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的處理技巧2012年01月25日 11:39 孩子發脾氣的處理技巧(資料圖) 對孩子來說,尤其是2-5歲的孩子,發脾氣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愛發脾氣的孩子,一般都是容易產生挫敗感的,這與孩子的年齡、社會經驗不足、自我控制能力有關的。從孩子的認知上看,由于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決定,當孩子遇到挫折或是不滿足的時候,很自然的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有時候甚至是打人、“絕食”。 若孩子只是偶爾發發脾氣,也不過分,就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發脾氣并不是壞行為,只是一種情緒的發泄,愛發脾氣的孩子也絕不是壞孩子。但問題是,現在許多家長只重視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其進行情緒管理教育。如果加上父母對自己的情緒也疏于管理,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想讓孩子不發脾氣都難。 所以,孩子性格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父母給的,而發脾氣習慣,則全部是父母“示范”和慣出來的。因此,幫助孩子自己找到情緒體驗背后的原因,學會情緒管理,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學習內容。但不管怎么說,家長遇到孩子發脾氣是很正常的,而遇到后的處理方法,也簡單之極,就是用心傾聽、認同情緒、探究發脾氣的背后原因、對癥處理、事后處理五步。 第一步,用心傾聽 當孩子已經發脾氣以后,由于其情緒的不穩定,此時家長就需要保持平靜,溫和地做出傾聽反應,先讓孩子感覺你在關注他,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惡化。如果上來就強行制止、訓斥指責或勸慰,孩子反而會變本加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發脾氣是,其表達一定比平時不清晰,所以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身體語言和進行適當的猜測。 理論上,當孩子發脾氣時,你用心傾聽時,是可以猜測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的。但是有意思的是,根據我井中月的經驗,在孩子發脾氣的初始期猜測原因,除個別比較明顯的情況,其他幾乎都很容易失誤,甚至被孩子誤導。原因很簡單,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就算你猜對了,孩子往往也說不是,再猜也都是錯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