腫散結。
三瀉
㈢峻下逐水藥②
牽牛子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巴豆
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
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
千金子
辛、溫;有毒。歸肝、腎、大腸經。
逐水消腫、破水消癥。
四
祛
獨活
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
祛風濕,止痛,解表。
威靈仙
辛、咸、溫。歸膀胱經。
祛風濕,通絡止痛,消骨鯁。
川烏
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祛風濕,溫經止痛。
(草烏)
同川烏(毒性更強)
同川烏。
蘄蛇
甘、咸,溫。有毒。歸肝經。
祛風,通絡,止痙。
(金錢白花蛇)
與蘄蛇相似而力較強。
烏梢蛇
甘、平。歸肝經。
(蛇蛻)
甘、咸、平。歸肝經。
祛風,定驚,退翳,解毒止癢。
木瓜
酸,溫。歸肝、脾經。
舒筋活絡,和胃化濕。
蠶沙
甘、辛、溫。歸肝、脾、胃經。
祛風濕,和胃化濕。
伸筋草
微苦、辛、溫。歸肝、脾、腎經。
祛風濕,舒筋活絡。
尋骨鳳
辛、苦、平。歸肝經。
祛風濕、通絡止痛
松節
苦、辛、溫。歸肝、腎經。
海風藤
辛、苦、微溫。歸肝經。
祛風濕,通絡止痛。
青風藤
苦、辛、平。歸肝、脾經。
祛風濕、通經絡、利小便
丁公藤
辛、溫,有小毒。歸肝、脾、胃經。
祛風濕、消腫止痛
昆明山海棠
苦、辛、溫。有大毒。歸肝、脾、腎經
祛風濕、祛瘀通絡、續筋接骨
雪上一枝蒿
苦、辛、溫。有大毒。歸肝經。
祛風濕、活血止痛
路路通
苦、平。歸肝、腎經。
祛風活絡,利水,通經。
強
筋
骨
秦艽
辛、苦、平。歸胃、肝、膽經
祛風濕,通絡止痛,退虛熱,清濕熱。
防己
苦、辛、寒。歸膀胱、肺經
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桑枝
微苦、平。歸肝經。
祛風濕,利關節。
豨薟草
辛、苦、寒。歸肝、腎經。
祛風濕,利關節,解毒。
臭梧桐
辛、苦、甘、涼。歸肝經
祛風濕、通筋絡、平肝
海桐皮
苦、辛、平。歸肝經
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
絡石藤
苦、微寒。歸心、肝、腎經。
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雷公藤
苦、辛、寒。有大毒。歸肝、腎經。
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
老鸛草
辛、苦、平。歸肝、腎、脾經。
祛風濕、通經絡、清熱毒、止瀉痢
穿山龍
苦、微寒。歸肝、肺經。
祛風濕,活血通絡,清肺化痰。
絲瓜絡
甘、平。歸肺、胃、肝經。
祛風,通絡,活血。
五加皮
辛、苦、溫。歸肝、腎經。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
桑寄生
苦、甘、平。歸肝、腎經。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狗脊
苦、甘、溫。歸肝、腎經。
祛風濕,補肝腎,強腰膝。
千年健
祛風濕,強筋骨。
雪蓮花
甘、微苦,溫。歸肝、腎經。
祛風濕、強筋骨、補腎陽、調經止血
(天山雪蓮花)
味苦、辛、熱。有毒。
與“上”相似,治寒飲咳嗽。
鹿銜草
甘、苦、溫。歸肝、腎經。
祛風濕,強筋骨,止血,止咳。
石楠葉
辛、苦、平。有小毒。歸肝、腎經。
祛風濕、通經活絡、益腎氣
五化濕藥上
藿香
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化濕,止嘔,解暑。
佩蘭
辛、平。歸脾、胃、肺經。
化濕,解暑。
五
化
蒼術
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厚樸
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燥濕消痰,下氣除滿。
(厚樸花)
性味苦微溫。
理氣寬中,芳香化濕。
砂仁
辛、溫。歸脾、胃、腎經
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安胎。
(砂仁殼)
與砂仁相似。溫性略減。
與砂仁相似。
豆蔻
辛、溫。歸肺、脾、胃經。
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豆蔻殼)
與豆蔻相似,溫性不強。
與豆蔻相似。
草豆蔻
辛、溫。歸脾、胃經。
燥濕行氣,溫中止嘔。
草果
辛、溫。歸脾。胃經。
燥濕溫中,除痰截瘧。
六
利
水
滲
退
黃
茯苓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利水消腫,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皮)
同茯苓。
利水消腫。
(茯神)
寧心安神。
薏苡仁
甘、淡,涼。歸脾、胃、肺經。
利水消腫,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豬苓
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利水消腫,滲濕。
澤瀉
甘,寒。歸腎、膀胱經。
利水消腫,滲濕,泄熱。
冬瓜皮
甘,涼。歸脾、小腸經。
利水消腫、清熱解暑
(冬瓜子)
同上。
清肺化痰,利濕排膿。
玉米須
甘、平。歸膀胱、肝、膽經
利水消腫,利濕退黃。
葫蘆
甘、平,歸肺、腎經。
利水消腫
香加皮
辛、苦,溫。有毒。歸肝、腎心、經
利水消腫、祛風濕、強筋骨
枳椇子
甘、酸,平。歸脾經。
利水消腫,解酒毒。
澤漆
辛、苦、微寒。有毒。歸大腸、小腸、肺經
利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散結
螻蛄
咸、寒。歸膀胱、大腸、小腸經。
利水消腫、通淋
薺菜
甘、涼。歸肝、胃經。
利水消腫、明目、止血
尿
通
淋
車前子
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
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
