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另類流行/搖滾是另類搖滾的一個分支,在該類型被主流音樂吸收后形成。它的風格是平滑流暢、音調優美,節奏與歌詞簡單適合電臺播放,把另類音樂包裝得更柔和悅耳而宜于消費推廣。商業可行性通常是成人另類流行/搖滾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藝術家并不總是以之為目的——他們的個人取向完全可能被證明是與這種風格的感覺相容的。比起任何一類聲音,成人另類流行/搖滾要“善”感得多。 它的藝術家可能汲取了流行吉他靈性的另類搖滾傳統,特別是80年代早期的噪聲流行(Gin Blossoms,、Barenaked Ladies、Goo Goo Dolls),和非電聲的民謠搖滾,特別是原創傳統的個人自白詩(Indigo Girls、Tori Amos、Jeff Buckley、Sarah McLachlan、Fiona Apple、Jewel)),以及美國傳統搖滾運動中隨意悠閑的少數民族成分(Sheryl Crow、Hootie & the Blowfish、Dave Matthews),或者是迷幻嘻哈(trip-hop)時髦的情緒化電聲(Portishead),此即最主要的影響。把各種成人另類流行/搖滾連系在一起的是認識與觀念的成熟:它基本上屬于主流音樂,90年代基于流行/搖滾的音樂——這迎合了更為考究適情的成人感受(譯注:這里成人指的是25至54歲),有意或者無意。 這些搖滾樂手往往更為閑適,注重創作技巧和內在真情力量,或者別的——特別是原創樂手——使音樂走向思想性的追求。最壞的情況是,成人另類流行/搖滾實質上近似停留于另類搖滾的膚淺表面——常常是因為表演者對成熟形成因素的臆斷。渴望音樂的動聽和討人喜歡,一些藝術家把討好耳朵做成了平淡乏味,另外一些則不自然地力圖聽起來顯得“有深度”,結果造成過度制作與業余化技巧的堆砌和抑郁性強迫。不過往最好的方面看,這一類型的方向得到了一些藝術家極具意義的展現,他們有抱負有想法,并且/或者別具風格,但是仍然足能以符合主流電臺節目制作者的要求——他們想要的是更老練世故的音樂,不喧鬧,不過于煩人。
成人另類流行/搖滾類型 ·校院搖滾 藝術家排行(實時更新-點擊:完整名單)
專輯排行(蝦米往往無相關專輯,并且歌曲太多鏈接會宕,姑且選取十來首,其余不妥之處亦望諒。實時更新-點擊:完整名單)
歌曲排行(實時更新-點擊:完整名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