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手冊 》中的一點微塵 石崇鑫 1984年的一天,為了查閱斐波那契數,翻開《數學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5月第2次印刷版本),不經意期間,發現同本《手冊》的“第十八章 最優化方法”中的922頁和“第二十章 初等數論”中的1064頁中斐波那契數的初始值居然是兩個樣子。 前者的初始值為F0=1, F1=1; 后者的初始值為 F0=0, F1=1, F2=1。我又查閱了同類書籍《簡明數學手冊》(上海教育出本社,1978年4月新1版)“第六部分 最優化方法”中的第6章第2頁,其初始值也是F0=1, F1=1;顯然,這兩個樣子的初始值有一個是正確的,而另一個是錯誤的。后來,經過對斐波那契數的深入探索,特別是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對斐波那契數負數項的探索,終于確定初始值F0=1, F1=1有誤,而初始值 F0=0, F1=1, F2=1是正確的。 《數學手冊》是一本權威性較強的工具書,同一本工具書同一種數列的初始值出現兩個樣子,這不能不說是書中的一點微塵。當然,《數學手冊》的編輯在編寫這本工具書時,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其中初始值F0=1, F1=1; 他們依據的是近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最優化理論著作,就是說,《數學手冊》中的這點微塵是華老先生留下的。華老先生留下的這點微塵絲毫不會影響華老先生作為近代著名數學家的偉大光芒,恰恰相反,華老先生留下的這點微塵更加顯示了卓越數學家勇于探索的非凡精神的一次記錄。就是說包括華老先生這樣著名的數學家的科學探索道路都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從正確到正確,往往都是從失誤,失誤,甚至失敗中走向成功。但是失誤和失敗都沒有什么了不起,關鍵是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只要我們不怕失誤和失敗,提倡敢于超前想像,敢于新思維,敢于提出新觀點,敢于提出新理論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中國就一定會出現大批的世界級的領先科學家。 2012年5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