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2年01月01日,上海軌道交通全路網已開通運營11條線、287座車站,運營里程達420公里(不含磁浮線)
軌道交通1號線運營區間:莘莊—外環路—蓮花路—錦江樂園—上海南站—漕寶路—上海體育館—徐家匯—衡山路—常熟路—陜西南路—黃陂南路—人民廣場—新閘路—漢中路—上海火車站—中山北路—延長路—上海馬戲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蘭路—共富新村—寶安公路—友誼西路—富錦路
長約37公里,共設28座車站,是一條縱貫上海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線路識別色:大紅色。
軌道交通2號線運營區間:徐涇東—虹橋火車站—虹橋2號航站樓—淞虹路—北新涇—威寧路—婁山關路—中山公園—江蘇路—靜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南京東路—陸家嘴—東昌路—世紀大道—上海科技館—世紀公園—龍陽路—張江高科—金科路—廣蘭路—唐鎮—創新中路—華夏東路—川沙—凌空路—遠東大道—海天三路—浦東國際機場
長約68公里,共設30座車站,是一條橫貫上海市區連接浦江兩岸的東西向線路。線路識別色:淡綠色。
軌道交通3號線運營區間:上海南站—石龍路—龍漕路—漕溪路—宜山路—虹橋路—延安西路—中山公園—金沙江路—曹楊路—鎮坪路—中潭路—上海站—寶山路—東寶興路—虹口足球場—赤峰路—大柏樹—江灣鎮—殷高西路—長江南路—淞發路—張華浜—淞濱路—水產路—寶楊路—友誼路—鐵力路—江楊北路
長約40.5公里,共設29座車站,是一條環繞中心城區以高架為主的地鐵線路(地下站:鐵力路;地面站:上海南站、江楊北路)。線路識別色:黃色。
軌道交通4號線運營方式為環線:宜山路—上海體育館—上海體育場—東安路—大木橋路—魯班路—西藏南路—南浦大橋—塘橋—藍村路—浦電路—世紀大道—浦東大道—楊樹浦路—大連路—臨平路—海倫路—寶山路—上海火車站—中潭路—鎮坪路—曹楊路—金沙江路—中山公園—延安西路—虹橋路
長約33.6公里,共設26座車站,與軌道交通3號線接軌成環。線路識別色:紫色。
軌道交通5號線運營區間:莘莊—春申路—銀都路—顓橋—北橋—劍川路—東川路—金平路—華寧路—文井路—閔行開發區
長約17公里,共設11座車站(除莘莊為地面車站,其余10座為高架車站)。線路識別色:紫紅色。
軌道交通6號線運營區間:港城路—外高橋保稅區北—航津路—外高橋保稅區南—洲海路—五洲大道—東靖路—巨峰路—五蓮路—博興路—金橋路—云山路—德平路—北洋涇路—民生路—源深體育中心—世紀大道—浦電路—藍村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臨沂新村—高科西路—東明路—高青路—華夏西路—上南路—靈巖南路—東方體育中心
長約36公里,共設28座車站(其中高架車站8座,地下車站20座)。線路識別色:品紅色。
軌道交通7號線運營區間:花木路—龍陽路—芳華路—錦繡路—楊高南路—高科西路—云臺路—耀華路—長清路—后灘—船廠路—東安路—肇嘉浜路—常熟路—靜安寺—昌平路—長壽路—鎮坪路—嵐皋路—新村路—大華三路—行知路—大場鎮—場中路—上大路—南陳路—上海大學—顧村公園—劉行—潘廣路—羅南新村—美蘭湖
長約37公里,共設32座車站。是上海軌道交通網絡中一條南北向的骨干線。線路識別色:橘紅色。
道交通8號線運營區間:航天博物館—聯航路—江月路—浦江鎮—蘆恒路—凌兆新村—東方體育中心—楊思—成山路—耀華路—周家渡(未啟用)—西藏南路—陸家浜路—老西門—大世界—人民廣場—曲阜路—中興路—西藏北路—虹口足球場—曲陽路—四平路—鞍山新村—江浦路—黃興路—延吉中路—黃興公園—翔殷路—嫩江路—市光路
長約41公里,共設29座車站。在人民廣場與1、2號線形成大型軌交換乘樞紐,并且往航天博物館方向的列車兩邊車門同時開啟。軌道交通8號線往航天博物館方向有兩個終點站:航天博物館站、東方體育中心站。前往航天博物館的乘客須下車在月臺等候下一趟列車。線路識別色:淡藍色。
軌道交通9號線運營區間:楊高中路—世紀大道—商城路—小南門—陸家浜—馬當路—打浦橋—嘉善路—肇嘉浜路—徐家匯—宜山路—桂林路—漕河涇開發區—合川路—星中路—七寶—中春路—九亭—泗涇—佘山—洞涇—松江大學城—松江新城
長約46公里,共設23座車站,是上海軌道交通網絡中重要的市域級骨干線路。線路識別色:淡藍色。
軌道交通10號線運營區間:新江灣城—殷高東路—三門路—江灣體育場—五角場—國權路—同濟大學—四平路—郵電新村—海倫路—四川北路—天潼路—南京東路—豫園—老西門—新天地—陜西南路—上海圖書館—交通大學—虹橋路—宋園路—伊犁路—水城路—龍溪路—上海動物園—虹橋1號航站樓—虹橋2號航站樓—虹橋火車站—龍柏新村—紫藤路—航中路
