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半身不遂的中醫辨證施治

     隨龍 2012-03-26

    作者/潘才豪

    半身不遂是風中經絡或風中腑臟經過救治,神志清醒后,留下的后遺癥,如半身不遂,語言不利,口眼喎斜等,一時難以恢復,甚者可成終身之患,須抓緊時機積極治療。
    半身不遂是一側肢體或左或右偏廢不用者稱半身不遂或偏癱或偏枯不用。《醫宗必讀·真中風》形象地指出了該癥病機:“譬如樹木,或有一邊津液不蔭注,而枝葉偏枯。故知偏枯一證,皆由氣血不周。”其中有因風痰阻絡,筋脈失和者,治宜祛風化痰,通經活絡;有因氣虛血瘀,脈絡痹阻者,治宜益氣化瘀,活血通絡;有因肝腎虧損,筋骨失養者,治宜滋補肝腎,強筋起痿;有因肝陽上亢,脈絡瘀阻者,治宜平肝潛陽,熄風通絡。《醫林改錯·半身不遂論敘》中說:“半身不遂,虧損元氣,是其本源。……非因跌仆得半身不遂,實因氣虧得半身不遂”,并制定“補陽還五湯”治中風后遺癥,對辯屬氣虛血瘀證的偏癱有明顯效果。《醫學指迷》云:“中腑多著四肢,故半身不遂,手足不遂,痰涎壅盛,喘息如雷,然目猶能視,口猶能言,大少便不閉,以此為別耳”。說明了風痰走竄經絡,脈絡不暢故也。 《醫宗必讀.真中風》也形象地描述了“故因氣虛血瘀,皆由氣血不周”。的有關學說,其中描述了與氣虛血瘀,脈絡痹阻;肝腎虧損,筋骨失養;肝陽上亢,脈絡瘀阻為因;治宜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滋補肝腎,壯筋起痿;辯證施治尤為重要。
    一、中經絡
    ①、絡脈空虛,風邪入中:
    見:半身不遂,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或兼有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痛,肢體拘急,關節疼痛等癥,舌苔薄白脈象浮數無力。是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邪入中經絡,氣血痹阻所致。
    主證分析: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腠理疏松,風邪乘入,風邪引動痰濕,流竄經絡,氣血滯塞,筋脈失于濡養,則手足麻木,肌膚不仁。風邪乘虛入中,經絡痹阻,則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風邪外侵,營衛不利,則見惡寒發熱,頭痛,肢體拘急,關節酸痛。苔薄白,脈浮。均為風邪外襲之證。
    宜:祛風通絡、養血和營。
    投:大秦艽湯加減;秦艽15g、羌活10g、防風12g、細辛6g、當歸10g、川芎15g、白芍15g、黃芩10g、石膏30g、白附子6g、全蝎6g、雞血藤30g、丹參20g
    方藥分析:方中秦艽、羌活、防風、細辛解表祛風,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營;黃芩、石膏清泄肺胃之熱;白附子、全蝎祛風痰,通經絡;雞血藤、丹參活血通絡。
    減:若兼風熱表證,可去羌活、防風,加桑葉12g、菊花12g、薄荷10g以辛涼解表。
    若無內熱者,可去黃苓、生石膏,加蘇葉10g,以增解表散寒之功。
    若頸項拘急,四肢麻木,加葛根30g、桂枝10g,以疏風解肌。
    若痰多不利者,加清半夏15g、膽南星10g、瓜蔞15g,以化痰涎。
    若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20g,以益氣扶正。
    例:曹**、男、52歲,船長,浙江路橋人。于一個月前的一個午休起床時突然出現肢體酸痛麻木,動彈不得,語言不利,口角流涎。經醫院治療不見好轉,于是2006116日來診;見其身形消瘦,癱瘓不能行走,右半身疼痛,舌體活動不佳,舌暗、苔薄白,脈浮數。臨床診斷為絡脈空虛,腠理疏松,風中經絡。
    宜:祛風養血通絡。
    藥:大秦艽湯加減:秦艽15g、羌活10g、防風12g、赤芍15g、白芍15g、當歸10g、黃芩10g、生地15g、川芎15g、地龍15g、全蝎6g、烏梢蛇15g、雞血藤30g、丹參30g、菖蒲10g、半夏10g、南星10g。十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面粉、蔥、大蒜、蘿卜、諸血。
