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泰斗教你泡藥酒
李輔仁,生于1919年,為我國近代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素有“中醫泰斗”之盛譽。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應用,可謂爐火純青。從釀酒、飲酒到賞酒、論酒,酒已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自古以來,酒與醫素有不解緣,繁體“醫”中有個“酉”,酉者酒也。酒性溫,味辛而苦甘,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中醫認為久患疾病必將導致正氣虧虛、脈絡淤阻,因此各種慢性虛損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暢、經脈滯澀的問題。藥酒中含有補血益氣、滋陰溫陽的滋補強身之物,加上酒本身辛散溫通的功效,有利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患的防治。
李輔仁教授行醫60余年,自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級醫療保健工作后,其主治方向轉為以診治中老年病及養生為主。作為一名中醫大家,李老對藥酒也是情有獨鐘。以傳統古方為基礎,積數十年臨床經驗,李老配制出六壇保健藥酒。在這里,我們將這六壇酒的配制方法公之于眾,以望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受益。
1、首烏益壽酒:何首烏、黑芝麻、黃精、當歸、枸杞子、杭白芍、黃芪各10g。
【配法】將上藥共煎成濃汁,過濾去渣,兌入25度500ml高粱白酒內。如多配可按比例類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ml。
【主治】鬢發早白、腎虛腰酸、腿軟乏力、氣虛血弱,久服無副作用。
2、丹參酒:丹參10g,檀香、木香、砂仁各5g,赤芍、黨參各10g。
【配法】將上藥共搗成粗末,加入25度白酒500ml,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見雜質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ml。
【主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氣強心作用。
3、養血安神酒:茯神、炒棗仁各10g,五味子、夜交藤、秫米、白芍、琥珀粉、桑葚各5g。
【配法】諸藥共研細末,兌 入25度白酒500ml,浸泡2周過濾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ml。
【主治】長期失眠,入睡難,醒得早,多驚恐夢,日久體弱,記憶力差,神疲乏力等癥。
4、玉屏風酒:黃芪15g,防風10g,白 術15g,柴胡10g。
【配法】諸藥共研細末,兌 入低度白酒500ml,澄清后去沉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ml。
【主治】體弱畏風或氣候變化時易感冒者,有補氣扶正、抗風寒、防感冒之功效。
5、枸杞子酒:枸杞子60g,桑葚子20g,百合20g,蓮子10g。
【配法】將上藥兌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內,浸泡2周,澄清去渣,不去掉原藥亦可。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ml。
【主治】補腎益精、安神滋陰,治水腫脹滿、腰背酸痛等癥。
6、生脈酒:黨參10g,麥冬10g,五味子5g,龍眼肉20g。
【配法】將上藥濃煎去渣,兌入低度白酒500ml。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ml。
【主治】為強心復脈劑。可補氣斂汗,對氣短、口渴、脈虛弱等癥有療效。

●滋陰補腎酒
【配方】菟絲子120g,肉蓯蓉120g,天門冬60g,麥門冬60g,白茯苓60g,枸杞子60g,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車前子45g,山萸肉60g,遠志肉30g,柏子仁60g,覆盆子45g,地骨皮45g,牛膝60g,生地60g,熟地60g,山藥60g,人參60g,木香60g,川椒30g,澤瀉30g,杜仲(姜汁炒)60g,巴戟天(去心)60g,白酒3000ml。
【功用】補腎添精,安神定志。
【制法】1、將上述24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用紗布包貯,放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飲用。可隨飲隨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用法】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
【藥材功效解析】
菟絲子:為此方主藥,藥性平和,溫腎助陽,填精益髓。既能補益肝腎,又能溫助脾胃;且補而不峻、溫而不燥,是一味益壽良藥。
肉蓯蓉、杜仲、巴戟天:溫腎助陽,滋精潤燥。
人參:大補元氣,生津益智,為補五臟陽氣之君藥,開胃氣之神品。
生地、熟地:均為滋陰養血之藥,與天門冬、麥門冬相合能滋補腎精心血。
生地黃:能生精血,天門冬引入所生之地。
熟地黃:能補精血,用麥門冬引入所補之地。
山藥:補脾益肺,固腎滋精。
枸杞子、山茱萸、地骨皮、覆盆子、澤瀉、車前子:強陰益精。
茯苓、五味子、柏子仁,遠志、石菖蒲:養心安神,開竅益智。
川椒:溫補脾腎,通利三焦,久服輕身增年。
木香:行氣和胃,使其補而不滯。
此酒主治腎虛精虧,中年陽痿,老人視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軟。
【方劑來源】《民間驗方》。