長約36公里,共設31座車站。線路識別色:淡紫色。
軌道交通11號線運營區間:江蘇路—隆德路—曹楊路—楓橋路—真如—上海西站—李子園—祁連山路—武威路—桃浦新村—南翔—馬陸—嘉定新城—白銀路—嘉定西—嘉定北—上海賽車場—昌吉東路—上海汽車城—安亭
全長約66.5公里(主線江蘇路至嘉定北為約33.25公里,支線 江蘇路至安亭為約33.25公里,投入運營車站20座。)線路識別色:深褐色。
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二期。全部為地下線,是連接上海市西北地區~中心城~浦東新區的一條主干線 北段二期全長約21公里,線路途經長寧區、徐匯區、浦東新區3個行政管轄區,共設13座地下車站,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站、徐家匯站、上海體育館站、龍華站、云錦路站、石龍路站、東方體育中心站、三林站、東明路站、浦三路站、嚴御路站(預留)、御橋站、羅山路站
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為縱貫中心城區“西南——東北”軸向的重要主干線。 全長約為40公里,線路途經上海市的閔行區、徐匯區、盧灣區、靜安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及浦東新區,共8個行政管轄區。共設32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分別是七莘路站、虹莘路站、顧戴路站、東蘭路站、虹梅路站、虹漕路站、桂林公園站、漕寶路站、龍漕路站、龍華路站、船廠路站、大木橋路站、嘉善路站、陜西南路站、南京西路站、漢中路站、曲阜路站、天潼路站、國際客運中心站、提籃橋站、大連路站、長陽路站、寧國路站、隆昌路站、內江路站、復興島站、利津路站、巨峰路站、楊高北路站、金京路站、申江路站和金海路站。
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為縱貫中心城區“西北——東南”軸向的重要主干線。
一期工程全長約為16公里,線路途經上海市嘉定、普陀、閘北、靜安4個行政管轄區。共設1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分別是華江路站、金沙江西路站、豐莊站、祁連山南路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金沙江路站、隆德路站、武寧路站、長壽路站、江寧路站、漢中路站、自然博物館站、南京西路站。
軌道交通16號線工程線路長約59公里,共設13座車站,分別為龍陽路站、華夏西路站、羅山路站、周浦東站、鶴沙新城站、航頭東站、新場站、野生動物園站、惠南站、浦東火車站站、臨港新城北站、滬城環路站、臨港新城站。線路走向為:浦東新區龍陽路站—沿羅山路、規劃羅南大道(S3)—規劃航三公路—人民西路—拱極路—穿川南奉公路、遠東大道—折向平行浦東鐵路東側南行—跨越大治河—折向臨港大道—終點臨港新城站。
1958年早前,上海市就開始地鐵建設的前期準備,當時蘇聯專家表示上海處軟土地層,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設隧道工程。1963年于浦東塘橋采用結構法用鋼筋混凝土管片襯內試挖了直徑4.2米的隧道,用于驗證粉沙性土質和淤混質粘土質中建設隧道的可行性。1964年在衡山公園附近又開挖了代號為“60工程”的地鐵試驗工程。因內徑偏小不能行駛大型車輛而以失敗告終。70年代末在漕溪公園的地底下,又嘗試了第二條試驗隧道的掘進,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上下行總長1290米。細心的地鐵乘客可以發覺這段線路采用結構法修筑地下連續水泥墻(方形隧道),與此后采用的盾構掘進(圓形隧道)有明顯不同。現在這段線路作為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的正式路線使用