    診;10劑后,諸證大減,肢體仍無力;繼上方羌活、防風,加黃芪60g,熟地10g,又進10帖。
    診;患者已能自己行走,除肢體無力外,余已無不舒。繼上方加黃芪至120g、再進二十劑,諸證皆除。
    診;因患者欲回上海工作,為善其后,上方加減為散,每次用15g, 每日早晚兩次溫開水送服,
    析:本證為氣正氣風邪入中經絡,或因肝陽上亢,化風挾痰,走竄經絡所致。方中秦艽、羌活、防風以解表祛風;血行風自滅,然用赤芍、白芍、當歸、生地、川芎、養血通絡;黃芩清熱燥濕;全蝎、烏梢蛇搜風活絡;地龍、雞血藤、丹參活血通絡;菖蒲、半夏、南星化痰醒腦。諸藥合用,共建祛風養血通絡之功。
    ②、肝腎陰虛,風陽上擾。
    見: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腰酸腿軟,突然發生口眼喎斜,舌強語蹇,半身不遂,舌質紅或苔黃,脈弦細而數或弦滑。
    主證分析:肝腎陰虛,風陽內動,氣逆血菀,上實下虛,則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腰酸腿軟。肝陽化風,肝風內動,挾痰挾火,痹阻經絡,故突然發生口眼喎斜,舌強語蹇,半身不遂,。舌紅或苔黃,脈弦細而數或弦滑。均為陰虛陽亢,痰熱內蘊之象。
    法:育陰潛陽,鎮肝熄風。
    藥:鎮肝熄風湯加減:天麻15g、鉤藤30g、菊花10g、牛膝1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生赭石30g、龜板20g、梔子10g、白芍10g、生地15g、草決明20g、生槐花15g
    方藥分析:方中天麻、鉤藤、梔子、菊花平陰熄風;懷牛膝引血下行;生龍骨、生牡蠣、生赭石、龜板鎮肝潛陽,降逆平沖;白芍、生地柔肝熄風;草決明、生槐花以清肝軟化脈絡。
    減:若痰涎壅盛者,加膽南星10g、天竺黃10g、川貝母10g,以清化熱痰。
    若心中煩熱者,加川黃連10g,以清熱除煩。
    若頭痛較重者,加蔓荊子10g、羚羊角3g、以清熱止痛。
    若肢體麻木者加黑木耳30g、雞血騰30g、以通絡止麻。
    若舌苔黃膩,大便秘結者,加全瓜蔞30g、枳實15g、大黃10g以通腑瀉下。
    例:鄭**,男,63歲,浙江省三門縣城人,于20063月初診,主訴;平素頭暈頭痛,心煩失眠,耳鳴目眩,腰酸腿軟。突然左半身麻木無力、偏廢不用,口眼喎斜,舌強語蹇,舌質紅,脈弦滑。臨床診斷為風中經絡之肝腎陰虛,風陽上擾證。
    宜;育陰潛陽,鎮肝熄風通絡為大法。
    藥:天麻15g、鉤藤30g、菊花10g、牛膝1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生赭石30g、龜板20g、梔子10g、白芍30g、生地15g、山萸肉25g、菖蒲12g、遠志10g、夜交藤30g、地龍15g、雞血藤30g。七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牛肉、蔥、大蒜、蘿卜、諸血。
    診;諸證皆減,效不更方,繼上方十劑。
    診;已能慢慢行走,但四肢力弱,繼上方加桑枝30g、杜仲15g。以增補益肝腎。十劑。
    診;諸證已消,又繼上方七劑。后用虎潛丸合杞菊地黃丸善其后。
    析:白芍、生地、龜板滋陰熄風,天麻、菊花、鉤藤、梔子平肝熄風;牛膝引血下行,生龍骨、生牡蠣、生赭石鎮肝潛陽,降逆平沖;菖蒲、遠志、夜交藤化痰醒腦,益智安神。萸肉補肝益陰;地龍、雞血藤活血通絡;諸藥合用,肝腎得養,風平絡通。共揍治愈之目的。
    ③、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見:突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便干或便秘,或頭暈、或痰多,舌蹇,舌苔黃或黃膩,脈弦。