(車前草)
與上相似。
兼有清熱解毒。
滑石
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收濕斂瘡。
木通
苦,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
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經下乳。
(關木通)
性能苦,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
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
(川木通)
淡、苦、寒。歸心、肺、小腸、膀胱經。
與關木通相似。
通草
甘、淡,微寒。歸肺、胃經。
利尿通淋,通氣下乳。
瞿麥
苦、寒。歸心、小腸經。
利尿通淋,破血通經。
扁旭
苦,微寒。歸膀胱經。
利尿通淋,殺蟲止癢。
地膚孑
辛、苦、寒。歸腎、膀胱經。
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
海金沙
甘、咸,寒。歸膀胱、小腸經。
利尿通淋,止痛。
(海金沙藤)
與上相似
與上相似,兼能清熱解毒。
石韋
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冬葵子
甘、澀。涼。歸大腸、小腸、膀胱經。
利尿通淋,下乳,潤腸。
燈心草
甘、淡,微寒。歸心、肺、小腸經。
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萆薢
苦、平。歸腎、胃經。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㈢利水
消腫藥
茵陳
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利濕退黃,解毒療瘡。
金錢草
甘、咸,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八
理
氣
大腹皮
辛、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
行氣寬中,利水消腫。
甘松
辛、甘,溫。歸脾、胃經。
行氣止痛,開郁醒脾。
九香蟲
咸,溫。歸肝、脾,腎經。
理氣止痛,溫腎助陽。
刀豆
甘,溫。歸胃、腎經。
降氣止呃、溫腎助陽。
柿蒂
苦、澀,平。歸胃經。
降氣止嘔。
九
消
食
山楂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
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神曲
甘、辛,溫。歸脾、胃經。
消食和胃。
麥芽
甘,平。歸脾、胃、肝經。
消食健胃,回乳消脹。
稻芽
甘,溫。歸脾、胃經。
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谷芽)
萊菔子
辛、甘,平。歸肺、脾、胃經。
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雞內金
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雞矢藤
甘、苦,微寒。歸脾、胃、肝、肺經。
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止痛
隔山消
甘、苦,平。歸脾、胃、肝經。
消食健胃、理氣止痛、催乳
阿魏
苦、辛,溫。歸肝、脾、胃經。
化癥散痞、消積、殺蟲
十
驅
蟲
使君子
殺蟲消積。
苦楝皮
苦、寒、有毒。歸肝、脾、胃經。
殺蟲、療癬。
檳榔
苦、辛,溫。歸胃、大腸經。
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
南瓜子
甘、平,歸胃、大腸經。
殺蟲。
鶴草芽
苦、澀,涼。歸肝、小腸、大腸經。
雷丸
微苦,寒。有小毒。歸胃、大腸經。
鶴虱
苦、辛,平。有小毒。歸脾、胃經。
榧子
甘、平。歸肺、胃、大腸經。
殺蟲消積,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蕪荑
辛、苦,溫。歸脾、胃經。
止
小薊
甘、苦,涼。歸心、肝經。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大薊
地榆
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槐花
苦,微寒。歸肝、大腸經。
涼血止血,清肝瀉炎。
(槐角)
止血較“上”弱,清降泄熱之力較強,兼能潤腸。
側柏葉
苦、澀,寒。歸肺、肝、脾經。
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
白茅根
甘,寒。歸肺、胃膀胱經。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苧麻根
甘,寒。歸心、肝經。
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
羊蹄
苦、澀,寒。歸心、肝、大腸經。
涼血止血、解毒殺蟲、瀉下
化瘀
止血
三七
甘、微苦,溫。歸肝、胃經。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苦,寒。歸肝經。
涼血化瘀止血,通經。
蒲黃
甘、平。歸肝、心包經。
止血,化瘀,利尿。
花蕊石
酸、澀,平。歸肝經。
化瘀止血。
降香
辛、溫。歸肝、脾經。
化瘀止血,理氣止痛。
㈢收斂止血藥①
白及
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仙鶴草
苦、澀,平。歸心、肝經。
收斂止血,止痢,截瘧,;補虛。
紫珠
苦、澀,涼。歸肝、肺、胃經。
涼血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棕櫚炭
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
收斂止血
十一止血藥
㈢收斂止血藥②
血余炭
苦、平。歸肝、胃經。
收斂止血,化瘀利尿。
藕節
甘、澀,平。歸肝、肺胃經。
收斂止血。
檵木
苦、澀,平。歸肝、胃、大腸經。
