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蘇 軾:詩人在貶謫中的頓悟 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

     蘭黛公主 2012-01-16

     蘇 軾:詩人在貶謫中的頓悟 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 
                                                                         

    一、作家簡介
    ◆人物導語
            無法想象在兩千多年的文學史冊上缺少了他會是怎樣一番情景:黯然失色,嚴重缺失,深深遺憾……中國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歡的,蘇東坡絕對排第一。陶淵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難以體驗;李白太飄逸了,讓人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杜甫太沉重了,讓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會沾染舛運;歐陽修太高貴了,連蘇舜卿、梅堯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輩后學,還敢有幾個人忝列其中?所以我們喜歡蘇東坡,他讓人能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而他又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個人的才華,讓我們喜歡的時候也理所當然,心甘情愿。
    ●    作家檔案
          蘇軾:1037年——1101年
           字號: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籍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時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績卓著。
      作品:著作有《東坡全集》一百多卷,遺留兩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多首詞和許多優美的散文。如《赤壁賦》、《后赤壁賦》、《石鐘山記》、《放鶴亭記》、《念奴嬌 赤壁懷古》、《水調歌頭》等。
      名望: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學業績,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為“三蘇”。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開創一代詩歌新貌;在詞方面和南宋詞人辛棄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蘇辛”并稱。蘇軾的書法、 繪畫皆善,在書畫方面和蔡襄、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

    二、成名緣由
    ▲貢獻概述
        蘇軾在文學藝術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在中國文學史上極為罕見。 蘇軾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詩風豪邁清新,尤長于比喻。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游、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
      蘇軾散文中議論文汪洋恣肆,記敘文結構謹嚴,明白條暢。
      蘇軾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突出成就(即蘇軾對詞體演進的貢獻) 
        (1)變俗的柳永新聲為雅的士大夫抒懷。 對柳永的慢詞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 
        其一,變俗為雅。
        其二,變婉約為豪放。一掃過去詞壇上輕柔綺麗、纏綿悱惻的婉約之風,代之以縱橫捭闔,意境博大的豪邁氣象。 
        (2)以詩為詞。 
         其一,以詩的內容入詞。 
        蘇軾在詞的題材上有很大突破,從整體上改變詞以男女情愛、離情別緒為主體的特征,而開始以士大夫抒情為主體,是題材上一次質的飛躍。 
        其二,以詩的境界入詞。 
        以往的詞內容多局限在“花間”、“樽前”、“閨閣”,詞境小、狹、深;而蘇詞則以開闊高遠的境界入詞,把詞從景到情都塑造成壯觀的風格,故蘇詞表里俱剛大。在詞史上,李煜柳永對詞開闊之在深,蘇詞開闊之在大,故詞境之大自蘇軾始。 
         其三,以詩之音節、氣勢入詞。 
        蘇軾所創制的豪放詞剛勁粗宏,具有陽剛之美;其音域寬廣,可放聲高唱。
        (3)突破詞律。 
        原因:①自覺突破。②才氣大。③不精音律。蘇自稱三樣不如人:飲酒,下棋,唱曲。 
    ▲評論資料
        ☆徐度《卻掃編》:“柳永詞雖極工致,然染以鄙語,唯流俗之人好之,至歐蘇諸公出,文格一變,作為歌詞,體制高雅。” 
        ☆況周頤《蕙風詩話》:“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斗?!?nbsp;
      ☆陳師道:“子瞻以詩為詞?!?
