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1008 的 中醫辨證治療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VD), 因多發性腦梗塞,或多次腦梗塞復發,或一次嚴重的腦卒中,引起的進行性智能衰退,如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不良,分析綜合困難等。該病呈階梯式前進,至末期則精神功能普遍降低。
據報道 ,在歐美一些西方國家中,VD約占癡呆的15%~20%,而日本則占36.3%。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血管性癡呆的患病率約為2.4‰,因此已列為老年病研究的重要課題。
1 中醫辨證施治
1.1 補腎填精法 用于治療髓海不足之VD。腦為髓海,腎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腦,若腎虛精少,髓海不足,同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日久則發為癡呆。臨床上可見表情(癡)呆滯,形體羸瘦,雙目無神,記憶喪失,動作遲鈍,沉默緘言,或詞不達意,伴有齒枯發焦,腰膝酸軟,步履艱難,甚則二便失禁,臥床不起,舌紅苔少脈細弦。治宜補腎填精,益髓榮腦。
顏氏 以孔圣枕中丹、還少丹、定志丸化裁,藥用熟地、山萸肉、山藥、龜板、何首烏、枸杞子、肉蓯蓉、石菖蒲、遠志等。并認為虛證無有氣血不滯者,臨床所及,本病純虛證少,每每虛實夾雜,因此治宜通補相兼,在辨證基礎上加川芎、紅花、赤芍等,以通暢脈道澀滯。若神志恍惚加茯神、遠志;二便失禁加山藥、益智仁、桑螵蛸。傅氏 以補腎益髓而加味,佐以化瘀通絡,開竅醒神之品治療本證。尚氏 以地黃飲子加味治療老年性癡呆髓海不足型184例,其中VD107例,總有效率為98.13%。
1.2 滋補肝腎法 主要用于治療肝腎虧虛型VD。證見面色憔悴,兩目無神,呆鈍如癡,形體消瘦,顴紅盜汗,肌膚甲錯,或見關節屈伸不利,舉動不靈,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治宜滋補肝腎,熄風定智。傅氏 以定智湯加減治療。鄧氏 以自擬補腎益腦法治療本證,藥用首烏、山萸肉、枸杞等,對虛風內動者可加生龍牡、龜板等,治療20例,總有效率為95%。
1.3 活血化瘀法 用于治療氣滯血瘀型VD。《醫體改錯》謂:“氣血凝滯腦氣與臟氣不接,如同作夢一樣。”如反復中風,氣血乖違,瘀滯清竅,靈機呆鈍。證見呆滯少語,妄思離奇,或情緒躁憂,惱怒多言,思維異常,伴有面色晦黯,肌膚甲錯,舌質紫紅或有瘀斑,脈沉澀。治宜行氣活血,祛瘀開竅。陳氏 報道以癲狂夢醒湯化裁治療本證。顏氏 根據“腦髓者,純者靈,雜者鈍”之病機,認為瘀為致呆的主要因素,主張以化瘀通絡為***。并結合癥狀、體征、實驗檢查總結出一套臨床瘀血指征。并用癲狂夢醒湯合通竅活血湯治療,其中每善用水蛭,認為此證忌補,應疏通脈道,水蛭破瘀而不傷正氣。如幻覺、幻聽明顯者,可加仙鶴草、磁石; 躁擾不寧,加山梔、知母。此外還報道用桃仁復蘇湯治療本證,效果較好。
1.4 益氣養血法 用于治療氣血兩虛型的VD。人體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頭而走空竅;腦唯有氣血滋養,精髓純正充實,才能發揮“元神之府”功能。人至老年,氣血日衰,無法上承于腦,則腦失所養,精神失靈,此即《金匱要略》所謂:“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證見表情淡漠,記憶力減退,失認失算,口齒含糊,喃喃自語,神萎喜臥,易驚善恐,伴有面色蒼白,氣短乏力,食少納呆,口涎外溢,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益氣養血安神。顏氏 方選益氣聰明湯,清暑益氣為主。并認為頭之諸陽之會,唯風可到,輔以羌活、獨活、細辛等祛風之品,引氣血上行于腦,而奏補腦益智之效。郭氏 認為癡呆癥見食欲不振,形容枯槁者,以八珍湯加麥冬、陳皮、谷芽治之。
1.5 益氣活血法 用于治療氣虛血瘀型VD。臨床證見表情癡呆,沉默緘言,顧前忘后,口齒含糊,言不達意,伴有神萎氣短,食少納呆,四肢不溫,舌胖色紫,苔白,脈細弱。治宜益氣升陽,活血開竅。陳氏 以益氣聰明湯合桃紅四物加減,療效顯著。
