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快要到了,每到這個時候,不少家長和考生都想盡千方百計提高成績。平時都不注意的“營養”,也被得到特別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復習、考試期間應該注意的膳食營養等問題。 1、考前營養需求多 營養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物質基礎,平常就應該注意營養,而不是“急來抱佛腳”。復習、考試期間,由于生活和學習節奏較快,大腦活動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對氧和某些營養素的需求比平時增多。大腦是人體中消耗氧的最大器官,對缺氧非常敏感,當腦細胞活動過度劇烈,或活動時間過長(就是長時間學習),仍然會有氧氣供應不足的表現。這個時候大腦就會從兩個方面進行自身調節:一方面通過擴張血管來增加供血量。長時間讀書學習會感到頭昏腦脹,就是由于腦血管極度擴張的緣故。另一方面,大腦的活動減慢,表現為思維遲鈍,甚至強迫休息,表現為打瞌睡。 建議不要搞疲勞戰術,勞逸結合會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氧耗增加外,大腦對某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磷脂、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鐵的消耗也有所增加。因此,要注意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2、一日三餐巧安排 早餐要每天吃,而且還要吃好。不吃早餐或早餐湊合,就會影響上午的學習效率。考試期間,吃好早餐,是保證成績高水平發揮的物質基礎。 早餐最好包括四類食物。谷類、動物性食物(雞蛋、肉類)、奶類或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沒吃早餐,如孩子過于緊張,沒有食欲時,可給孩子帶上一塊巧克力或一片面包和一瓶牛奶或酸奶,在上午10點左右吃。食物的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午餐的進食。 午餐可以選擇2-3種蔬菜,葷菜可以選擇魚、瘦肉類或是雞肉,主食要充足,保證足夠的能量,注意粗細搭配。另外,再吃點水果。 晚餐以清淡為主,可選擇粥類,菜可以選擇豆制品及蔬菜。 由于天氣炎熱,加上學習緊張使得孩子的食欲降低,此時家長應選擇孩子平常愛吃的食物,變換花樣做可口一些,一定讓孩子吃飽。 多選用魚蝦、瘦肉、雞蛋、牛奶、豆腐等,這些食物不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B2和維生素D。深海魚中含有的某些脂肪酸可以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記憶,要經常吃點深海魚。可以多吃蛋類食物,尤其是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大豆類食品也是含有卵磷脂豐富的食品,比如豆腐,豆漿。含鐵豐富的食物也有助于記憶。 主食要足量,以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粗糧、雜糧如紅豆、綠豆、糙米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和膳食纖維,維生素B1本身對增進食欲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方面,維生素B1可以幫助大腦利用血糖產生能量,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同時不斷地變換食物品種花樣也可增加孩子的食欲。 4、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既可促進鐵在體內的吸收,更重要的一點,它還可增加腦組織對氧的利用。另外,這類食物還可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本來食欲就低,加之復習考試緊張,就更不想吃東西了。吃一點新鮮水果可以開胃。 5、清淡飲食 天熱,加上考生生活節奏快,考生往往消化功能下降。因此,不吃或少吃冷飲。飲食應該清淡,不吃或少吃含脂肪高的油炸食品,鹽要少吃。 6、不提倡靠咖啡等“提神” 有些考生為了“提神”,就喝大量的咖啡、喝茶。咖啡里面含有咖啡因,有提神的作用。但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性不一樣,特別敏感的人,喝點茶或咖啡就入睡困難;不敏感的人,即使喝上一大杯咖啡也提不起神來。累了、困了,是大腦和身體的自然反應,提醒應該休息了,別用“疲勞”戰術,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 7、不可過分迷信“健腦品”。 最近,有關于某地考生邊復習邊打“吊瓶”的報道,這種做法有點無知。不少考生吃“健腦”品的原因一是從眾,另一方面是心理作用,吃了“萬一有作用呢?”,不吃不就虧了嗎? 人的智力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營養只是諸多因素之一,而各類天然食物中已經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要不挑食、偏食都能滿足需要。 除了平常刻苦學習和積累,沒有短時間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不可過分迷信和依賴營養品對智力和考試成績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