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十八中學 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方案(試行) 一、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只注重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主要表現有教師獨霸課堂,以 “灌輸”為主。教師對學生一百個不放心,對自己所教的內容一百個不放心,不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以教定學,學生圍著教師轉,順著教師的思路、教師的設計被動學習,教師思考最多的是我講什么?很少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學?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于被動學習,主體性逐漸喪失,學生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只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情感激發。教師的教學目標沒有體現三維性,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堂教學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上,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的探究,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慮很少,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內容,忽視了教學的生成性和學生的差異,只關注書而不關注人,普遍缺乏對學生的情感激發。 3、只注重習題訓練,忽視能力培養。教學重點沒有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沒有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而是簡單使用題海戰術,把學生訓練成答題的機器,卻沒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學科集體備課與教學研究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集體的智慧。即使教研活動搞得比較好的教研組,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淺層次的教什么。而沒有深入到深層次的怎么教和為什么要這樣教的問題。更有甚者,某些備課組只是簡單地交換教案和課件。 二、改革的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標尺,依據課改精神,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和課堂這塊主陣地,借鑒外地課改的先進經驗,立足我校實際,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打破"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探究富有活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培養會學習的人才 4、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模式——杜郎口中學“三三六”模式 “三三六”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的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的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1、課堂自主學習的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所謂立體式就是教學目標、任務是新課程要求的三維立體式,將學習任務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小組,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每個學習小組的集體智慧,產生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思考與交瀛所謂大容量就是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通過多種課堂活動形式展現,倡導全體參與體驗;所謂快節奏就是在單位時間內,緊扣目標任務,通過周密安排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2、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 三者的辯證關系是:預習包括知識構建、儲備、搜集信息及情感體驗,初步形成三維目標,它是展示課的基礎,沒有預習或預習不充分絕不進行展示,預習具有基礎性。展示是對學生預習的延伸與檢測,目的是通過全員合作學習,提升學習質量,讓同學們得到成功的體驗,具有激勵性。反饋,是對展示過程中的死角進一步解決,保障人人達標,具有保障性。預習是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并初步達成目標;展示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反饋是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是“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預習模塊基本過程是,學生根據自學后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學習目標。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并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礎上不斷生發新的學習目標。 展示環節是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討論、闡述自己的觀念和見解。學生先就自己的預習展開交流,接著確定目標,然后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這里的分配任務就是立體式教學的體現,原來一節課是在教師主持下,從頭至尾的“一條鞭子”教法,全體學生同時考慮相同的問題,打個比喻,就像學生食堂的打飯窗口一樣,一個窗口,一排好長的隊伍,如果多開幾個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嗎?小組領到任務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組展現提升,其他組的同學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組展現時受到啟發,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條線變為立體式的網絡。通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及展現提升,課堂容量加大。由于立體式教學,不僅課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學進度加快。學生們的理解、掌握、體會,更深、更透、更快。 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的認知、體驗、感受予以反思總結。本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群體”,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盡力達到不讓一名弱者掉隊,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全面、全體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鼓勵較弱學生在某一問題上主動向優等生拜師學藝,可以是同組的,也可以是他組的。 3、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的環節,通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即教師口述將學習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內,一般每組只完成一項即可;展現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等;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貫穿在一起,就構成了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主體。 五、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施步驟: (一)試點研究階段: 1、成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領導小組 組長:李國柱校長 副組長:彭仁堃副校長 組員:劉加生 石英 鄧先艷 吳云才 賈小紅 彭方晴 2、全員培訓,切實轉變觀念: (1)將聘請專家以及赴山東考察學習的領導、教師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更新教學觀念,深入理解并逐步掌握杜郎口教學模式。 (2)學習觀摩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實錄,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組織交流反思。 (3)重新認識教師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自古如此,然而,新課程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應當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更應該是方法的指導者,學習動力的激發者,學習潛力的挖掘者。 (4)重新理解好課的標準。一堂好課不再是老師講得精彩,老師的個人素質的充分展現,而是在于充分調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的發問、思考、領悟、發現,最終獲得發展。 3、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試點: 試點時間:2008年12月-2009年1月 試點范圍:高一219班語文(鄧先艷老師) 高一207班、213班數學(吳云才老師) 高一212班、216班英語(賈小紅老師) 高二201班生物(彭方晴老師) 具體要求: (1)由赴山東考察學習的四位老師按照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組織教學。 (2)定期面向全校推出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示范課。 (3)各學科組組織本組教師(尤其是高一教師)認真觀摩,學習,研討,每位教師本學期聽實驗課不得少于10節(以教科室統計為準)。 (4)各學科組在2009年1月之前制定出本學科實施“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辦法。 (5)學校號召其他教師不等不靠,自覺實施“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 (6)本學期內,學校將組織各學科組進行三至四次課堂教學實錄觀摩、反思、研討,重點圍繞學生活動的組織、學案的編寫、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呈現、課堂或課前預習質量的監控、教學進度的協調等問題進行研討,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二)推廣實施階段: 實施時間:2009年2月起 實施范圍:高一年級所有文化學科 具體措施: 1、成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考評小組。考評小組負責對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綜合評價,并做出相應處理。 2、創設情境,解放課堂: (1)撤掉講臺,讓教師走到學生中去。 (2)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學會合作探究。 (3)增加黑板,給學生展示的空間。 (4)壓縮教的時間,擴展學的時間:實行10+30的課堂模式。 3、備課要求: (1)備學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思維能力,根據三維目標的要求,制定有層次,目標明確,能有效訓練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學案,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 (2)備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側重于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環節。 (3)集體備課。加強集體備課,完善學案,交流課堂經驗,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4、建立反思工程: (1)以備課組為單位,堅持人人反思,堂堂反思,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教學的不足。 (2)級部堅持每周開反思會,交流經驗成果,共同解決教學中的難題,對教師給予評價。 (3)班主任堅持每天與學生座談。 5、多層面推出公開課: (1)交流課:備課組每周推出交流課,旨在交流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改善。 (2)示范課:各教研組定期推出示范課,旨在突出骨干教師帶頭作用,并以點帶面推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3)匯報課:高一年級每位教師推出一堂公開課,展示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成果 (4)跟蹤課:對改革不到位的教師,考評小組不定期聽課,及時給予整改意見,敦促其落實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6、建立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 (1)建立分級評價體制: 考評小組——高一級部——備課組——任課教師 (2)改革并逐步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重點圍繞學生的參與,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形式的創新來制定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3)獎勵優秀教師:對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在年終考核、職稱評定、骨干教師評選中給予傾斜。 (4)建立三級督促機制:對課堂教學模式陳舊,學生反響強烈,教學效果不佳的教師,考評小組將采取“一談”(談話指出問題) “二警”(提醒警告) “三停”(停課反省)等措施,確保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全面實施階段: 時間:2009年9月起 實施范圍:高一、高二、高三所有文化學科 學校將制定出臺一系列考評管理制度,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教師聘任,考核,晉升掛鉤。 十八中教科室 2008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