1989年5月,中德雙方正式簽署了4.6億馬克的地鐵專款貸款協議書,并于1990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同意,上海地下鐵道工程新龍華站(今上海南站站)至上海新客站(今上海火車站站)開工興建。1993年1月9日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進行試通車,計劃第一列車從新龍華開往徐家匯,列車由內燃機車調車至新龍華車站。由于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沒有經驗,導致上行線供電觸網無法送電,最后只能將列車調車回梅隴車輛段。第二天即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鐵歷史上第一列列車在新龍華至徐家匯區間進行了試通車(中國地鐵建成后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試通車-不載客運行、試運營-載客運行、正式運營-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1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37公里
識別標志色:大紅色
站數:28
現在一號線上有3種款式的車型
分別是DA-01、AC-01、AC-06
一號線列車車身除AC06型外均以白色為主色調,兩邊各有一條紅色的飾帶,AC06型車紅、黑、白三色為主色調,兩邊各有一條紅色的飾帶。
歷史回放
1990年1月19日,經國務院同意正式開工建設。
1993年1月10日,南段錦江樂園站至徐家匯站上行線建成。
1993年5月28日,南段線路(徐家匯站-錦江樂園站)開始觀光試運行。
1994年12月12日,上海地鐵一號線全線(上海火車站-錦江樂園站,漕寶路站以南為地面線路,其余為地下線路)試營運。
1995年4月10日,一號線全線(上海火車站-錦江樂園站)試運營,總長16.1公里。
1995年7月,全線正式運營。
1996年12月28日,一號線南延伸段(錦江樂園站至莘莊)試通車。
1997年7月1日,一號線南延伸段(錦江樂園站-莘莊站,為地面路線)貫通運營,至此全線總長21.35 公里;
2004年12月28日,北延伸段(汶水路--共富新村,為高架路線,長12.43公里)試運營。
2007年12月29日,北北延伸(共3站)到富錦路站,長4.3公里。至今1號線總長度達到36.89公里。
1號線現在分大小交路,大交路為莘莊站至富錦路站,小交路為莘莊站至上海火車站。今后小交路可能延伸至通河新村。
2009年12月22日,在早晨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接連發生停運和兩車側碰兩起事故后,22日晚,軌交1號線再次接連發生兩起事故:20時55分1號線上海火車站站往莘莊站方向因列車故障造成晚點;20點40分,1號線陜西南路站一變電箱冒出濃煙,幾處站點短暫限流進出站口被封閉。
背景資料
1986年開始規劃的上海市地鐵1號線,地鐵1號線在工可階段與擴初設計階段,確定的線路遠期起訖點為新龍華站與紀蘊路站,初、近期的線路的起始點設在市區與郊縣(上海縣)分界處的新龍華站(后又延伸至錦江樂園站)和上海火車站。1994年4月全線開通后,城市發展起了較大的變化。閔行區成為上海四大新區之一(即寶山區、閔行區、浦東新區和嘉定區),同時也是疏解市中心人口、建設新住宅區的重點,徐家匯以南客流量急速增長,為此,在1號線開通不久便著手進行延伸至莘莊的南延伸線的籌建。
行政區所屬:寶山區、閘北區、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閔行區
途徑站點:莘莊(換乘5號線)外環路 蓮花路錦江樂園 上海南站(換乘3號線)漕寶路上海體育館 (換乘4號線)徐家匯(換乘9號線)衡山路常熟路(換乘7號線)陜西南路(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10號線) 黃陂南路人民廣場(換乘2、8號線)新閘路漢中路上海火車站(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3、4號線)中山北路延長路 上海馬戲城 汶水路 彭浦新村共康路 通河新村 呼蘭路 共富新村 寶安公路 友誼西路富錦路
另設梅隴車輛段和富錦路停車場
運營: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2號線
基本情況
識別標志色:淡綠色
長度:60公里
站數:30
AC02型電動客車
涂裝:以白色調為主,列車車身兩邊各有一條淺綠色的飾帶。
制造商:德國Adtranz與西門子公司
設計時速:80km/h
車輛編成:6節編組(Tc+Mp+M+Mp+M+Tc)
車廂:鋁合金車體,寬3米 制造年代:2000年-2001年
電機傳動方式:VVVF交流傳動
車輛總數:16列(編號201—216)
設計壽命:30年
昵稱:西瓜
備注:2007年開始,AC02型列車開始擴編為8節編組。按計劃,將1號線AC01的130-137號原動車每2節一組加入201-216號車擴編為AC02A型,投入2號線服務.