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止瀉
㈣溫涇止血藥
艾葉
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
炮姜
苦、澀,溫。歸脾、肝經。
溫經止血,溫中止痛。
灶心±
辛,溫。歸脾、胃經。
溫中止血、止嘔、止瀉
活
瘀
痛
川芎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延胡索
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活血,行氣,止痛。
郁金
辛、苦,寒。歸肝、膽、心經。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肝退黃。
姜黃
辛、苦,溫。歸肝、脾經。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乳香
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沒藥
辛、苦,平。歸心、肝、脾經。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五靈脂
苦、咸、甘,溫。歸肝經。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夏天無
苦、微辛,溫。歸肝經。
活血止痛、舒筋通絡、祛風除濕
楓香脂
辛、微苦,平。歸肺脾經。
涼血止痛、止血、解毒、生肌
調
經
丹參
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
紅花
辛、溫。歸心、肝經。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番紅花)
性味甘、微寒,歸心、肝經
與上相似,力量較強,兼有涼血解毒功效。
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
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
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澤蘭
苦、辛,微溫。歸肝、脾經。
活血調經,祛瘀消癰,利水消腫。
牛膝
苦、甘、酸,平。歸肝、腎經。
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雞血藤
苦、微甘,溫。歸肝、腎經。
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
王不留行
苦,平。歸肝、胃經。
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
月季花
甘、淡、微苦,平。歸肝經。
活血調經、疏肝解郁、消腫解毒。
凌霄花
辛,微寒。歸肝、心包經。
破瘀通經、涼血祛風。
療
傷
土鱉蟲
咸,寒。有小毒。歸肝經。
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馬錢子
苦,寒。有大毒。歸肝、脾經。
散結消腫,通絡止痛。
自然銅
辛,平。歸肝經。
散瘀止痛,接骨療傷。
蘇木
甘、咸、辛,平。歸心、肝經。
活血療傷,祛瘀通經。
骨碎補
苦,溫。歸肝、腎經。
活血續傷,補腎強骨。
血竭
甘、咸,平。歸肝經。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生肌。
兒茶
苦、澀,涼。歸心、肺經。
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
劉寄奴
苦、溫。歸心、肝、脾經。
散瘀止痛,療傷止血,破血通經,消食化積。
破
癥
莪術
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三棱
辛、苦,平。歸肝、脾經。
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
破血通經,逐瘀消癥。
虻蟲
破血逐瘀,散積消癥。
斑蝥
辛,熱;有大毒。歸肝、腎、胃經。
破血逐瘀,散積消癥,攻毒蝕瘡。
穿山甲
咸,微寒。歸肝、胃經。
活血消征,通經,下乳,消腫排膿。
十三上
㈠溫化寒痰藥①
半夏
辛,溫。有毒。歸脾、胃經。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
(水半夏)
味辛,性溫,有毒。
與上類似,無降逆止嘔作用,兼有止血之功。
利水滲濕藥下
㈢利水消腫藥②
虎杖
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地耳草
苦、甘,涼。歸肝、膽經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垂盆草
甘、淡、微酸,微寒。歸心、肝、膽經。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
雞骨草
甘、微苦,涼。歸肝、胃經。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
珍珠草
甘、苦,涼。歸肝、肺經。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明目、消積。
七
溫
里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干姜
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肉桂
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原。
昊茱萸
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小茴香
辛、溫。歸肝、腎、脾、胃經。
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八角茴香)
與上相似,但功力較弱。作食物調味品。
丁香
辛、溫。歸脾、胃、肺、腎經。
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
(母丁香)
與上相似,氣味較淡。
與上相似,功力較遜。
高良姜
辛、熱。歸脾、胃經。