      ☆李清照:“句讀不葺之詩耳”。
      ☆劉熙載《藝概》:“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事不可入,無意不可言也?!?nbsp;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詞至東坡,一洗綺羅香澤之態,寄慨無端,別有天地?!?BR>三、作品在線
    ◆作品概述
      蘇軾的生平與創作可以按以下五個時期來闡述:
        一、初踏仕途與創作的發軔期
         蘇軾由于要應進士科考的原因,詩歌的創作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舉成名,名動京師之后的兩年,在為母親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詩酒唱和,結集為《南行集》,標志了蘇軾仕宦生涯的開始,也是蘇軾詩歌創作的發軔,直到熙寧二年王安石變法,都可以劃入這段時期的范疇。如《刑賞忠厚之至論》《和子由澠池懷舊》等。
        此段時期,蘇軾涉世未深,詩歌的寫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跡,在鳳翔時期,則寫作了大量的人文題材的作品,如題畫、品題書法等。
        二、州守時期
        當蘇軾兄弟重返京師時,已是神宗熙寧二年(1069),整個國家都卷入了王安石變法的浪潮之中。蘇軾被任為杭州通判,直至烏臺詩案,歷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時光,可以稱為蘇軾生平及創作的第二個時期。
         此時期,蘇軾在政治上較為激進,在創作方面,除了歌詠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寫作了大量的抨擊新法之作,在藝術水平方面,由發軔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詩人以西湖風光、江浙山水為中心主題,寫下了大量傳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風范。
        然而,蘇軾并非脫離政治、流連山水的山水詩人,而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礎,這樣,就勢必與王安石以加強皇權、增加中央府庫(以對國民加重賦斂為主要手段)為根本方針的變法發生沖突。這樣,在他歌吟西湖風光的詩句里,就時時透露出他對社會的深沉思考和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辯。這一類的詩,開了后來哲理詩的先河。
        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擊時事的詩作,埋下了詩人政治惡運的種子,蘇軾四十四歲時,在他剛剛調到湖州(今浙江的吳興)任上時,就被新貴們以作詩譏諷新法、訕謗罪逮捕入獄。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臺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這一時期的作品有《飲湖上初晴后雨》《沁園春》《超然臺記》《江城子》《水調歌頭》等。
        三、黃州貶謫時期
        蘇軾在獄中,寫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格調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經過130天的勘察后,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    
      黃州流放,不僅使蘇軾成為了東坡,并且使蘇軾的人生觀念、藝術創作、審美情趣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一變化,影響貫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為了中國文學史、藝術史、思想史上真正意義的蘇東坡。
         隨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經金陵時,會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敵卻又是詩友的兩位文壇巨匠這次相會甚為歡洽,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擠出朝,閑居江寧,盡管他仍然受著神宗的眷顧,但兩人的理想抱負同樣以失敗告終。兩人談詩論詞,參禪悟道,寫下了不少的優美詩文。如《定風波》《寒食雨》《赤壁賦》《后赤壁賦》《臨江仙》《西江月》《卜算子》《念奴嬌》《記承天寺夜游》
    等。
        四、元佑時期
         哲宗元佑元年(1086),蘇軾回朝后,由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再遷翰林學士知制誥。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職務,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書,轉為中央政府的秘書長,最后,享有了翰林學士的榮銜,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榮銜,有些類似現在的院士,并且負責為皇帝起草詔命文告。蘇軾也就從罪人成為重臣,從詩人轉為政治家。
      元豐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僅十歲的小皇帝哲宗繼位,由他的祖母(神宗之母)高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兒子的所作所為,聽政后,立即啟用舊黨,反變法派的著名領袖司馬光回朝執政,蘇軾被啟用為登州(今山東蓬萊)太守。蘇軾在這期間寫下許多虛虛幻幻,空靈飄渺的靈異詩。如著名的《登州海市》。
