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介紹
例1,患者,男,78歲,離休干部。因反復咳嗽、喘憋30余年,再發并發熱3天于2003年3月12日入某三甲醫院治療。入院后采取聯合應用抗生素、降溫等措施,體溫不能有效控制。3月21日進一步做彩超檢查顯示:肝臟右后下段探及實質性回聲光團,大小分別為72mm×79mm、75mm×79mm,邊界尚清,內回聲不均質,腫塊內探及動脈頻譜。超聲診斷:(1)肝大;(2)肝內實質性腫塊。CT示:肝右葉見多發低密度病灶,與肝實質分界欠清晰,病灶最大截面為7cm×7cm左右,CT診斷:肝右葉多發低密度占位病變。立即請山醫大知名教授會診,認為肝內腫瘤的診斷無疑。因病人一般情況較差,且患者本人不知情,拒絕做進一步檢查和針對性治療,3月28日轉中醫科進行姑息治療。轉入時病人仍發熱、咳嗽、胸悶、腹脹、大便干結。3天后病人強烈要求出院,院方無意挽留,于3月31日出院。病人回家 后在我院建立家庭病床時查體:T 38.5℃,BP 80/50mmHg,面色蒼白,貧血貌,極度衰竭狀態,無力翻身,不能自行坐起或站立。4月4日血常規檢查:Hb 97g/L,WBC 17.8×109/L,ESR 98mm/h。4月14日血常規檢查:Hb 88g/L,WBC 17.6×109/L。曾建議患者住腫瘤醫院治療,患者親屬不抱希望,同意使用班蝥蛋散治療。治療方法:將鮮雞蛋的一端打洞,塞入一個未經炮制的班蝥,浸泡2h后封口蒸熟,棄蝥吃蛋(為了便于批量生產或久存可把雞蛋烘干粉碎,故取名班蝥蛋散),每天早晚各1個。配合抗生素及支持療法,病情漸趨好轉。體溫逐漸降至正常,體力增加,能起床到戶外活動。5月6日復查血常規:Hb 105g/L,WBC 7.9×109/L,ESR 125mm/h。連續用藥2個月后癥狀完全緩解。9月24日健康查體B超示:輕度脂肪肝,余未見異常。2004年10月21日健康查體B超示:肝膽胰脾腎未見異常。病愈后患者飲食睡眠俱佳,精力體力充沛,無任何不適。2005年還能騎自行車外出。 例2,患者,男,70歲,因上腹部隱痛不適伴消瘦1年于2005年6月8日入某三甲醫院普外科治療。緣于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疼痛不劇烈,呈持續性鈍痛,晝輕夜重,偶有返酸。6月7日胃鏡檢查診斷:胃癌(胃體、胃角),十二指腸球部潰腸(H1期),活組織病理診斷:(胃體角)中分化腺癌,6月14日CT檢查診斷:雙肺上葉陳舊性結核,肝內小結節,左腎萎縮。因體質弱不能耐受手術,6月19日開始應用10%葡萄糖500ml+胰島素8U+替加氟1.0g靜脈點滴,每天1次,連用7天后停止。未做其他特殊治療,住院月余出院。最后診斷:(1)胃癌;(2)腦血栓;(3)冠心病;(4)肺氣腫、肺心病。出院后堅持每天服用班蝥蛋散,未再住院,未作放、化療,至今一般情況較好。生活自理,能從事輕微活動、飲食方可,二便尚可。 2 討論
班蝥毒性極大,具有破血消癥,攻毒蝕瘡功能,可治療癥瘕癌腫、癰疽不潰、惡瘡死肉等。根據中醫以毒攻毒的理論,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文獻早有記載。雞蛋屬高蛋白食物,具有孕育生命過程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與攻毒藥合用,有利于消耗性疾病的營養補充和組織細胞的修復,從而實現扶正祛邪之功效。 例1患者病后極度衰竭,長期發熱,在三甲醫院住院期間未能控制,經彩超、CT檢查均見肝內實性占位,請山醫大知名教授會診,確診為腫瘤,未經手術及放、化療而治愈。病愈幾年來每年例行健康查體,肝內均未見異常。例2患者經胃鏡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均診斷為胃癌,肝內有結節病灶,僅用替加氟治療7天,余無任何針對性措施,至今已存活15個月,斑蝥蛋散的治療作用顯而易見。 本方扶正祛邪兼顧,針對性強,簡單易行,經濟實惠,為消化系統腫瘤的治療,又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轉自:淡泊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