    主證分析:由于肝陽暴盛,加之平素飲食不節,嗜酒過度,致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內風挾痰上擾經絡,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 斜。痰熱阻滯胃腸,傳導失司,升清降濁受阻,下則腑氣不通,大便秘結;上則頭暈痰多。風痰阻于舌木,則脈絡不暢,言語蹇澀。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是屬痰熱之征。
    法:化痰通腑
    藥:星蔞承氣湯加減:膽南星10g、全瓜蔞15g、生大黃10g、芒硝5g、丹參30g、赤芍10g、雞血騰30g
    方藥分析:方中膽南星、全瓜蔞清熱化痰;生大黃、芒硝通便瀉下;丹參、赤芍、雞血藤活血通絡。
    減:若頭暈重者加鉤藤15g、菊花10g、天麻10g、珍珠母15g、以熄風止暈。
    若舌紅而煩躁較甚者,加生地10g、麥冬10g、夜交藤15g、合歡花30g,以育陰安神。
    若舌蹇語澀較甚者,加石菖蒲10g、石斛20g、以養陰開竅。
    例:楊***,男,57歲,浙江省三門亭旁鎮人,200422日來診。主訴:患者今天早晨喝完酒后在自己家門口突然感覺頭暈,然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舌蹇,便秘,舌苔黃膩,脈弦。
    臨床診斷:為風中經絡屬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
    宜:化痰通腑。
    藥:天麻10g、膽南星10g、全瓜蔞15g、茯芩15g、生大黃10g、芒硝5g、丹參30g、赤芍10g、雞血騰30g、石菖蒲12g、石斛15g。十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醋及酸物。
    2004213二診:證有所減,便暢。繼上方去芒硝,減大黃為6g。加地龍15g、全蝎6g。十劑。
    2004224三診:諸證大減,仍麻木無力,上方去大黃、芒硝,加黑木耳30g、地龍15g、全蝎9g。十劑
    200438四診,上方去大黃、芒硝,加陳皮10g、十劑;
    2004318五診;諸證悉除,然以上方加減二十劑告愈。
    析:方中天麻平肝熄風,膽南星、全瓜蔞、茯芩以清化痰熱,生大黃、芒硝、通便瀉熱;丹參、赤芍、雞血藤活血通絡;右菖蒲、石斛養陰開暗。諸藥合用,達到化痰通腑之功。
    ④、氣虛血瘀,脈絡閉阻
    證:起病緩慢,多在體息或睡眠時發病,四肢麻木,口眼喎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舌質紫黯,苔薄白,脈象細弱。
    主證分析:由于正氣素虛,氣虛而血行遲緩,以致瘀血凝滯,阻塞經絡。因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且夜寐則血歸于肝,而血行遲緩,多在體息或睡眠時發病。氣虛血瘀,阻塞經絡,血行不暢,則四肢麻木。瘀血閉塞經絡,經氣不通,故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不利。舌質紫黯,苔薄白,脈細弱,均為氣虛血瘀之象。
    法:益氣活血,逐瘀通絡。
    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100g、丹參30g、當歸10g、紅花10g、桃仁10g、赤芍10g、雞血藤30g、地龍10g、菊花10g、龍膽草6g、鉤藤20g、牛膝10g
    方藥分析:方中黃芪益氣為主;、丹參、當歸、紅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雞血騰、地龍通經活絡;牛膝通絡舒經;菊花、龍膽草、鉤藤清肝熄風,并控制黃芪之溫性。
    減:若口眼喎斜甚者,加全蝎6g、白附子6g、僵蠶10g、以搜風牽正。
    若語言不利較甚者,加膽南星10g、菖蒲10g、遠志10g、以宣竅通絡。
    若偏癱日久不愈者、加全蝎6g、烏蛸蛇6g、蜈蚣1條、以搜風通絡。
    若偏癱以下肢軟弱無力為主者,加桑寄生15g、續斷15g、木瓜15g、肉蓯蓉15g、以補益肝腎壯筋骨。
    例:鄭**,男,55歲,浙江省三門縣城人,2003723日來診,患者于10天前在睡覺醒來時見左側肢體不遂,四肢麻木,口眼向右喎斜,語言不利,舌黯苔薄白,脈細。
    臨床診斷:為風中經絡屬氣虛血瘀,脈絡閉阻型。
    宜:益氣活血,逐瘀通絡。