        五、惠州、儋州時期
        元佑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親政。蘇軾比之黃州更殘酷、更漫長的厄運降臨了。
         紹圣元年(1094),朝廷以蘇軾起草制誥“譏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讀學士(皇帝的教師)等職務官銜,先貶英州(廣東英德),接著,在一個月內連續三次降官,最后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惠州在嶺南,當時屬瘴癘不毛之地,遠非黃州內陸可比。蘇軾以六十歲老邁之身,流放嶺南,由于有過黃州的經驗,他的思想也更趨于成熟,他時時處處用佛老的思想看待這一切,形成蘇東坡式的頓悟和解脫。所以寫了很多灑脫的詩篇。正是這些詩篇讓當權者感到蘇軾太快活了,于是有了再貶海南儋州的命令。
        元符三年(1100)二十四歲的哲宗去世,其弟徽宗繼位,這是蘇軾一生中經歷的最后一位皇帝。經過七年的嶺外流放,東坡終于北歸生還。
      蘇軾晚年的作品有《和陶詩(百余首)》《桄榔庵銘》《易傳》《論語說》《書傳》等。

    ◆作品讀思
    選文一:《定風波》
    【導讀】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軾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詩指斥乘輿、譏切時政的罪名下御史臺,釀成有名的“烏臺詩案”。年底,詔責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黃州(今湖北黃岡市)。這首《定風波》詞就作于到黃州第三年的春天。 
      蘇軾緊扣途中遇雨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來寫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篇中的“風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詞語,既是眼前景物的實寫,又不乏比興象征的意味,是詞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體驗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語言自然流暢,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體現了東坡詞獨特的審美風格。
    【正文】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整體感悟】
      詞的上片寫冒雨徐行時的心境。首句寫雨點打在樹葉上,發出聲響,這是客觀存在;而冠以“莫聽”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作者的性格就顯現出來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嘯,吟詩長嘯,表示意態安閑,在這里也就是吟詩的意思。詞人想,只要懷著輕松曠達的心情去面對,自然界的風雨也好,政治上的風雨(指貶謫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況且,我這么多年,不就是這樣風風雨雨過來的嗎?此際我且吟詩,風雨隨它去吧!“一蓑煙雨任平生”,何等瀟灑的人生態度!
      下片寫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傲锨痛猴L”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剛才是帶酒冒雨而行,雖衣裳盡濕而并不覺冷。現在雨停風起,始感微涼,而山頭夕陽又給詞人送來些許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跋嘤倍忠娦郧?。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讓這暫時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這也就是他的曠達之處了?!盎厥住比鋸偷佬闹惺?,含蘊深邃。以“也無風雨也無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尋味。方才遇雨時,詞人沒有盼晴,也不認為風雨有什么不好;現在天雖晴了,喜悅之情也淡得近乎沒有。因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順境有逆境,但在詞人心中卻無晴雨,因為“凡所有象,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詞人始終是泰然自若的。
      在此詞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瀟灑鎮靜中不免帶些抗爭之心,也仍是另一種形式的“執”;“也無風雨也無晴”,則是對之的升華。如果將上片的結句比喻作禪宗里神秀和尚的偈語“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保瑒t蘇軾此時“回頭自笑風波地,閉眼聊觀夢幻身”(《次韻王延老退居見寄二首》其一),似乎頓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態?,F在雨過天晴,一切都象什么也沒有發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詞人這才回到真我,體悟到生命的真諦,這也才是真正的徹底的“破”。
    【讀思牽手】
      曠達-頓悟-感傷,是蘇軾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種情感模式,在這首詞中有很明顯的體現。你能另外舉例分析說明他作品中的這一情感模式嗎?
