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網絡上交流,希望朋友喜歡,前后介紹三式,秘授臥功共七式。 三、摩膝擺尾 摩膝擺尾式,功能在于開活脊柱各關節、韌帶及椎間盤,增加脊柱的彈性,并且還可以很好的打通血脈。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此功的要點是擺中帶摩,行功時腰腹部一定要放松,逐漸掌握氣息下沉丹田,使體內臟腑隨動幅而產生蕩摩,促進消除頭、肩、背、腰、腹部酸硬,。此式不但能清除體內淤積廢物,而且還有利氣、血、水谷通運,提高體內臟腑機能,改善新陳代謝,經常練習有益血管軟化和血壓正常,又能暢疏胃腸,和肝利膽,健脾保胰,還可養腎生精化髓還腦,以后天補先天之功效。 ● 練法 上下午兩次練習,平躺在床上,低枕。起雙臂,兩手指疊托抱后腦,左手指貼護玉枕(腦后高骨處),右手置于其下,兩臂曲肱亮翅,肩背放松。暢胸順氣,調勻呼吸。 然后,收腿合膝夾馬(膝內相互貼靠),兩足分開25公分左右。 式定后,開始做臀部的左右擺動,形成扭腰和晃動脊柱的動作,動幅從小到大柔緩做來。此時,尾椎骨抵摩床面,又有兩膝相擦(作用陰脈)而產生熱感滋潤之。 此臀部左右擺動,有似離非離之勢,動幅大小、速度快慢,由人調整。 動作特點:肩背放松有助于左右扭腰,擺動臀部又有益于脊柱揉摩,肌肉骨節得以舒松開活,攏腿貼膝隨臀擺自然產生兩膝(腿)內側相互摩擦的連鎖動作,又有暢胸順氣,且動作富有節拍,自能提得精神和愉悅心情。 開始練時,動數(左、右動為一)18次,歇息一下,歇時全身放松,隨后,再做一回。初練時動幅宜小節奏要緩慢。行功隨日而進,扭腰和晃擺脊柱的動幅和節拍及次數也隨之增加,可根據個人的情況,連續做36次、72次、108次,之后再歇息放松。但要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而定,不可強求。 最后,兩腿伸展放平,兩臂掌收在兩腿外側,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練者隨功進而增技,自然能掌握人體中軸之動,可有效地活動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此功善通督脈、沖脈和膀胱經脈,而摩膝亦可通活脾經,雖則擺尾在臀,實際為摩擦骶骨和尾骨,只要微變功式,就能激通八髎(音遼)和丹家修煉要地——尾閭,大有滋養腎經陰陽之功效。有精力者可再行變化功式,加大動幅摩己背部,使此處生熱,潤澤心肺。 摩擺的動幅與丹田和命門的“呼、吸”,能使體內臟腑得到深層次的蕩摩,即腹內的腸胃、肝膽和脾、腎、胰腺。隨節拍的快慢和動幅的大小又可增進心肺功能,也就是說躺在床上也可以做有氧運動,有和陽、平陰、排濕、除瘀、解毒、清火等功效。 練功時,身著衣服輕便些更好。 只要用心練習,就能獲得收益,從而技能增長進階悟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