1.6 通絡滌痰法 用于治療痰瘀痹阻型VD。痰瘀互結是臨床常見因素,津血同源,血行脈中,津在脈外,共同完成對機體的滋養濡潤功能,在病理上痰瘀相關,瘀可釀生痰濁,一是離經之血留滯日久,阻塞脈道,絡中之津不能滲出脈外,絡外之津不能還于脈中,津液積聚而成痰濁。二是瘀血內結可致痰水內蘊,反過來痰濁之邪易致瘀血的產生。證見表情遲鈍,反應緩慢,或易煩易怒,伴頭重而痛,徘徊不眠, 口流涎沫,胸脅脹滿,溫飽不知,舌紫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治宜活血化瘀,豁痰開竅。清·陳士鐸在《辨證錄》中就明確:“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并提出“開郁逐痰法”。張氏 在此治則指導下,方選溫膽湯合菖蒲郁金湯加味;并認為VD多為病久入絡所致。僅用滌痰化瘀開竅法,每難切中肯綮,必須加僵蠶、全蝎、蜈蚣等蟲類藥物搜逐通絡。陳氏 方選黃連溫膽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或依證酌加礞石滾痰丸。
2 體會
2.1 VD首應補腎 腎為一身水火之宅,陰陽之本,腎虛則五臟失和,陰陽失調,氣血失于調達。“年過四旬,陰氣自半。”腎虛一方面腎精不足,精少不能生髓,髓虛不能上沖于腦,髓海不足,腦竅空虛,易致邪阻清竅。另一方面,腎虧于下,則水不涵木,肝陽上亢,亢極生風,內風擾動,引動心火,與肝風形成風火相煽之勢,氣血上奔,閉阻腦絡,如此反復發作,則腦失所養,腦神失乏。故腎氣虛為VD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療首應補腎益髓。腎氣實則能生髓充腦,腦髓充實,則邪弗害腦竅。正如陳士鐸所述“不去填腎中之精,則血雖驟生,而精乃長涸,但能救一時之善忘而不能冀長年不忘也。”故對VD首應重視補腎。
2.2 活血化瘀法在治療VD中的地位和作用 VD的主要病因為腦梗塞,該病屬中醫學“血瘀證”,瘀血為其病理基礎,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1)“血不利則為水。”血瘀阻于腦絡,使津液不行而滲于脈外,成水成飲;(2)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腦髓失養;(3)瘀血不去,又可加重上述病理,形成惡性循環,瘀血證貫穿本病始終,因此活血化瘀法已成為治療常法,貫穿整個治療過程中,本病進展緩慢,有輕重虛實之變,因此又有活血開竅,益氣活血,利水活血,補腎活血等法。臨床上常用川芎、赤芍、三七、當歸等藥,以擴張血管,改善血流變學,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自由基代謝,提高抗氧化能力,達到治療目的。
2.3 重視中風病的治療 中風后癡呆即VD的發病與原發中風關系密切,兩者呈正相關,中風病越重的患者,其癡呆程度越重,其長谷川評分越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風病情惡化會加重癡呆,反之亦然。因此對于中風病的治療,必須積極而有效。
桃仁復蘇湯
[功能主治] 功能逐瘀寧神,醒腦開竅。主治老年性癡呆。
[處方組成] 桃仁10克、生大黃10克、甘草6克、元明粉10克(分沖)、桂枝10克、龍骨30克(先煎)、牡蠣30克(先煎):朱茯神15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蜈蚣2條,水煎服。
[按 語] 本方以桃仁承氣攻逐瘀血;龍骨、牡蠣、朱茯神重鎮安神;菖蒲、遠志開竅醒腦;蜈蚣既可佐桃仁承氣搜風逐瘀,又可助龍骨、牡蠣、茯神祛風鎮驚。
功效: 逐瘀寧神,醒腦開竅
主治: 老年性癡呆
老年期癡呆病人的典型癥狀是記憶力、抽象思維、定向力障礙伴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包括老年性癡呆、腦血管性癡呆及混合性癡呆。對老年期癡呆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老年期癡呆的護理對于提高癡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緩疾病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起居應有規律,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特別是精神興奮型患者,更應注意。失眠者可給予小劑量的安眠藥,衣著宜適中,室溫宜偏涼。抑郁型大多喜臥多寐,應調整睡眠,白天多給一些刺激,鼓勵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動及適當的體育鍛煉。
此類病人多有陰血不足,可給予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桂圓大棗湯、瘦肉、雞蛋、魚等。而對那些形體肥胖者,則宜給予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黃瓜、香蕉、桔子等。
老年癡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要有足夠的耐心,主動與患者交流。經常用手按摩頭部的穴位,以提神醒腦,進一步可教病人進行計算、書寫。
