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學源的字書,也是流傳最廣的中文必借工具書。 《說文解字》總結了先秦、兩漢文學的成果,給國人保存了漢字的形、音、義,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訓訪不可缺少的橋梁。特別是《說文解字》對字義的解釋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義,對理解古書上的詞義更有幫助。 保存了研究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文人整理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的階梯。《說文解字》包括各種含義的字的解釋,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等。如《說文解字》“車,輿輪之總名,夏后時奚仲所造”。根據《說文解字》的說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車”這種交通工具。又如“姓”字從“女”和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從“女”旁的姓,可以窺測到古代母系社會的痕跡。由此可見,《說文解字》反映了古代的一些歷史情況和各種知識,有助于現在的中國人民博古通今。 《說文解字》一書的突出貢獻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建立部首是許慎的重大創造之一。漢字是憑借形體來表示意義的,因此,對漢 字義符加以分析,把所有漢字都按所屬義符加以歸類,這是漢字學家的工作,這項工作, 由許慎最先完成了。《說文解字》一共分540部,除了個別部首還可以合并與調整外,從總 體上說都是合理的,都符合造字意圖。許慎在安排540部的次序上煞費苦心,把形體相 近或相似的排在一起,這等于把540部又分成若干大類,這可以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 義符,更正確地理解字義。 每部所屬的字的排列也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依據以類相從的原則。具體說來有三 種情況:其一,詞義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詞義屬于積極的排在前邊,屬于消極的 排在后邊;其三,專有名詞排在前邊,普通名詞排在后邊。 許慎創造的540部首和一部之中各個字的排列方法,都是從文字學角度出發的,這 種排列方法更能體現部首與部首、字與字之間的意義聯系,這與后世從檢字法角度的分 部和按筆畫多少分類迥然不同。 2.訓釋本義。許慎之前的經學家為經典作注,都是隨文而釋,所注釋的字(詞) 義,基本上是這個字在一定語言環境中的具體意義和靈活意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緊緊 抓住字的本義,并且只講本義(由于歷史的局限,個別字的本義講得不對),這無疑等 于抓住了詞義的核心問題,因為一切引申義、比喻義等都是以本義為出發點的,掌握了 本義,就能夠以簡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義,解決一系列有關詞義的問題。 此外,許慎在訓釋本義時,常常增加描寫和敘述的語言,使讀者加深對本義的理解, 擴大讀者的知識面,豐富本義的內涵和外延。 3.對漢字形音義三方面分析。許慎在每個字下,首先訓釋詞義,然后對字形構造 進行分析,如果是形聲字,在分析字形時就指示了讀音,如果是非形聲字,則常常用讀 若、讀與某同等方式指示讀音。漢字是屬于表義系統文字,是由最初的圖畫文字演變而 來的,這樣通過字形分析來確定、證實字義完全符合漢民族語言文字的一般規律。而語 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文字不過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許慎深知“音義相依”、“義傅于 音”的原則,所以在《說文解字》中非常重視音義關系,常常以聲音線索來說明字義的由來, 這為后世訓詁學者提供了因聲求義的原則。 4.以六書分析漢字。在許慎之前,有倉頡依據六書造字的傳說。現代文字學家認為,六書是對漢字造字規律的總結,而不是漢字產生之前的造字模式。在許慎之前,僅有六書的名稱: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沒有具體闡述,更沒有用來大 量地分析漢字。許慎發展了六書理論,明確地為六書下定義,并把六書用于實踐,逐一 分析《說文解字》所收錄的9353個漢字,這在漢字發展史和研究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繼往開 來的重要意義,從而確立了漢字研究的民族風格、民族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