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老式”總會讓人產生懷舊的情緒?
第一次聽說老式面包的時候,我眼前馬上就浮現(xiàn)出記憶中大學食堂里的面包:憨頭憨腦的長圓形,烤的稍微有一點過的厚厚的外皮,散發(fā)出一種濃郁的焦香味,里面其實是有一點偏干的,但直到現(xiàn)在,我都認為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好吃的面包了。


感謝愛和自由無償提供辛苦得來的的方子,愛和自由的原方子在這兒:老式面包。
老式面包風味主要來源于酵頭,酵頭發(fā)面會有一種獨特的微酸味道和濃郁的面香,用它制作的面點質地更加細膩,風味更加醇厚。

老式面包成品十分迷人,表皮金黃柔和,有啞光的質感,組織松軟細膩,黃油的香味醇厚濃郁,咸甜適中。最棒的是它的拉絲效果,要用點力才能扯斷呢,真不夸張。
老式面包和丹麥面包的組織相似,層次非常分明,拉絲效果極棒,操作上卻比丹麥面包簡單得多,不需要疊被子,做不好也失敗不到哪去,做的好就很容易出彩,因此是一款很適合新手操練的面包。

好吃的東西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那么健康,老式面包的含油量和含糖量有點偏高,不適合作為主餐天天吃,偶然為之當然不足為慮。
我是采用冰箱冷藏發(fā)酵的辦法,頭天晚上混合均勻酵頭,室溫發(fā)酵至兩倍大后放入冰箱,第二天晚上再混合主面團。也可以參考愛和自由的采用直接法,這個根據(jù)自己習慣和時間安排吧。
我喜歡上色偏深一點的底部,很香

原方子在下面,我第一次做時完全沒有改動,出來的面團效果稍偏濕了一點,第二次做就在主面團適當減了約5克水。
原方子用180度烘烤30分鐘,我根據(jù)自己的烤箱情況調整為170度烤35分鐘。
酵頭:金像高粉210克、美玫低粉90克、細砂糖24克、酵母6克、水240克
主面團:金像210克、美玫低粉90克、細砂糖96克、鹽1+1/2小匙、奶粉24克、蛋90克、水54克、黃油72克
表面裝飾+烤盤抹油:融化的黃油約6克
原烤盤尺寸:底部26.5*19.5cm,上口29.5*23cm。
我的烤盤尺寸:底部24*27cm,上口24*30cm
1、將酵頭中的所有材料混合均勻,蓋保鮮膜室溫發(fā)酵。

2、酵頭發(fā)酵至兩倍大時放入冰箱,冷藏發(fā)酵至漲高后很容易回落。

3、從冰箱取出酵頭,直接放入面包機,加入主面團中除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攪拌至面團光滑有筋性。

4、加入主面團中的黃油,攪拌至擴展階段,蓋好進行基礎發(fā)酵。

5、烤盤底的四周抹上薄薄一層黃油,灑少量高粉,多余的粉要磕出來。面團發(fā)至兩倍大,取出放面板上。

6、分割成六等份,直接整形成條狀,取一條搓細搓長。

7、對折后固定住對折的地方,像扭麻花一樣朝一個方向搓扭面團,盤成團,把面團尾端塞入對折的地方。

8、依次做好六個面團并排入烤盤中,烤箱下面放熱水,營造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二次醒發(fā)至面團兩倍大。

9、烤箱預熱170度,下層,35分鐘,出爐后趁熱刷熔化的黃油。

貼士:1、混合酵頭的時候拌勻就好,最好直接放面盆里用筷子攪勻比面包機還方便。2、烤盤一定要抹油、灑粉,面包出爐時更容易脫模。3、面包烤好后,徹底放涼,裝密封盒室溫保存,讓它充分回軟回油,第二天狀態(tài)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