    【釋疑參考】
      他一生屢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但內心深處的感傷卻總是難以排遣。這種感傷有時很濃,有時又很淡,并常常隱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聲的背后。他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辉~的下片:“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行人(指作者自己)自知無法看到墻內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蕩罷秋千離去,尚不知墻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墻外“多情”行人的存在,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蘇軾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他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
    選文二:《赤壁賦》
    【導讀】
      也許你早已知道蘇東坡詩文書畫橫絕文壇,在很多的藝術方面均有較高造詣。但如果讀了《赤壁賦》,你就會知道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學家。
        他對明月秋水的沉思與精當論解是跨越時空的。人雖在北宋,卻說出了帶有濃重的辯證唯物主義氣息的話語,足見其對人生哲理的參透到了何等地步。僅有這些已是驚世駭俗,更加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就使這一篇《赤壁賦》成為閃耀中華文壇的一顆明星。
    【正文】
     赤 壁 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词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特色賞析】
      從整篇觀之,你會覺得自己處于一種月光水色的籠罩之中,聆聽一個哲人向你闡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蘇子、客;物有舟、酒、簫,背景則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國古代文人能夠抒懷吟哦的一切道具、環境都擺了出來,來迎接一段驚人警人之語。
         從文章中,我們不難嗅到一股佛家禪語的氣息,消極中含有一種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這也許是蘇軾能處世寵辱不驚的原因吧!“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多么瀟灑練達的態度!蘇軾,真君子,真人也!而在本文中,他又一次勸誡友人: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皆是造物者賦予我們無盡的寶藏,都是我們應該 “得”到的。命里無時莫強求,今晚如此美景,實乃上天所賜,取之無盡的,我們要好好享用,莫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和不能得到的事傷心。人生得意須盡歡,痛飲吧,一起來享受人生之樂吧!于是客“喜而笑”,蘇子成功的當了一次“心理醫生”。
        及時行樂,在有些場合,有些時候是一劑良藥,但這不能成為人一生的處世態度。從古至今,能把這味藥用好的除了蘇東坡,恐怕沒有幾人了吧。這不是一種消極避世,而是人的涵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一種體現。我雖然敬佩屈原的忠心與烈節,卻不敢茍同其“自投汨羅”的態度;我雖欣賞太白的豪放與飄逸,卻不愿贊美其放縱無度的行樂與狂飲。而東坡居士卻做到了兩方面的結合,真君子,真人也!
      月光如此柔美,江水如此浩渺,朋友,你不想加一份曠達與超然的哲思進去么?
    【文章脈絡】
      小舟狂歌——簫歌和曲——主客問答(因“月”而開,進而聯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既然傷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來沖刷你的哀愁)
      文中的“客”應該是一個傷心之客,開篇時便在急行的小舟上狂歌,更何況是到了一個仙境般的氛圍中?面對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潔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時此刻,誰還能掩飾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對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簫和歌,奏起心曲,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但是,在蘇子看來,與客飲酒正在興頭,客卻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卻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問客:“何為其然也?”
      終于引出了問題,客人此時吐露心中苦悶便順理成章,沒有一絲拖泥帶水。從客的第一句話來看:“月明星稀,烏雀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客人的思路也是因“月”而開,進而聯想到赤壁之役,想到曹孟德。于是我們便知:客人是在傷古惜今。下文提及一代梟雄的英姿,但最后卻說:“而今安在哉?”他哀嘆人生之短暫,自己之渺小,感嘆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飛仙”,可望能與江水同存,與明月長終,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給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傾訴,使人感到悲觀,厭倦了生活,可真的是這樣的么?
        不!蘇大胡子一起曠達樂觀的解述征服了“傷心客”。但你卻料不到什么使蘇東坡高深抽象的理論變得那么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與月,以毒攻毒,客既然傷心因月因水而起,我便仍以月以水來沖刷你的哀愁。蘇子的藥方便是:月光一劑,水色一劑,蘇子之言一劑,且把蘇子言溶于月光水色中沖服便可。而今也月光水色俱佳,蘇東坡一句妙語便定天下:“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是的,我承認時光一去不返,時事變化不止,但“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月缺月圓,只是形式的變化而已,而其真正的實體卻一點也沒有變。人生亦是如此,雖然人有悲歡離合,生老病死,而你的一生也將有其恒久不變的一面。若從其變化一面來看,天地只不過是一瞬間而已,若從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將與我永存,何必去羨慕他們明月江水呢?
    【讀思牽手】
      讀完這篇頗具曠達與超然哲思的文章,你對蘇軾的思想有何理解和感悟?
