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公眾口渴才喝水飲水常識亟需普及在今年的“世界水日”,2012中國·國際包裝飲用水峰會(CGPW2012)發布國內首部《健康飲水手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在會上透露,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城市成年居民飲水狀況的調查,發現近一半的人群口渴時才飲水,1/3人群一天的飲水量也不足1200ml,城市成年居民飲水知識有待改善。 馬冠生指出,人體中的物質75%是水,當人體失水量達體重的2%時,就會感到口渴,也就是說:當人感到口渴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處于慢性缺水狀態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還有更多的人只強調水的解渴作用,而忽視了水的營養作用。通過對我國主要城市成年居民飲水狀況的調查,發現目前公眾日常飲水其實存在很多誤區,很多人都認為水沒有營養、只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很多年輕人劇烈運動后立即就補水,并漸漸習慣用飲料代替飲用水,這些都是喝水的誤區。不健康的喝水方式正在侵害公眾的身體健康,同時,他還強調目前國內居民健康飲水意識薄弱,對于健康飲水,科學補水常識掌握不足,必須強化公眾健康飲水理念,所以,普及飲水常識已經迫在眉睫。 水乃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且無可替代的營養物質。飲用水的好壞對人體健康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資料顯示,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癌癥與飲用不潔凈的水有關。專家表示,消化不良、代謝紊亂、肥胖、長痘痘、中暑……這一切可能都跟沒有正確飲水有關。 記者從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張片紅所著的《水與生命》了解到,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有5%-20%是從飲用水里獲得的,水是礦物質最好的載體,如果缺少了某種礦物質,人就容易得病。年齡越大,越需要水;若人體水分不足,則會加速機體衰老。一般而言,成年人每天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當人體逐漸成長并走向衰老時,對缺水的敏感也會越來越弱。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活力,也會導致細胞含水量的減少,從而進一步降低口渴的敏感度,其結果就會引發慢性脫水的一系列癥狀。 正確的飲水辦法是,少量多飲,不要等口渴才喝水。飲水時間還可分配在每天任何時段。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溫和運動狀況下飲水量需相應增加,每天的飲水量甚至可以從1200毫升增加到6000毫升。 人體內有一個嚴格的“干旱”管理機制,當身體局部缺水時,“干旱”管理機制就會發出“口渴”的信號。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犯最簡單的錯誤,當身體急需水時,我們卻隨意飲用咖啡、酒或工業化生產的飲料,而不是便宜、安全的天然水。因為這些飲品里含有糖及其他脫水因子,這些脫水因子進入身體后,不僅讓進入身體的水迅速排出,而且還會帶走體內儲備的水。如果我們長期用飲料來替代飲用水,人體的“干旱”管理機制就會麻木,久而久之,水的新陳代謝功能就會紊亂,此時,當身體的某些區域缺水時,“干旱”管理機制發出的信號就可能不是口渴,而是口干、唇裂、皮膚干燥等更多、更嚴重的癥狀。
同時,水具有溶解消化功能,在人體缺水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癥狀;水會參與代謝功能,人體長期缺水,代謝就會紊亂,還可能導致肥胖;水有載體運輸功能,好的水就像一輛好的馬車,把營養輸送到人體各個部位;水還有滋潤功能,使身體細胞經常處于濕潤狀態,保持肌膚豐滿柔軟;水的比熱高,對機體有調節體溫的作用,通過水的蒸發能散發大量能量,避免體溫升高,反之當人體缺水時,多余的能量就難以及時散出,從而引發中暑;不愛喝水的人往往容易長痘痘,這是因為人體排毒必須有水的參與,同理,服藥的時候應喝足夠的水,以利于有效地消除藥品帶來的副作用。 遠離五大飲水誤區 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日前提醒說,喝水不要踏入五大誤區: 1、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礦泉水因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些礦物質而深受喜愛。不少消費者認為,礦物質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飲用水中應該含有適量、平衡的礦物質,但當水中礦物質含量超標時,會危害人體健康。 2、水越純越好。不少人認為,水越純越好。事實上,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身體營養失調。大量飲用純凈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降低人體免疫力,易引發疾病。 3、喝水僅為解渴。人們通常認為,口渴了才喝水。調查顯示,人們喝水時往往忽略了水的營養及保健功能。干凈、安全、健康的水是最廉價、有效的保健品。水在體內能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稀釋,以便于人體吸收。 4、飲料等于飲用水。有些人喜歡把飲料當作飲用水。