    藥:黃芪60g、丹參30g、當歸10g、紅花10g、赤芍10g、地龍15g、雞血藤30g、牛膝15g。桂枝10g、全蝎6g、白附子10g、蜈蚣2條。投十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牛肉、面粉。
    診:證有所減,繼上方加生姜5片,大棗5枚。十劑。
    診:已基本接近正常,繼上方加減二十七劑告愈。
    析:黃芪益氣主藥,丹參、當歸、紅花、赤芍活血化瘀,地龍、雞血藤活血通絡,牛膝、桂枝、溫通經絡,白附子、蜈蚣、全蝎搜風牽正。諸藥合用,共揍益氣活血,逐瘀通絡,達到治愈之目的
    二、后遺癥
    ①、氣虛血滯,脈絡瘀阻。
    主證:半身不遂,肢軟無力,或肢體麻木,患側手掌浮腫,語言蹇澀,口眼 斜,面色萎黃,或暗淡無華,舌質紫或有瘀斑,或舌體不正,苔薄白,脈沉澀無力。
    主證分析:由于氣虛則血行無力,血脈痹阻,故半身不遂,肢軟無力,或肢體麻木。氣虛血滯,經絡瘀阻,水液不得運行,故患側手掌浮腫。風痰上阻,經絡失和,則語言蹇澀,口眼喎斜,舌體不正。氣虛不能華色,則面色萎黃,苔薄白,脈無力。氣虛血瘀,則面色暗淡無華,舌質紫或有瘀斑,脈沉澀。
    治法: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60~120g、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地龍15g、赤芍12g、紅花10g、丹參20g、雞血騰30g、全蝎6g、烏蛸蛇6g、川牛膝10g、宣木瓜15g
    方藥分析:方中黃芪補氣,血虛得復,則血運正常;當歸、川芎、桃仁、地龍、赤芍、紅花、丹參、川牛膝、雞血騰養血活血,通經活絡;全蝎、烏蛸蛇搜風活絡;宣木瓜強筋壯骨。
    減:如上肢偏廢重者,加桑枝30g、桂枝10g以增通經活絡之功;如下肢偏廢重者,加川斷30g、杜仲15g、桑寄生12g以強腰膝,壯筋骨;如兼語言不利明顯者,加石菖蒲10g、遠志10g、以祛痰利竅;如兼口眼喎斜者,加白附子10g、僵蠶12g、膽南星10g、葛根15g白芷10g以祛風化痰;如兼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20g、杏仁10g、郁李仁12g、肉蓯蓉15g、以潤腸通便;如兼肢體麻木者,加黑木耳30g、以通絡止麻;如兼肢冷偏寒者,加熟附子6g以溫陽散寒;如兼氣短乏力者,加白術15g以增健脾補氣;如兼痰多苔膩者,加半夏15g、天竺黃6g以化痰;若偏癱日久者,加加重活血藥,在扶正的基礎上加水蛭3g、虻蟲2g、地鱉蟲6g、以增強破瘀通絡作用;如患側手足腫甚者,加茯芩皮12g、澤瀉12g、薏苡仁30g、澤蘭葉10g以活血通絡,淡滲利濕;如兼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15g、白木通9g以通利小便;如兼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12g、桑螵蛸12g、五味子15g、山萸肉15g以溫腎固澀縮尿;
    除偏癱不遂外,若兼有舌強語蹇,痰涎壅盛,四肢浮腫,患側尤甚,臥靜嗜睡,舌胖質淡暗,苔厚膩,脈弦滑數,證屬風痰挾濕,痹阻經絡。方用滌痰湯加味。半夏10g、膽南星10g、橘紅15g、麩枳實15g、茯苓25g、人參12g、石菖蒲12g、竹茹9g、甘草6g、木瓜15g、桑枝30g、苡仁25g、防已9g、全蝎6g、白附子6g、以化痰利濕,祛風通絡。
    若體質壯實,屬寒痰瘀血阻滯者,宜用小活絡丹加減。
    一:丁某,男,76歲,浙江省三門縣亭旁鎮人,2007226日初診;患者因中風昏仆后右半身偏廢不遂,肢體浮腫,手足不能抬舉,語言蹇澀,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舌質紫或有瘀斑,或舌體不正,苔薄白,脈澀無力。
    方: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60g、當歸12g、川芎15g、桃仁10g、地龍15g、赤芍15g、丹參25g、川牛膝15g、雞血藤30g、全蝎6g、烏梢蛇15g、蜈蚣1條、宣木瓜12g、黨參20g。石菖蒲10g、白附子10g、僵蠶12g、膽南星10g、澤瀉12g、薏苡仁30g、澤蘭葉10g。七劑。