    【釋疑參考】
      蘇軾的思想比較復雜,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觀的各個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統一的。他平生傾慕賈誼、陸贄,在政治上他從儒家思想出發,排斥老莊為異端;然而老莊的“無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見《辯試館職策問札子》)的政治主張有其一致之處。他少年時就愛好《莊子》的文章,后來又喜和僧人來往,在生活上他認為“游于物之外”,則“無所往而不樂”(見《超然臺記》),要求以安然的態度應物,“聽其所為”,而“莫與之爭”(見《問養生》),更多地表現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灑脫態度。然而他從儒家出發的比較現實的生活態度,又使他對佛家的懶散和老莊的放逸有所警惕(注:蘇軾《答畢仲舉書》:“學佛老者本期于靜而達,靜以懶,達似放;學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為無害。”);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雖屢受挫折,在文藝創作上始終孜孜不倦,沒有走向消極頹廢的道路。

    選文三:《超然臺記》

    【導讀】
      歷史長河不會因為蘇東坡無皋陶之功而掩蓋他的光輝,蘇東坡是“真一東坡”。  
      他多才多藝,才華橫溢,深厚廣博,詼諧幽默; 
      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而又親切熱情、慷慨厚道; 
      他揮動如椽之筆,如同兒戲一般,所獵之處,盡收皮囊; 
      他高揚生命的旗幟,生機如春風吹綠,勤于勞作,情趣盎然; 
      他清高孤傲,飄逸不群,又謙虛謹慎,鄭重莊嚴,笑面磨難,率真自信; 
       他熱愛生命,關懷百姓,而又享受生命,善待百姓,親切熱情、慷慨厚道。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他本身是一個天仙,卻甘愿來到了人間……
    【正文】
    《超然臺記》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復,如隙中之觀斗,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刹淮蟀Ш??
    予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盧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威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疏,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參考譯文】
    凡是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就一定有快樂,不必一定是古怪、新穎、雄偉、美麗之景。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使人飽。以此而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人們之所以求福避禍,是因為福能帶來快樂,禍會引起悲傷。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外物卻是有限的。孰好孰壞,在心中爭論不已,取此舍彼,又在眼前選擇不停,這樣可樂之處常常很少,可悲之處常常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求禍避福,難道是人們心甘情愿的嗎?這是被外物蒙蔽了心竅呀!他們只游心于事物的內部,而不游出于事物的外面;事物本無絕對大小之別,如果人拘于其內部而來看待它,那么沒有一物不是既高又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臨視著我們,那么我們常常會眼花繚亂猶豫反復了,如同在隙縫中看人爭斗,又哪里能知道誰勝誰負?因此,好壞交錯而生,憂樂夾雜并出,這不是很大的悲哀嗎?
    我從錢塘調任到膠西地方來做知州,舍去坐船的安逸,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的漂亮住宅,而蔽身在柞樹椽子的居室里;離開了湖山的景觀,而行走在種植桑麻的野地里。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而廚房內空空如也,每天只吃枸杞菊花,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過了一年,我面腴體豐,頭發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的風俗淳厚,而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于我的笨拙質樸了。
    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縣的樹木,來修屋宇的破漏,作為茍且求安的法子。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而造的臺已經很舊了,稍稍修葺使它煥然一新,常常與眾人一起登臺觀賞。放開心意,盡展情志。從臺上向南望去,是馬耳山、常山,它們忽出忽沒,時隱時現,若近若遠,也許有隱士住在那里吧?而東面是盧山,秦人盧敖就是在那里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高高地如同城郭一般,姜太公、齊桓公的遺風,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臺高大而又平穩,進深而又明亮,夏涼冬暖。雨雪紛飛的早晨,微風明月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里的,客人們沒有不跟從著我的。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米酒,煮糙米,大家吃喝著,說道:“玩得真痛快?。 ?