AC-08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阿爾斯通聯合體
· 時速:80km/h
· 編組:8節編組A型列車(ABCBCBC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86米。整列車最大載客量3280人。
· 制造年代:2007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76列(編號0201-0292)
· 國產化率:大于70%
· 備注:阿爾斯通聯合體由上海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公司和中國南車集團南京浦鎮車輛廠組成,其中上海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公司為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和上海電氣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2號線上運營的21列AC-08型地鐵列車由南京浦鎮車輛廠和上海電氣聯合生產。
AC-17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阿爾斯通聯合體
· 時速:80km/h
· 編組:4、8節編組A型列車(ABCA)、(ABCBCBC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
· 制造年代:2009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歷史回放
2000年6月11日正式通車,長16.3公里。
2000年12月26日,東延伸段(龍陽路-張江高科,地面路線)貫通,全長增加至19.1公里。
2005年12月7日,西延伸的閔行區北翟路車輛段建設工地發生大面積滲水事故。
2006年12月30日,西延伸段(中山公園-淞虹路)共四站建成試運營。
2010年2月24日,東延伸段(張江高科-廣蘭路)共兩站建成試運營。
2010年3月16日,西西延伸段(淞虹路-徐涇東)共兩站建成試運營。
2010年4月8日,東延伸段(廣蘭路站-浦東國際機場站延伸段)通車運營。(需要在廣蘭路站下車換乘對面站臺的列車)
2010年7月1日,隨著虹橋火車站的啟用和滬寧高鐵的開通,軌道交通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通車運營。
后續事件
中期規劃:往東增加2站到浦東火車站
背景資料
地鐵2號線的起點站原先設計為中山公園-楊浦,后由于浦東的開發,從浦西的楊浦區調整至浦東花木地區。隨著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建設,又往東延伸一站。東延伸段原先規劃為高架線路,最近消息將現在的張江高科移入地下,全線除海天路和機場站為高架站,其余全部為地下站。
行政區所屬:浦東新區、黃浦區、靜安區、長寧區、閔行區、青浦區。
途徑站點:徐涇東 虹橋火車站(換乘10號線) 虹橋2號航站樓 淞虹路 北新涇威寧路 婁山關路 中山公園 (換乘3、4號線)江蘇路(換乘11號線)靜安寺(換乘7號線) 南京西路人民廣場(換乘1、8號線)南京東路(換乘10號線) 陸家嘴東昌路世紀大道(換乘4、6、9號線)上海科技館 世紀公園 龍陽路(換乘7號線,出站轉乘磁懸浮示范線)張江高科 金科路 廣蘭路(8節編組、4節編組換乘站)唐鎮創新中路 華夏東路 川沙凌空路 遠東大道 海天三路 浦東國際機場(出站轉乘磁懸浮示范線)
另設龍陽路停車場(與7號線共享)、北翟路車輛段(與13號線共享)和東延伸川沙車庫。
運營: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
3號線 基本情況長度:40.5公里
識別標志色:黃色
站數:29
AC-03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南京浦鎮車輛廠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41.2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2年-2004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28列(編號0301-0328)
· 國產化率:大于70%
· 備注:301和302號列車從法國進口,其余26列在南京浦鎮車輛廠完成生產。
運營: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
歷史回放
2000年12月26日,三號線一期通車,全長25公里,沿線設19個車站。
2006年12月18日北延伸段(江灣鎮-江楊北路,長15.4公里)通車。
背景資料
又名明珠線1期,利用原來的淞滬鐵路和滬杭鐵路內環線,為高架鐵,外界普遍稱之為輕軌明珠線,這是錯誤的,3號線是名副其實的重軌。全線有9站和4號線共線運營(以后將與4號線分軌)。3號線現在分大小交路,大交路為上海南站至江楊北路站,小交路為上海南站至長江南路站。為上海首條全線建成的軌道交通線路。
行政區所屬:寶山區、虹口區、閘北區、普陀區、長寧區、徐匯區
另設石龍路停車場和江楊北路停車場