    用量用法:10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溫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面食、牛肉。
    診:諸證已減,繼上方加重黃芪用量;10劑。
    診:基本恢復正常,唯四肢抬舉無力,丹參、蜈蚣、黨參。石菖蒲、白附子、僵蠶、膽南星、澤瀉、薏苡仁、澤蘭葉。10劑。來電告知,恢復正常生活而告愈。
    析:氣虛則血行無力,血脈受阻,則半身不遂,肢軟無力;故方中重用黃芪以補氣,以大補元氣,使其氣虛得以恢復,則血運正常;氣虛血滯,則脈絡瘀阻,水液不得運行,故患側手足浮腫,當歸、川芎、桃仁、地龍、赤芍、丹參、川牛膝、雞血藤、養血活血,化瘀通絡,全蝎、烏梢蛇、蜈蚣、搜風活絡,木瓜、黨參補中益氣,強筋壯骨。澤瀉、薏苡仁、澤蘭葉,以活血通絡,淡滲利濕;石菖蒲、白附子、僵蠶、膽南星、以祛風化痰;諸藥合用,相表益障,得到治療效果。
    2、肝腎陰虛、筋骨失養
    癥狀表現:半身不遂,偏廢不仁,筋骨痿軟,音暗失語,心悸氣短;伴有眩暈耳鳴,虛煩失眠,面赤唇紅,舌暗不語,舌質紅絳,少苔,脈弦細數或沉細。
    主要病機:肝腎陰虛,陰虛陽亢,筋骨失養。
    主癥分析:腎精虧損,不能上盛,然音暗失語,筋骨痿軟。肝腎陰虧然頭暈耳鳴,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則心悸氣短,虛煩失眠,舌質紅絳、少苔,脈細的一派陰虛之征。
    治 法:滋補肝腎,壯筋起痿,開暗利竅。
    方 藥:地黃飲子加減:熟地15g、山萸肉15g、茯苓12g、石斛15g、五味子10g、肉蓯蓉15g、巴戟天10g、麥門冬10g、石菖蒲12g、杏仁10g、桔梗12g、木蝴蝶10g、黃芪30g、桑寄生30g、蜈蚣2條。
    方 解:方中熟地、山萸肉、五味子、肉蓯蓉、桑寄生、滋陰補腎,益精養肝,巴戟天、補腎助陽,使陰陽互助,配杏仁、桔梗、石菖蒲、木蝴蝶以開竅利暗,黃芪以補氣促進血的運行,石斛、麥門冬以養肺胃之陰,蜈蚣以助熄風通絡,茯苓、石菖蒲以豁痰利竅,諸藥合用,具有滋腎益陰、化痰利竅、益氣活血、熄風通絡之功。
    加 減:若有舌質紅絳,脈細數,陰虛內熱者,加黃精12g、丹皮12g以增強養陰清熱之功。若偏廢較重者,可加懷牛膝12g、木瓜15g、地龍12g、烏梢蛇10g、桑枝15g以通經活絡。若舌質紫暗,脈澀有瘀血跡象者,加丹參30g、桃仁10g、地鱉蟲6g、雞血藤30g以活血祛瘀。如下肢痿軟無力者,加川斷30g、川牛膝15g以強腰膝之品。
    二:何某,男,60歲,浙江省三門縣花橋鎮人。
    見:于一個月前中風后去市醫院治療,因無錢支付醫療費而要求出院于2007722日來我處治療,見其半身不遂,偏廢不仁,筋骨痿軟刺痛、右側肢體腫脹,心悸氣短,呃逆不休;伴有眩暈耳鳴,虛煩失眠,面赤唇紅,舌質紅絳,脈弦細數。
    方:熟地15g、山萸肉15g、茯苓15g、五味子10g、肉蓯蓉15g、巴戟天10g、石菖蒲12g、黃芪60g、桑寄生30g、蜈蚣2條。澤瀉12g、薏苡仁30g、澤蘭葉10g、丹參30g、桃仁10g、地鱉蟲6g、雞血藤30g、丁香6g、柿蒂9g
    囑忌食:辛辣發物、蔥、大蒜、蘿卜、鯽魚、牛肉、醋及酸物。
    用量用法:10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溫服。
    診:證有所減,上方黃芪用量加至120g、加川牛膝15g、地龍15g。投10劑;
    診:諸證大減,效不更方,黃芪加至180g 10劑。已基本恢復正常。續繼上方27劑痊愈。
    析:腎精虧損,不能上盛,然筋骨痿軟。肝腎陰虧然頭暈耳鳴,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則心悸氣短,虛煩失眠,以熟地、山萸肉、五味子、肉蓯蓉、桑寄生以滋陰補腎,益精養肝,以巴戟天、補腎助陽,使陽助陰長。蜈蚣以助熄風通絡,澤瀉、薏苡仁、澤蘭葉、以活血通絡,淡滲利濕;氣滯血瘀然筋骨刺痛,以雞血藤、地鱉蟲、丹參活血通絡止痛;丁香、柿蒂、以溫中降逆。諸藥合用,方揍愈病良效。總之,半身不遂多由邪留經絡,氣血不通所致。如明.皇甫中所說的“半身不遂歪斜口,此由風邪中在經”。用藥當以活血祛瘀,疏通經絡為主,同時要分辨其風、火、痰、虛的偏盛情況,認真地進行辨證治療,方得益障。