        當時,我的弟弟子由正在濟南,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賦,并且把這臺命名為“超然”,以表示我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在于我的心能超出于事物之外??!
    【讀思牽手】
      《超然臺記》一語一意都在說明“超然于物之外,才樂而不哀;不超然則哀”的道理,而無論他在何時何地何位,又總是心系國計民生、一絲不茍地為百姓造福,通過閱讀本文, 你如何理解他言行上的這種“矛盾”?
    【釋疑參考】
      蘇軾由安適的京城被貶到風景秀麗的杭州,再遷到“桑麻之野”的密州,他修葺了密州的一座破舊的臺子,時常登臺而觀,抒發胸懷。全篇字里行間透露出他那澹泊自適,曠達樂觀的思想境界。
         蘇軾的仕途屢屢受挫,看到朋友張天驥在云龍山隱居,悠然放鶴、自由閑適的隱士生活,也心生羨慕,曾寫《放鶴亭記》加以稱贊。是什么使他沒有像朋友那樣走流行于古代文人的隱士道路,乘云而去,駕鶴而歸,留一個飄逸如仙的背影給后人呢?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超然襟懷讓他留在了現實社會里。他始終把反映民情,興國安邦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責任。在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情上,無論大小,蘇軾絕不等閑視之,敢于冒被殺頭的危險,向皇帝進諫,為民疾呼,正是因為這樣,他才一再遭貶謫。可是他每到一處都能竭盡全力為百姓造福,“浚西湖,”“筑蘇堤,”興修水利,改進生產技術;與人民同甘共苦,為人民伸張正義。看到地方官吏不顧百姓死活,競相向皇帝和朝廷大官進貢各地的稀罕美物,給百姓帶來沉重的災難,他寫到:“我愿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彼M煜隆昂摺庇幸?,“饑者”有食。而在自己個人得失方面,他卻知足常樂,與世無爭。升,不自傲;降,不自哀。“游于物之外”,始終保持精神上的超然,因此,他無論被貶到哪里,都能隨遇而安,善于苦中作樂,正如他在《超然臺記》中寫的那樣:“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蘇軾在“超然臺”上說超然,同時在自己心中樹起了一座神奇的超然臺。他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自我釋懷的理由,領略到生活的詩意。即使是被貶到比“桑麻之野”的密州更偏遠、更荒涼的惠州,他仍然笑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nbsp;
        說古道今,有幾人能像蘇軾這樣心系國計民生,而又超然如仙?蘇軾的這種超然比起那些看破紅塵,出家當和尚,或隱居山林,只知潔身自好的人來,是一種更高境界的超然。林語堂寫《蘇軾傳》,這樣贊頌蘇軾:“其大處為國為民,忠貞不渝,至大至剛之氣,可為天下師”。
    四、趣聞軼事
      (一)何須出處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頗能體現蘇東坡的性情。蘇東坡參加進士考,在試卷上他在論述“賞忠之時,寧失之寬厚,在罰罪之時,當惻然有哀憐之心,以免無辜而受戮”時他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日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種史實頗可證實明主賢君的用人之道,但判官梅圣俞閱卷至此,對堯與皋陶有關此事的記載,卻不敢公然提出查問,蘇東坡因此,也得以封進士第二名??荚囘^去之后,梅圣俞一天問蘇東坡:“堯和皋陶這段話見于何書?我一時想不起在何處讀過?!碧K東坡說:“我杜撰的?!泵肥ビ岽篌@:“你杜撰的!”東坡回答:“帝堯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二)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可說宋代四川的靈秀之氣盡革于蘇氏一門, 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 八大家”。 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子。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更是她斗口的對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戰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杏然; 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只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 當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云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任你想像。
    (三)輕風細柳、淡月梅花
    蘇軾、蘇小妹和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
      傳說中,蘇東坡有個聰明的妹妹蘇小妹,其詩才在東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題考哥哥,要大哥在“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為詩眼。蘇東坡不假思索,張口就來:前句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辈涣咸K小妹不屑,譏之曰“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再來兩句:“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毙∶梦⑿Φ溃骸半m好,但仍不屬上品?!睎|坡啞然。蘇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睎|坡吟誦玩味之后,不禁叫絕。
        我們也不妨吟玩一下其中的味道:“輕風”徐徐,若有若無,“細柳”動態不顯,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地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與“輕”、“細”相宜,和諧自然?!胺觥弊钟职扬L人格化了,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東坡的“搖”、“舞”當與“狂風”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無朦朧之美,“隱”也欠貼切。既然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就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一個“失” 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著此字,滿句生輝。