●女貞子酒
【配方】女貞子250g,白酒750ml。
【功用】滋陰補腎,養肝明目。
【制法】1、將女貞子放入干凈的瓶子中;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5日后啟封,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2次,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女貞子:又名女貞實、冬青子,為木犀科常綠喬本女貞的果實。入藥以粒大、飽滿、色藍黑、質堅實者為佳,味苦甘性涼,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漣輕生不老。
此酒有滋補肝腎,烏發明目的功效,主治陰虛內熱,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須發早白。
【方劑來源】《本草綱目》。
●三仙酒
【配方】桑椹60g,鎖陽30g,蜂蜜60g,白酒1000ml。
【功用】補腎養肝,益精血,潤燥。
【制法】1、將桑椹搗爛,鎖陽搗碎,兩藥一起倒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7日后開封,過濾去渣;4、將蜂蜜煉過,倒入藥酒中,拌勻,貯入瓶中,即可飲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桑椹:補肝腎,滋陰液。
鎖陽:補腎,滋陰,潤燥。
蜂蜜:滋陰,潤燥;清熱,并能調味及緩解藥中熱性。
此酒有補腎養肝,益精血,潤燥之功效,主治腰酸、眩暈、體倦、大便秘結等癥。頗適于老人肝腎陰虛所致津液虧損,腸燥便秘者服用,無病者常服,亦有延年益壽之功。
【方劑來源】《補腎益壽藥酒方》。

●山萸蓯蓉酒
【配方】山藥25g,山萸肉、菟絲子、川牛膝、熟地黃、巴戟天、遠志、茯苓、澤瀉各30g,五味子35g,杜仲40g,肉蓯蓉60g,白酒2000ml。
【功用】補肝腎,暖腰膝,安神定志,充精補腦。
【制法】1、將上述12味藥材一起搗粗末,放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春夏5日,秋冬7日后開取,去渣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山藥:味甘性平,補虛羸,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
山茱萸,熟地、牛膝,澤瀉:滋腎強精。
五味子:滋腎強精,兼以益智安神。
茯苓、遠志:養心,安神,益智。
杜仲,菟絲子、巴戟天、肉蓯蓉:溫腎助陽。
此酒主治肝腎虧損,頭昏耳鳴,怔仲鍵忘,腰腳軟弱,肢體不溫。
【方劑來源】《民間驗方》。

●天門冬酒
【配方】天門冬40g,高粱酒500ml。
【功用】潤肺滋腎,調整血脈。
【制法】1、將大門冬用竹刀剖去心;2、之后與水同入砂鍋煎煮;3、煮約40分鐘后,去渣取液,兌入高梁酒中,裝瓶密封待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以午后服為宜。陽虛陰盛,脾胃虛寒見有食少便溏癥狀者。不宜飲用此酒。
【藥材功效解析】
天冬:味甘苦而性大寒,清肺降火,潤燥滋陰,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利小便,冷而能補。
此酒降虛火之上炎,利血脈,主治因肺、腎陰虛所致的勞咳咯血、口燥咽紅,便秘,肢體、肌肉酸痛麻木。
【方劑來源】《本草綱目》。
●五精酒
【配方】枸杞子500g,松葉600g,黃精400g,白術400g,天冬500g,糯米12.5kg,細曲1200g。
【功用】補肝腎,益精血,健脾,祛風濕。
【制法】1、先將細曲加工成細末備用;2、枸杞子、黃精等藥置于大砂鍋中,加水煮到10升待冷備用;若無大砂鍋,可分數次煮;3、將糯米淘凈,蒸煮后瀝半干,倒入凈缸中待冷;4、將藥并汁倒入缸中,加入細曲末,用柳枝攪拌勻,加蓋密封,置保溫處;5、21日后開封,壓榨去糟渣,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或每次隨量飲之。
【藥材功效解析】
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
黃精、白術:益氣健脾。
天冬:滋陰生津。
松葉:祛風除濕。
此酒有補肝腎,益精血,健脾胃,祛風濕之功效。主治體倦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肌膚干燥易癢等癥。五精酒是古人常用的延年益壽藥酒。