途徑站點:江揚北路 鐵力路 友誼路寶楊路水產路 淞濱路 張華浜 淞發路 長江南路 殷高西路 江灣鎮 大柏樹 赤峰路 虹口足球場(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出站換乘8號線)東寶興路 寶山路(與4號線共站)上海火車站(與4號線共站,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1號線)中潭路(與4號線共站)鎮坪路(與4號線共站,換乘7號線)曹楊路(與4號線共站,換乘11號線)金沙江路(與4號線共站)中山公園(與4號線共站,換乘2號線)延安西路(與4號線共站)虹橋路(與4號線共站,換乘10號線)宜山路(換乘4、9號線)漕溪路 龍漕路 石龍路 上海南站(換乘1號線)
運營: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
4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33.6公里
識別標志色:紫色
站數:26
AC-05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德國西門子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41.2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2年-2004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28列(0401-0428)
歷史回放
2003年7月1日,在修建南浦大橋越江地鐵隧道時發生地面沉降,損失慘重。
2005年12月31日投入運營,全長27公里,形成C字型線路(浦西大木橋至浦東藍村路車站)共22座車站。
2007年9月21日,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線全線貫通,形成O字形,全長33.6公里。
2009年10月11日,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成為國內首條全國“工人先鋒號”地鐵線路。全線車輛車頭處張貼“工人先鋒號”標志。
背景資料
又名明珠線2期,規劃為城市環線,西段與3號線合用現有軌道。2003年7月1日凌晨在越江隧道區間用于連接上下行線的安全聯絡通道的施工作業面內,因大量的水和流沙涌入,引起隧道部分結構損壞及周邊地區地面沉降,造成3棟建筑物嚴重傾斜,黃浦江防汛墻局部坍塌并引起管涌。由于報警及時,隧道和地面建筑物內所有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沒有造成傷亡。塘橋至魯班路修復段2007年12月29日投入運營,4號線正式環通。最終為33.6公里,26個車站的環線。
途經行政區所屬: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普陀區、閘北區
途經站點:宜山路(換乘3、9號線)上海體育館(換乘1號線) 上海體育場東安路(換乘7號線)大木橋路魯班路西藏南路(換乘8號線)南浦大橋塘橋藍村路(換乘6號線) 浦電路(不同于6號線) 世紀大道(換乘2、6、9號線) 浦東大道楊樹浦路大連路臨平路海倫路(換乘10號線) 寶山路(與3號線共站) 上海火車站(北廣場)(與3號線共站,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1號線)中潭路(與3號線共站) 鎮坪路(與3號線共站,換乘7號線)曹楊路(與3號線共站,換乘11號線)金沙江路(與3號線共站) 中山公園(與3號線共站,換乘2號線)延安西路(與3號線共站)虹橋路(與3號線共站,換乘10號線))
另設蒲匯塘停車場
運營: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
其中虹橋路至寶山路共9個車站與軌道交通3號線共線運營。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
5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17.04公里
識別標志色:淺紫色
站數:11
AC-11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4節編組C型列車(ABBA)
· 車廂:鋁合金非貫通式廂體,駕駛室拖車長19.5米,車廂動車長19.4米,寬2.6米,整列車長77.9米。整列車有座位172個,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224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896人。
· 制造年代:2002年-2004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17列(編號0501-0518)
· 備注:5號線所有列車全部在位于上海閔行的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完成生產。是上海阿爾斯通公司引進C型列車生產線后首批生產的城軌車輛,上海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公司為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和上海電氣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
歷史回放
2003年11月25日起試運營,全長17.2公里,沿線設11個車站。
后續事件
近期規劃:
南延伸:自現在的東川路站分岔道往南延伸分,閔行區境內設江川路站,奉賢區境內設7站。屆時自東川路起分2條支線營運,規劃車站為6節編組。工程期為2012年~2015年。
支線線路(在建):東川路站(高架車站,與支線同站換乘)-----江川路站(高架車站,江川路口)----西渡站(高架車站,連成一號商務樓旁)-------肖塘站(高架車站,大葉公路口)-----奉浦站(高架車站,奉浦大道口)-------環城東路站(地下車站,位于環城東路口)-------望園路站(地下車站,位于望園路團南公路以東大約70米)--------金海湖站(地下車站,浦南運河以北)--------南橋新城站(地下車站,位于百秀路口),--------平莊公路站(高架車站,金海公路之平莊公路西南側)并預計將于2015年通車。
另設平莊公路路停車場
遠期規劃:
南延伸二期:自平莊公路站向南延伸3站包括(道院站 柘林站 海灣站)
背景資料
“莘閔線”原本為規劃中R1線的一部分,后閔行區政府自行投資建設,為解決閔行開發區至市區交通,后正式列入上海軌道交通路線,命名為5號線,為高架輕軌。
行政區所屬:閔行區(奉賢區)
途經站點:莘莊(換乘1號線)春申路 銀都路 顓橋 北橋 劍川路 東川路 金平路 華寧路 文井路 閔行開發區
另設劍川路停車場
運營: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
6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36公里
識別標志色:品紅色
站數:28
AC-12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4節編組C型列車(AB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駕駛室拖車長19.5米,車廂動車長19.4米,寬2.6米,整列車長77.9米。整列車有座位172個,最大載客量224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896人。
· 制造年代:2007年-2008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21列(編號0601-0623)
· 時間:4分鐘/班
· 備注:6號線所有列車全部在位于上海閔行的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完成生產。是上海阿爾斯通公司繼5號線列車后第二批生產的城軌車輛,上海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公司為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和上海電氣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
目前分大交線和小交線,小交線(巨峰路至高青路)每4分鐘一班,大交線(港城路至東方體育中心)每8分鐘一班。
歷史回放
2007年12月29日日起通車試運營,全長36公里,沿線設28個車站。
2011年4月12日,濟陽路站開通運行,后為配合世游賽的進行,改名為東方體育中心。
背景資料
軌道交通6號線貫穿整個浦東新區,是一條沿浦江走向全線均在浦東地區的軌交線路,為浦東輕軌,貫穿浦東新區沿黃浦江地區南北,其中南段穿越世博會規劃區,將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六里現代生活園區、三林居住區等有機銜接起來,并連接沿線的高橋、金橋、金楊、香山、洋涇、濰坊等已建和在建的22個大型居住區,也是為世博會直接服務的軌道交通線路之一。北起高橋鎮港城路,南至三林地區主題公園,設28個車站,車輛段、停車場各1座。【6號線】南段路線走向曾經變動,原規劃到三林城。自南起訖站東方體育中心(濟陽路)開始至博興路為地下線路,五蓮路起至北起訖站港城路段為高架線路。
行政區所屬:浦東新區
途經站點:港城路(北起訖站)外高橋保稅區北航津路外高橋保稅區南洲海路五洲大道東靖路巨峰路五蓮路博興路金橋路云山路德平路北洋涇路民生路源深體育中心世紀大道(換乘2、4、9號線) 浦電路藍村路(換乘4號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臨沂新村高科西路(換乘7號線)東明路高青路華夏西路上南路靈巖南路東方體育中心(南起訖站,換乘8號線)
另設港城路車輛段(與10號線共享)和三林停車場
運營:上海地鐵第四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
7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37公里
識別標志色:橘黃色
站數:32
AC-10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長春長客龐巴迪軌道車輛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整列車長141.24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7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傳動
· 總數:43列(編號0701-0743)
歷史回放
2009年12月5日 7號線(上海大學 - 花木路,后灘站除外)通車。
2010年4月20日 7號線后灘站啟用。
2010年12月28日 7號線北延伸(美蘭湖- 羅南新村-顧村公園)啟用通車。
(祁華路站暫未開通)
背景資料