    五、精彩語錄(約500字左右)
    ▲藝術技法 
    街談市語,皆可入詩 
    ○蘇軾《東坡詩話》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蘇軾《送參寥師》
    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
    ○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
    文章以華采為末,而以體用為本
    ○蘇軾《答喬舍人啟》。華采:形式上的華麗風采。體用:體現出實際的作用。
    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
    ○蘇軾《書朱象先畫后》
    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為成書也
    ○蘇軾《論書》
    心正則筆正
    ○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者,非獨諷諫,理固然也。”筆正:書法純正。
    薄富貴而厚于書,輕死生而重于畫
    ○蘇軾《寶繪堂記》:“吾~,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
    ▲詩文佳句 
    露凝殘點見紅日,星曵余光橫碧霄
    ○蘇軾《虛飄》
    夕陽雖好近黃昏
    ○蘇軾《浣溪沙·春情》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蘇軾《卜算子·雁》。漏斷:漏壺是古代的計時器。漏壺中的水已經滴完,即已夜深。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煙雨
    ○蘇軾《如夢令·有寄》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蘇軾《浣溪沙》。少:少年。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清,柳絮飛時花滿城?!!?BR>六.學生佳作
    蘇軾的赤壁
                        福建考生
      風飄飄,水潺潺,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于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蒼海如幕,來到這古戰場——赤壁。
      心中沉浸著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 
    于是黃州成為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靶坛跫蘖耍圩擞l,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彼麊栕约弘y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都督嗎?自己滿腹經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取山水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于懷。
      后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淺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后來修了一祠廟來紀緬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呼“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后主吟唱。
      蘇東坡是關東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只為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于蘇軾。

    評析:
      以“蘇軾的赤壁”為文題,意味深長,對豪放派大詩人蘇東坡的評價,從具體的歷史事實、蘇的原著下筆,展開分析,內容真實可靠。語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緬懷古人的寫法極為別致,無論是在敘述、引用,還是在議論、抒情中,都處處散發著濃烈的文學情趣,時時展現著深厚的文化氛圍,將閱讀者領進“歷史”“文學”的情境之中,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蘊深厚,耐讀、耐品,有味、有趣。確屬考場的優秀作文。

                                詩人·明月·黃花
                     一考生
    一、東坡的明月
      浪淘沙
      謫居黃城中,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履履難重。
      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為了豪情誰與同?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
      這首詞是我特意寫給貶謫之后的蘇軾的,東坡的一生極盡坎坷:愛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渦的掙扎,滿腹冤屈的難鳴。
      對他充滿希望的家人,和他共歷劫難的友人,受他關愛的世人,無一不期望他能才顯四方,官運亨通,濟世為民。但是,東坡知道,命運不濟,仕途的黑暗之門永遠容不下這樣一個生性放達的蘇東坡。
      于是,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唱“大江東去”,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觸動,只愿“滄海寄余生”。
      認識自我的蘇東坡,從政治的窄門中從容地走出來,他雖與眾人所望有悖,卻讓我們看穿了一個豪放,淡泊,豁達,開明的蘇大學士——一代文豪。
      認識自我就是東坡的明月,照耀他走進了東去的歷史長河。
      二、易安的黃花
      南樓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隨水流,家園破,一盞殘酒。酒淡怎敵晚風疾,梧桐雨,點點愁。
      晚來獨登樓,恨字鎖眉頭,黃花瘦,雁聲斷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離苦,幾時休?