其實,水和飲料在功能上不能等同。由于飲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質,又添加了香精和色素,飲用后不易使人產生饑餓感。因此用飲料代替飲用水,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欲,影響消化和吸收。 5、把醫療用水當飲用水。目前在市場上可以看到一些名為“電解水”和“富氧水”的飲用水,嚴格地說,這些都屬于醫療用水,不能作為正常人群的飲用水。 主動喝水學會科學飲水 正確飲水有三大“要訣” 1.要選擇有益于健康的飲水:很多人通過喝飲料來補充水分,雖然達到了補充水分的目的,但同時攝入了額外的糖、香精、香料和能量,長期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導致肥胖和健康問題。最好的飲用水是白開水或天然礦泉水,尤其是水源地有保障的天然礦泉水,不僅達到補水的目的,還可以補充天然的、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礦物質,如鈣、鎂、偏硅酸等,這些成分都有益于身體健康。 2.要主動喝水:主動地飲水,才能獲得人體新陳代謝、汗液、尿液丟失的水分,使身體時刻保持充足的水營養,維持組織、器官功能的正常發揮,有助于及時阻止細菌、病毒對機體的侵襲。如果機體水分不足,導致組織、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容易誘發疾病。因此,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此外,應因人、因地區和因季節調整飲水量,例如在炎熱時間較長的南方地區,最好每天有更多次的飲水。 3.要少量多次飲水:飲水以每次200毫升左右(半杯-1杯)為宜。一天內合理分配飲水,例如在華南地區,建議每天喝1.5L水。 把握好飲水時間有益健康 1.早晨一杯水,有利于清洗人體的內臟,而且要喝溫水,因為人在早晨的時候陽氣剛剛生發,如果一下子喝一杯涼水,則很容易傷到人體剛剛生發的陽氣。 2.中午飯后一小時喝水,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有的女孩子怕喝水容易增加體重,所以不喝水,其實不喝水才容易發胖,尤其是午飯后一小時還不喝水,更容易造成廢物在體內的堆積,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午的這杯水 還有利于減肥。 3.晚飯后要少喝一點水,因為晚飯后2小時基本就要休息了,如果喝水過多,容易休息不好,會增加腎臟負擔,也影響睡眠質量。 4.有時候有人會患上感冒、咳嗽之類的小毛病,也要多喝水,有利于新陳代謝,排除病毒。 5.要注意的是有人如果患有腎臟之類的疾病,不要飲水過量,否則會增加腎臟負擔。 瓶裝水桶裝水選擇各有講究 購買瓶裝飲用水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盡量購買大型生產企業生產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產品,其產品質量會更有保障。同時,可以查看水源地,水源地所處地理位置和保護程度也會影響到水質。 2.注意查看產品標簽。仔細查看標簽上的產品名稱、凈含量、制造者的名稱、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標注是否規范。飲用天然礦泉水要特別注意查看是否標明礦泉水水源地名稱及通過國家(省級)鑒定認可的批準號、特征界限指標及PH值、溶解性總固體、主要陽離子(K+、Na+、Ca2+、Mg2+)、陰離子(HC3-、SO42-、CL-)的含量范圍。 3.查看瓶的外觀。飲用水包裝瓶應由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材料制成,瓶體應光滑、清亮,透明度高,質感好。同時,用手擠壓塑料瓶身,檢查瓶蓋是否密封良好。如果瓶口有水滲出,說明瓶蓋密封不嚴,飲用水可能受到污染。 4.注意飲用水的感官質量。合格的飲用水一般應無色、透明、清澈、無異臭異味,無肉眼可見物。飲用天然礦泉水允許有極少量的天然礦物鹽沉淀,但不得有其他異物。對于有異色、異味、渾濁、有絮狀物或雜質的產品不得飲用。 5.瓶裝飲用水打開后,應在短期內盡快飲用。 購買桶裝飲用水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要選擇信譽好、正規企業生產的桶裝水(外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編號)。選購時要仔細檢查水桶標簽是否標注產品名稱、企業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必要時可要求商家提供國家認可檢驗機構近期的檢測報告。 2.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無異味,沒有絮狀物,不要選購和飲用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淀或雜質及有異味的水。 3.包裝容器(水桶)一定要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制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以回收廢舊塑料為原料制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度差。 4.對于水桶的密封性千萬不可忽視,桶裝水應倒置一分鐘以上不漏水,如漏水則存在二次污染的潛在危險。 5.桶裝水一旦打開,盡量在短期內飲用完,通常以一周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尤其在溫度較高的夏季,細菌繁殖速度加快,更不能久存。 6.應注意飲水機的二次污染,飲水機要定期清洗,建議夏季每個月清洗一至兩次,冬季3個月清洗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