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出處】源自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第八回:玉色晶瑩,在月亮下發出淡淡柔光,陳家洛謝了接過,觸手生溫,原來是一塊異常珍貴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乾隆笑道:“如我不知你是胸襟豁達之人,也不會給你這塊玉,更不會叫你贈給意中人。”這四句銘文雖似不吉,其中實含至理。 另外在《易經·卦十五·謙》 中有“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在《詩經·國風·秦風·小戎》 中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注釋】情深:沉迷和執著的感情。不壽:不會持續長久。強極:過于突出的人。辱:屈辱。謙謙:謙而又謙。溫潤:溫和滋潤,本指玉色,后常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譯文】過于沉迷和執著的感情不會持續長久,過于突出的人勢必會受到屈辱,一個謙和的君子應該如玉一般的溫潤沉穩,含蓄堅毅,不張揚,卻自顯價值。
【按語】情到深處,便會希望能夠長長久久的相守,可真正能長久相守的,又能有多少呢,君當知道任何事物到了極限,便會漸露衰敗。著為一個謙和的君子,應當時時以玉之觸手溫潤、光華內斂自省,當以君子寬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舉止從容有度,處事以人如沐春風之感。 有人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了八個字:“剛過易折,慧極必傷”,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有相近的意思,即,過猶不及的意思。其實“剛過易折,慧極必傷,強極則辱,情深不壽”正說明了“月滿則虧,日中則移,星移斗轉”的這樣一種物極必反的規律和道理,正如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書中所說:這四句銘文雖似不吉,其中實含至理。告誡人們任何事物到了極限,便會漸露衰敗,凡事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而不可過分。 謙謙君子最早的出處見《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而在64卦里面所有的爻辭都是吉的,也就只有一個謙卦——謙虛的卦是讓你立于不敗之地的。
溫潤用以形容玉石,言其質地細密,光澤柔和;用以形容人,指其個性溫和,性情態度言語等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之意。 溫潤如玉以對珍貴美玉的觸感表達對人物的贊美,修辭手法上使用了通感,該詞表達的不止限于外在的形象之美,更多的是指人擁有內在的氣質風度與修養內涵。 玉的光芒是凜于內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達瀟灑的風度,不露鋒芒,不事張揚,無大悲大喜,無偏執激狂,正所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際云卷云舒。” 而生命的狀態在這里呈現出一種成熟的圓潤。 【相關閱讀摘錄】
相關閱讀一:金庸《書劍恩仇錄 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 萬馬潮洶動萬乘》摘錄
……乾隆不愿他再提文泰來之事,問道:“你今年幾歲?”陳家洛道:“二十五了。”乾隆嘆道:“我不羨你閑云野鶴,卻羨你青春年少。唉,任人功業蓋世,壽數一到,終歸化為黃土罷了。”兩人又漫步一會,乾隆問道:“你有幾位夫人?”不等他回答,從身上解下一塊佩玉,說道:“這塊寶玉也算得是希世之珍,你拿去贈給夫人吧。”陳家洛不接,道:“我未娶妻。”乾隆哈哈大笑,說道:“你總是眼界太高,是以至今未有當意之人。這塊寶玉,你將來贈給意中人,作為定情之物吧。”玉色晶瑩,在月亮下發出淡淡柔光,陳家洛謝了接過,觸手生溫,原來是一塊異常珍貴的暖玉。玉上以金絲嵌著四行細篆銘文:“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乾隆笑道:“如我不知你是胸襟豁達之人,也不會給你這塊玉,更不會叫你贈給意中人。”這四句銘文雖似不吉,其中實含至理。陳家洛低吟“情深不壽,強極則辱”那兩句話,體會其中含意,只覺天地悠悠,世間不如意事忽然間一齊兜上心頭,悲從中來,直欲放聲一哭。乾隆道:“少年愛侶,情深愛極,每遭鬼神之忌,是以才子佳人多無美滿下場,反不如傖夫俗子常能白頭偕老。情不可極,剛剛易折,先賢這話,確是合乎萬物之情。”陳家洛不愿再聽下去,將溫玉放在懷里,說道:“多謝厚貺,后會有期。”拱手作別。乾隆右手一擺,說道:“好自珍重!”陳家洛回過頭來向城里走去。
相關閱讀二:《易經·卦十五·謙》
《易經》第十五卦 謙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譯文〗君子謙而又謙,可以渡過大江大河,吉祥。 〖筆記〗初臨坎水,坎險坎陷,本不易涉,然初居下卦之下,謙而又謙,卑以自牧,故可用以涉此大川。而無不吉也。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譯文〗《象傳》說:“君子謙而又謙”,說明初六用謙卑來約束自己。 〖筆記〗牧,司也,治也。 相關閱讀三:曾仕強 教授 講易經中的《非吉則利——謙卦》
《易經》的奧妙就在于運用大自然的規律,貫通掌握人類社會的規律,大自然中月圓則缺,潮起潮落,而人類社會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物極必反的規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跳出吉兇悔吝的必然律,立于不敗之地呢? 64卦里面就有一個謙卦——謙虛的卦是讓你立于不敗之地的。
謙卦,所有的爻辭都是吉,卦象是地在上,山在下。如果山在上,推土機一來就推掉了,如果山在地下,你怎么也推不掉它。
1.謙謙。謙謙君子,艮謙:有限制,不違反,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坤謙:不限制,也不違反,孔子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但要知道有這個境界在。
2.鳴謙。謙虛,工作好,有人贊美你,又要把你害死了,你覺得你和別人不一樣,長官應該提拔你,不,不能這樣。應該想這是我的本分,做事不是為激勵,不要有貪圖。受譽沒有驕傲表示,修養難得。
3.勞謙。你有貢獻還是謙虛,了不起。
4.拻謙。發揮謙虛,對上對下都要謙,尤其是對下,要禮賢下士,愛護年輕人,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指導。
5.護謙。維護謙虛之風,即使當了總經理也不要敗壞了。
6.鳴謙。又是鳴謙,位置不同,解釋不同,“五”是老大,到了“上”就是大佬,有了聲望,有人不謙虛,你就可以罵他、修理他,老大不能隨便得罪人,你要維護老大把謙虛維持下去。
一個人時時刻刻謹慎,不亂說一句話,亂做一件事,就掙脫必然律了,就立于不敗之地了。完全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跟命一點關系都沒有,命中有難也可以避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