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曰: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易經(jīng)》六十四卦,每卦皆由六爻組成。初爻、二爻為地位;三爻、四爻為人位;五爻、六爻為天位,此即天地人三才。六爻卦象所反映的易經(jīng)認為,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頂天立地的“人”作為宇宙萬事萬物的一部分,居于宇宙天地之中,便與宇宙天地溶為一體。宇宙天道必然要影響人道,反之,人道必然要反作用于天道。“人”不僅是生物性的人,更是社會性的人,因此,天道、人道、社會便在宇宙系統(tǒng)中彼此產(chǎn)生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彼此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溶合為一。這就是易經(jīng)“天人合一”的宇宙整體觀,這就是其所說:“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天道比擬人道,推衍人道。 《乾·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這是人道效法天道的最高境界。人類若能達到這種境界,人類社會將是一個繁榮昌盛幸福和諧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易經(jīng)》以宇宙天道比擬,推衍人道。乾卦為天為健,坤卦為地為順,故曰:“乾道為男,坤道為女。”進一步比擬: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這是以先天卦的方位和后天卦的陰陽來解說八卦與人的關系。又運用“近取諸身”之法,將八卦比擬人體的八個部分。“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至此,“天”、“人”就完全合一了。 《易經(jīng)》天人合一獨特的取象類比思維模式,以天道推衍人道,以人道效法天道的方法論,不僅被歷代帝王將相用作安邦治國的法寶,為其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外交服務,而且也被術數(shù)家們用來推衍人生之吉兇禍福而趨吉避兇。幾千年來,《易經(jīng)》天人合一的思想,為人們觀天察地掌握天道的運行變化規(guī)律。 天人合一的思想,含有人與大自然溶為一體和諧共存的思想。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是唇齒相依,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關系。任何違背自然法則,破壞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行為,都將會受到大自然嚴歷的懲罰。當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極大地破壞了人與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失衡的大自然“回報”的是頻繁的地震、風沙、洪水、干旱及癌癥、艾滋病等。 易經(jīng)》的天人合一,告訴人們遵循宇宙的自然法則,人與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和諧。 |
|
來自: 易孜 > 《易經(jīng)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