預防老年癡呆癥:吃食物時要多咀嚼:吃飯要吃七分飽,多吃干果增加咀嚼可預防老年性癡呆。新的短期記憶存儲在與大腦有密切關系的負責記憶的“海馬”區域的細胞里。隨著人的年齡增加,“海馬”細胞開始退化,從而導致短期記憶力的降低。當人咀嚼時,腦內的“海馬”區細胞便會大量增加。
要常吃富含膽堿、維生素B12的食物:因為乙酰膽堿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而乙酰膽堿都是由膽堿合成的。因此,應多吃一些富含膽堿的食物,如豆制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小米等。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海帶、紅腐乳、臭豆腐、大白菜和蘿卜等。強調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兩戒”,即定時、定量、定質,高蛋白、高不飽和脂肪酸、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熱量、低鹽和戒煙、戒酒。神經細胞活動和記憶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能量、卵磷脂、膽堿、維生素、鉀、鈉、磷及微量元素,所以應注意營養要素的補充。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紅葡萄酒)對防止老年癡呆及動脈硬化有重要意義。富含B12 的食物有:雛菊、香菇、大豆、雞蛋、牛奶、動物腎臟以及各種發酵的豆制品等;葉酸豐富的食物是:綠葉蔬菜、柑橘、西紅柿、菜花、西瓜、菌類、酵母、牛肉.
要積極地防治便秘:便秘是引發老年癡呆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經常便秘的人,其腸道會產生氨、硫化氫、組織胺、硫醇和吲哚等多種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大腦,從而誘發老年癡呆癥。
要經常活動手指:經常做手指動作的頭腦體操:如手工藝、雕刻、制圖、剪紙、打字,以及用手指彈奏樂器等,經常使用手指旋轉鋼球或胡桃,或用雙手伸展握拳運動,能使大腦血液流動面擴大,促進血液循環,有效的按摩大腦,研究認為,頻繁活動手指,對預防動脈硬化,防治癡呆有益。
老年性癡呆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神經遞質改變、慢性病毒感染、金屬作用、環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明亮的光線會穩定情緒,而昏暗的環境則會加重他們的癥狀。要注意維持人際關系,避免長期陷入憂郁的情緒及患上憂郁癥,因為憂郁癥也是老人癡呆癥的危險因素。加強體育鍛煉:運動可降低中風機率,還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預防大腦退化。
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會穴,位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與風府穴相平。如能長期堅持每日早晚用雙手拇指按揉此穴5~10分鐘,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度,能舒經活絡,通暢氣血,有抗衰老和健腦作用。
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時:快步走可以運動腰下部的緊張肌,提高攝氧量,有助于刺激腦細胞,防止腦細胞退化,對老年癡呆癥的預防有理想的效能。實施頭頸左右旋轉運動:不但可使上脊椎的轉動變得滑順,預防老年人罹患椎骨腦底動脈循環不全的病癥,還可延緩腦動脈硬化,預防老年癡呆的功效。其方法是先將頭頸緩慢地由左向右旋轉一百圈,再將頭頸由右向左旋轉一百圈。
正確地選服中藥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精充足,腎精不足,則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萎靡不振,因此補益腎精可有效地預防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可常服大棗、枸杞子、黃精、山藥、刺五加參、茯苓、天花粉或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刺五加片等,以補腎益精,延緩腦細胞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