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從市區的美蘭湖站起穿越市中心城區至浦東新區花木路站,線路全長約34.388km。共有28座車站(其中有岔車站11座),全部為地下車站。一期投入32列車。其余設有停車場和輔助停車場出入場線、1座停車場(含試車線)、1座輔助停車場、1座控制中心、在長清路站和耀華路站區間設置一條與13號線的聯絡線,在浦江南浦站與東安路站區間出岔設置一條與12號線的聯絡線,在上海大學站起向北延伸9.969公里線路、5個車站。線路最大站間距離約2248m,最小站間距離約714m,平均約為1273m。
陳太路停車場位于上海大學站的西側,設置兩條出入場線,接軌于上海大學站,場內設試車線一條,長約1400m。龍陽路輔助停車場位于龍陽路站東側,從龍陽路站出岔,設置一條出入場線(長約821米)。
在新村路站附近設置一座控制中心,在上海大學站起向北延伸9.969公里線路、5個車站,在長清路站和上南路站區間出岔設置一條與13號線的聯絡線,在浦江南浦站與東安路站區間出岔設置一條與12號線的聯絡線。
行政區所屬:寶山區、普陀區、靜安區、徐匯區、浦東新區
途經站點:美蘭湖 羅南新村 潘廣路 劉行 顧村公園 祁華路(暫未開通) 上海大學 南陳路 上大路 場中路 大場鎮 行知路 大華三路 新村路 嵐皋路 鎮平路(換乘3、4號線)長壽路 昌平路 靜安寺(換乘2號線)常熟路(換乘1號線)肇嘉浜路(換乘9號線)東安路(換乘4號線)船廠路 后灘 長清路 耀華路(換乘8號線)云臺路 高科西路(換乘6號線)楊高南路 錦繡路 芳華路 龍陽路(換乘2號線,出站換乘磁懸浮示范線)花木路
另設錦秋路停車場和龍陽路停車場(與2號線共享)
運營: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
8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41公里
識別標志色:藍色
站數:29
AC-07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C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2.6米,整列車長116.7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224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1568人。
· 制造年代:2006年-2008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47列(編號0801-0847,0847暫未上線)
· 備注:801號列車從西班牙進口。其余27列列車在位于上海閔行的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完成生產。8號線新訂購的7節編組列車有18列,在2010年全部到位。隨著7節編組列車逐步到位并調試上線,8號線將形成6節編組和7節編組混和運營的模式。遠期計劃將目前運營的6節編組列車擴編至7節(控制拖車+帶受電弓動車+不帶受電弓動車+不帶受電弓動車+不帶受電弓動車+帶受電弓動車+控制拖車)。上海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公司為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和上海電氣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
AC-17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北車長客、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7節編組C型列車(ABCCCBA)
歷史回放
2007年12月29日 8號線(市光路 - 耀華路,周家渡站除外)通車。
2009年7月5日 8號線南延伸段(航天博物館 - 耀華路)通車。
2011年4月12日 濟陽路站開通運營,后為配合世游賽的進行,改名為東方體育中心。
后續事件
近期規劃:根據2011年1月發布的資料,8號線在航天博物館之后將再往南延伸5 站,線路長度6.2公里,至匯臻路,將于2012年開始建設,預計2014至2015年投入運營。
遠期規劃:在匯臻路向西延伸至浦星公路另一側的大型居住區。
背景資料
又名楊浦線,為9大中心城區最后一個通軌道交通的楊浦區的生命線。建成后將大大方便楊浦往來市中心,也將促進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的發展。經過四川路、南京路、淮海路等黃金商業地塊,8號線將大大疏解市中心的交通壓力。途經的人民廣場站是三線換乘中心,8號線將于此和1、2號線交匯,現有站臺將被大規模改造,旨在減少換乘距離,改善布局環境。1期全線為地下站。
最初規劃新江灣城-成山路,與10號線可以換乘,但后來起訖點改為中原地區的市光路。后來由于穿越世博會選址區域,以及配合世博會動遷基地和一城九鎮之一的浦江鎮建設,南延伸到浦江鎮。自2002年起開工建設,為一次性建設時間最長的線路之一。
行政區所屬:楊浦區、虹口區、黃浦區、浦東新區、閔行區
途經站點:市光路 嫩江路 翔殷路黃興公園 延吉中路 黃興路 江浦路 鞍山新村四平路(換乘10號線)曲陽路 虹口足球場(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3號線)西藏北路中興路曲阜路 人民廣場(換乘1、2號線)大世界 老西門(換乘10號線)陸家浜路(換乘9號線)西藏南路(換乘4號線)周家渡(暫未開通)耀華路(換乘7號線)成山路 楊思 東方體育中心(換乘6號線) 凌兆新村 蘆恒路 浦江鎮 江月路 聯航路 航天博物館