    3、肝陽上亢,脈絡瘀阻
    癥狀表現:患側僵硬拘急,頭痛頭暈,心煩易恕,耳鳴面赤,語言不利,舌體喎斜,舌強或麻木,舌紅苔薄。脈弦硬。
    主癥分析:肝陽上亢,陽升風動,挾痰挾瘀,阻滯舌本之絡,則語言不利,舌體歪斜,舌強或麻木。肝陽上亢,上冒巔頂,肝腎陰虛,風陽內動,則頭暈耳鳴。脈象弦硬,舌紅苔薄,均為肝陽上亢之征象。
    治 法:育陰潛陽,鎮肝熄風,活血通絡。
    方 藥:用鎮肝熄風湯合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2g、鉤藤30g、龍膽草6g、草決明15g、雞血藤18g、地龍12g、丹參18g、杜仲15g、桑寄生15g、懷牛膝15g、杭芍15g、龜板15g、生赭石30g、川芎10g、穿山甲10g、絲瓜絡10g。
    方 解:方中天麻、鉤藤、生赭石、平肝潛陽息風;懷牛膝、白芍、龜板、育陰潛陽;雞血藤、地龍、丹參通經活絡;川芎、穿山甲、絲瓜絡通絡舒經;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強筋骨;黃芪、當歸補益氣血。諸藥合用,兼顧了補益肝腎,益氣活血,強筋壯骨,通經活絡等特點。
    加 減:若頭腦不清者加石菖蒲10g、羚羊角3g以清腦;如上肢偏廢重者,加桑枝30g、桂枝10g以增通經活絡之功;如下肢偏廢重者,加川斷30g以增強腰膝,壯筋骨。
    案 例 :邱**,男,59歲,浙江寧波邱街人,患者因跌仆不省人事,送往醫院救治;于是200年 日來診,見其右側僵硬不能動彈,頭痛頭暈,心煩心急,耳鳴面赤,語言不利,舌體喎斜,舌強,舌紅苔薄。脈弦。
    臨床診斷為中風后遺癥之肝陽上亢,脈絡瘀阻型
    治法以鎮肝熄風,育陰潛陽,活血通絡。
    藥:天麻12g、鉤藤18g、黃芪30g、黃芩12g、草決明15g、雞血藤18g、地龍12g、丹參18g、杜仲15g、桑寄生15g、懷牛膝15g、白芍15g、龜板15g、生赭石30g、川芎10g、穿山甲10g、絲瓜絡10g。十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囑忌食:辛辣發物、牛肉。
    二 診:諸證少有減,繼上方加石決明30g、草決明加至20g、蜈蚣2條、全蝎6g、紅花10g。又十劑。
    三 診:患者手柱拐杖已能行走,而繼上方又用十劑。證已悉除。
    [按]肝陽上亢是中風常見的一種類型,除按分型治療外再結合立法選藥進行治療,則效果滿意。如通軟脈絡者,常用夏枯草、草決明、生山楂、路路通;清肝瀉火,常用龍膽草、梔子、蘆薈;平肝熄風者國,常用白芍、鉤藤、天麻、羚羊角、菊花;重墜潛陽者,常用代赭石、生龍骨、珍珠母、生牡蠣;豁痰開竅者,常與天竺黃、膽南星、竹瀝水、川貝母;活血通絡者,常用雞血藤、紅花、丹參、地龍、絲瓜絡、橘絡;強筋壯骨者,常用木瓜、續斷、桑寄生、虎骨;搜風者,常用全蝎、烏梢蛇、蜈蚣;祛風除痰通絡者、常用白附子、僵蠶、全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被无套内谢免费看| 影音先锋人妻啪啪AV资源网站|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观看|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综合成人A∨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午夜男女爽爽影院免费视频下载|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四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综合色一色综合久久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无码一区无码东京热| 精品国产AV无码一道| 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AV美女在线播放啊|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