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紅豆蔻)
性味辛、溫。歸脾、胃經。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解酒毒。
胡椒
辛、熱。歸胃、大腸經。
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花椒
辛、溫。歸脾、胃、腎經。
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蓽茇
溫中散寒,下氣止痛。
蓽澄茄
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陳皮
辛、苦、溫。歸脾、肺經。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橘核)
性味苦、平。歸肝經。
理氣散結,止痛。
(橘絡)
甘、苦、平。歸肝、肺經。
行氣通絡,化痰止咳。
(橘葉)
疏肝行氣,散結消腫。
(化橘紅)
辛、苦、溫。歸肺、脾經。
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青皮
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枳實
苦、辛、酸、溫。歸脾、胃、大腸經。
破氣除痞,化痰消積。
(枳殼)
與上同。
與上同,作用較緩和。長于行氣開胸,寬中除脹。
木香
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沉香
辛、苦,微溫。歸脾、胃、腎經。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檀香
辛、溫。歸脾、胃、心、肺經。
行氣止痛,散寒調中。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
行氣止痛,殺蟲。
烏藥
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
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青木香
辛、苦、寒。歸肝、胃經。
行氣止痛、解毒消腫
荔枝核
辛、微苦,溫。歸肝、胃經。
行氣散結,散寒止痛。
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
佛手
辛、苦,溫。歸肝、脾、胃、肺經。
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香櫞
辛、微苦、酸、溫。歸肝、脾、胃、肺經。
玫瑰花
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綠萼梅
微酸、澀,平。歸肝、胃、肺經。
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娑羅子
甘、溫。歸肝、胃經。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薤白
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天仙藤
苦、溫,歸肝、脾經。
理氣、祛濕、活血止痛
來自: 黑豆2011 > 《中藥大全》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藥食兩用食物性味歸經與功效
網絡資料,經本人重新整理、編輯、排版。對同一食物的性味與功效等,個別的存在不同解釋,請讀者及專家補充完善!
常用中藥劑量
歸肺、心腎、肝經。歸肺、肝、脾經。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歸心、肝、胃...
中藥的五行屬性歸類
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L8{B 試論《輔行訣》醫方所用中藥藥物之陰陽五行屬性W 中國中醫藥論壇 -- 中國中醫藥論壇 sztg? 方國強I 中國中醫藥論...
466種中藥總結
發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息風止痙。心、肝、肺、胃、三焦。心、肝、胃、大腸、膀胱。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肺、肝、胃。肝、脾、胃、腎。肝、腎、脾、胃。肝、脾...
瘦胎飲
柴胡:辛、苦,微寒。歸肝、膽、肺經。歸脾、胃、腎經。歸心、肺、脾、腎經。歸肝、脾、三焦經。益母草:苦、辛,微寒。歸脾、胃經。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
歸入腎經的平性中藥列表
歸入腎經的平性中藥列表。歸經:入肺、肝、腎三經。歸經:入肝、胃、腎三經。歸經:入肺、脾、肝、腎經。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歸經:入肝、脾、腎三經。歸經:入肺、脾、腎、胃。歸經:入肝...
132種常用中藥性味歸經劑量功效簡表
解表藥1發散風寒藥。歸肺、心腎、肝經。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3清熱解毒藥1治濕熱病藥。歸肺,肝、腎經。歸肝、腎、肺經。歸腎膀胱、肝、...
中藥歸納
此藥為二經氣藥,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經而瀉火。為厥陰肝家正藥,治肝血虛、肝陰虛、肝熱諸目疾。歸肝腎,肺,小腸經。香附與本品均疏肝解郁,然香附偏溫,專入氣分,善治肝郁氣滯之月經失調;本...
【常用中藥性味歸經功效】上
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均當忌用。肺、肝。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風熱頭痛,目赤多淚,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暑濕穢濁之氣所致脘腹脹痛,...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