      這首詞是我填給歷盡漂泊的李清照。
      滿腹感傷的奇女子,國破之凄,喪夫之痛,改適之苦。
      十六歲嫁給趙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個生活富裕,幸福美滿,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變幻,戰亂的離苦,易安雖尋尋覓覓自己的幸福,卻總被黑暗的氣息壓得凄凄慘慘,在亂世中爭渡、爭渡,到頭來也曾失歸路,雙溪上的扁舟載起了青春年少,卻載不動滿腔愁苦。
      于是,易安揮灑愁悶,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黃花,看透了滄桑變幻的她,在雁字歸時,勤修《金石錄》,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詞》,重新認識自我,易安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孤燈,蹣跚的走過。
      認識自我就是易安的黃花,隨風而逝,哀而不傷,愁苦之中蘊含著辛勤和美麗,它的顏色雖與世人心中的顏色不同,卻總能顯出奇異的光彩。

    評析:
      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暢,充滿詩情畫意。特別是能在很短的考試時間內自填兩首詞作為每部分的開頭,文采斐然,不同凡響。所填之詞雖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類拔萃,足見該考生讀書多,文學修養高,語文素質優。

    下面是以“蘇軾”為素材的高考優秀作文片段。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烏臺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過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因此讓人頓悟。
        于是他逍遙紅塵,最終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風,已遺落于歲月,無人見得了。
                                      ——四川考生《風,可以穿越荊棘》
        2、湖北卷話題:買鏡
         黃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蘇軾正在與客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澳阍谡樟四拿骁R子之后,才決定擁抱‘東方之既白’而鄙視官場仕途的斗爭傾軋?”不愧是豪放派祖師,蘇軾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頭一看,見一輪明月高懸蒼天,不禁再次泄了氣;所謂“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蘇軾以明月為鏡,明是明了,卻又怎么買得下來?懊悔之際,蘇軾兀自在身旁說下去:“曾幾何時,以為身沉宦海;與月對飲,方知我心依舊。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月鏡映照出這許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連忘返, 高歌‘大江東去……’”
                                   ——湖北考生《尋覓那片理想中的明鏡》
    3、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雨漸漸小了一些,蘇軾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一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
        白天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風雨。無論你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風雨,唱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后見陽光,也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必然了。
        緩緩走著,心情漸漸輕松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起來。晚風習習,云散天開,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艷紅的臉。
        回過頭,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余暉中另有一種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場風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獲。 
    4、忘記和銘記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碧稍谝蝗~扁舟上,任由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沉沉浮浮。蘇軾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國周郎,何等風流倜儻,意氣風發,一代名將?。∪缃瘢€不是隨著這長江滾滾東流,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想到這兒,蘇軾笑了,好,就讓我忘記這郁郁不得志的愁懷,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就讓我銘記那曾經有過的豪情壯志,凝成詩篇,然后讓后人銘記。日落的余暉,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燦爛。          
    5、說“安” 
         “烏臺詩案”的慘酷經歷使天真的東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從監獄走向黃州,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向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閉塞,扁舟草履,墾荒種地,雜處于漁樵間?!叭痹聮焓柰?,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币皇住恫匪阕印?,真實地記錄了東坡對于人生痛苦的反思。東坡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無情地剝除了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即便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利益或聲名。在對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漸漸回歸于澄明、空靈、淡泊與安然。       
         6、一枝一葉一世界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茍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后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色天天天综合网色天天|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天下第二社区在线视频|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最新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国产91午夜福利精品|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最新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视频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国产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性无码专区无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福利|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国色天香天天影院综合网|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