●五味沙苑酒
【配方】枸杞子、菊花各60g,山茱萸、沙苑子、生地各30g, 白酒1500ml。
【功用】補肝腎,明目。
【制法】1、將上述藥材加工碎,裝入紗布袋內,放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7日后開啟,去掉藥袋,澄清后即可飲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
枸杞子、沙苑子、山茱萸:補肝腎。
菊花:清肝明目。
生地:滋陰清熱。
此酒有補肝腎、明目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軟,頭暈眼花,目暗不明等癥。不耐酒力者,可用米酒或黃酒配制。
【方劑來源】《補腎益壽藥酒方》。
●五子補腎酒
【配方】枸杞子、覆盆子各100g,菟絲子、五味子、車前子各50g,白酒1000ml。
【功用】添精補髓,疏利腎氣。
【制法】1、將上述藥材研細粉,裝入紗布袋中;2、放入酒中,浸泡30天,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1次,晨起即飲。
【藥材功效解析】
枸杞子:甘平質潤,有滋補強壯作用。
菟絲子:功效補肝腎,益精髓,法風明目。
五味子:五味子斂肺益腎,益智安神。
復盆子:甘能益,酸能收,補而兼固,為滋補肝腎,收斂用固澀藥。
車前子:清利濕熱藥,強陰益精,有延年益壽之功。
此酒滋腎填精,對精、神、氣、血皆有補益功能,又能充養形體,振奮精神,烏須黑發,強壯筋骨,延年益壽。主治腎虛遺精,陽痿早泄,小便后余瀝不清,久不生育,及氣血雙虛,須發早白。
【方劑來源】《醫學入門》。

●一醉不老丹
【配方】熟地黃、生地黃、五加皮、蓮子蕊、槐角子各90g,沒石子6枚,白酒4000ml。
【功用】補腎固精,養血烏須,壯筋骨。
【制法】1、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放入干凈的器皿中;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14日后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后裝瓶備用;4、將布袋中的藥渣取出曬干,研成細末;5、同適量的大麥炒和,炒蜜為丸,每丸重6g,或制成餅狀;6、儲藏時,用壇裝,每放一層藥丸即撒一層薄荷末。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2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飯后服用藥丸1~2丸。方中槐角有一定毒性,飲用此酒時,劑量不宜過大。
【藥材功效解析】
熟地、生地:補腎陰,養精血。
蓮子蕊、沒石子:益腎固精。
五加皮:補肝腎,壯筋骨。
槐角子:滋陰清熱,烏須發。
此酒有補腎固精,養血烏發,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無力,遺精滑泄,精神萎靡,須發早白等癥。對因腎氣不固、精血不足所致的遺精、滑泄者有較好的療效。
●養身酒
【配方】杞子90g,黃精65g,黃芪32g,當歸身28g,冬蟲夏草38g,龍眼肉60g,人參25g。50度米酒1500ml,浸泡1個月。
【功能】補氣血,養身益壽,是溫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紅潤光澤。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過30毫升,老年人以10~15ml為佳。

●八珍酒
【配方】當歸(全用,酒洗)150g、南芎50g、白芍(煨)100g、生地黃(酒洗)200g、人參(去蘆)50g、白術(去蘆,炒)150g、白茯苓(去皮)100g、粉草(炙)75 g、五加皮(酒洗、曬干)400g、小肥紅棗(去核)200g、核桃肉200g,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和氣血,養臟腑,調脾胃,強精神,悅顏色,助勞倦,補諸虛。
●養生酒
【配方】當歸身、菊花各30g,桂圓肉240g,枸杞子120g,白酒漿3500g,滴燒酒1500g。
【制法】將上藥盛入絹袋內,懸于壇中,加入酒封固,窖藏1個月以上,便可飲用。
【功效】補益強身,養生防病。適用于血虛精虧,面色不華,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睡眠不安,心悸,健忘等癥。常飲能改善老年人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
【服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1~2小盅。
●人參枸杞酒——滋陰壯陽補腎藥酒
【配方】人參200g、枸杞子3500g、熟地1000g、冰糖4000g,泡白酒適量。
【功效】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
適用于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痛等癥。
●八珍酒 - 滋陰壯陽補腎藥酒
【配方】當歸(全用,酒洗)150g、南芎50g、白芍(煨)100g、生地黃(酒洗)200g、人參(去蘆)50g、白術(去蘆,炒)150g、白茯苓(去皮)100g、粉草(炙)75g、五加皮(酒洗、曬干)400g、小肥紅棗(去核)200g、核桃肉200g,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和氣血,養臟腑,調脾胃,強精神,悅顏色,助勞倦,補諸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