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香湯沐浴的習俗,源于道家,在《三皇經》《太丹隱書洞真玄經》等都有記載,主要選用五種香料,故稱沐浴五香。沐浴五香有幾種不同流傳的配方,就是用一些草本香料煮水然后加入浴缸中洗澡,香湯沐浴的作用不僅在于清潔身體垢膩,還在于借助洗滌反過來對潔凈內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氣自然清朗,有利于養生修煉。傳統齋戒祭祀儀式、道家蘸儀之前,用香湯沐浴,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香配方: 一種配方為白芷、桃皮、柏葉、零陵、青木香五種等份。白芷據道教密傳,有避邪和去三尸的作用。桃皮氣味芳香,且可以殺諸瘡蟲,止息痧氣。柏葉具有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饑的作用。零陵香對治心腹惡氣、齒痛、鼻塞。青木香可以解穢召真,有升降、利吐的作用。香湯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湯等加制而成。 還有一種配方為《三皇經》記載:凡齋戒沐浴,皆當盥汰五香湯。五香湯法,用蘭香一斤,荊花一斤,零陵香一斤,青木香一斤,白檀一斤。凡五物切之,以水二斛五斗煮取一斛二斗,以自洗浴也。此湯辟惡,除不祥炁,降神靈,用之以沐,并治頭風。 《太丹隱書洞真玄經》云:五香沐浴者,青木香也。青木華葉五節,五五相結,故辟惡氣,檢魂魄,制鬼煙,致靈跡。以其有五五之節,所以為益于人耶。此香多生滄浪 之東,故東方之神人,名之為青水之香焉。又云:燒青木、薰陸、安息膠于寢室頭首之際者,以開通五濁之臭,絕止魔邪之炁,直上沖天四十里。此香之煙也,破濁 臭之炁,開邪穢之霧。 《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云:上學之士,服日月皇華金精飛根黃氣之道,當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種,東向沐浴。 《洞神經》云:上元齋者,用云水三斛,青木香四兩,真檀七兩,玄參二兩,四種合煮,一沸,清澄適寒溫,先沐後浴。此難辦者,用桃皮、竹葉剉之,水一二斛 隨多少,煮一沸,令有香氣,人人作浴,內外同用之,辟惡,除不祥。沐浴室令香凈,勿近圊溷,勿逼井灶,勿侵堂壇,勿用穢地,故廁牢獄,尸樞、堂居,皆不可用。 道家著名的的《云笈七簽》也有記載香湯沐浴之法:竹葉十兩 桃白皮四兩,右以水二斗,煎取一兩沸,適寒溫,先飲一盞,次澡浴,兼以水摩發,穢自散也。 不難看出,五香湯及后來化裁的香湯組方對于外邪晦氣所侵導致的各類問題有良好的外治功效,各位香友平時盡可照方抓藥來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