另設殷行停車場和浦江鎮停車基地
運營:上海地鐵第四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
9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45公里
識別標志色:淡藍色
站數:23
AC-09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長春長客龐巴迪軌道車輛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41.2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7年-2009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IGBT-VVVF控制
· 總數:51列(編號0901-0951)
歷史回放
2007年12月29日 9號線一期(松江新城 - 桂林路)通車。
2008年12月28日 9號線一期遺留段(桂林路 - 宜山路)通車。
2009年12月31日 9號線二期(宜山路 - 世紀大道)通車。
2010年4月1日 9號線2期遺留段(世紀大道 - 楊高中路)通車。
后續事件
三期東延伸:增加7個車站,平度路站、黑松路站、碧云路站、金橋路站、張橋站、金海路站、上川路站
三期南延伸: 松江新城站至滬杭高鐵(松江南站).共3站
背景資料
9號線一期,又名申松線。為上海第一條通往衛星城的地鐵路線,途經松江大學城、九亭、七寶、漕河涇開發區,橫跨松江、閔行和徐匯3區,具有線路長、站間距大、速度快等特點,其中6座為地下車站。9號線一期自2003年開工,其中經歷了縮線至七寶和停工等傳聞。9號線的建設對于上海最大的衛星城-松江新城具有很大的意義,將促進提升松江城市化水平。而且途徑閔行中部,對于完善和發展徐家匯以西的七寶商圈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原先規劃從東安路出發,途經徐家匯到達松江新城,由于拆遷和施工難度,現徐家匯站和東安路站改為2期建設。2期規劃終點為浦東楊高中路。
行政區所屬:松江區、閔行區、徐匯區、盧灣區、黃浦區、浦東新區
途經站點:松江新城 松江大學城 洞涇 佘山 泗涇 九亭 中春路 七寶 星中路 合川路 漕河涇開發區 桂林路 宜山路(換乘3、4號線)徐家匯(換乘1號線)肇嘉浜路(換乘7號線)嘉善路 打浦橋 馬當路 陸家浜路(換乘8號線)小南門 商城路 世紀大道(換乘2、4、6號線)楊高中路
另設九亭車輛段
運營: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
10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約36公里
識別標志色:淡紫色
站數:31(主線28,支線3)
AC-13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上海電氣Alstom、南車株機浦鎮Alstom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41.2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9年—2010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41列(編號1001-1041)
歷史回放
2010年4月10日起試運營,全長34公里,設31個車站
2010年11月30日主線龍溪路到虹橋火車站開通
后續事件
二期工程:增加5個車站,軍工路、凌橋、浦東北路、港城路、環東一大道
錯向行駛事件:
2011年7月27日晚高峰時期,一列本應開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鐵10號線列車,卻反常地朝虹橋火車站方向開出,乘客要在下一站上海動物園下車換乘對面的列車。7月29日下午,上海地鐵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公布,故障是因為當時正在實施CBTC信號升級調試時,發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后一列車重復使用前一列開往虹橋火車站列車的進路信號導致的。
追尾行駛事件:
2011年9月27日14時許,上海地鐵10號線因設備故障,南京東路至交通大學區段列車限速運行,發車班次間隔延長。老西門站和南京東路站實施換入10號線限流。
有事故親歷者向新民網記者表示,事故發生時他正在被追尾的列車上,事發前他所在的列車已經在老西門站停了大約30分鐘左右。該名乘客表示,追尾事故發生時,他所在的列車被猛烈撞擊,很多人因此摔倒受傷。 背景資料
最初規劃上海動物園-外高橋,后由于高速鐵路規劃建設,起點改為七寶站,2005年隨著七寶高鐵站易址北移到虹橋,10號線一期的西起訖站改為規劃中的虹橋客運樞紐,二期將由新江灣城延伸至外高橋保稅區。另外為彌補高速鐵路規劃原址七寶地區,將有支線連接七寶。途徑古北、淮海路、南京路、四川路、豫園、五角場等地區,10號線因此被譽為上海軌道交通的“黃金線”。
行政區所屬:閔行區、長寧區、徐匯區、盧灣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
途經站點:航中路 紫藤路 龍柏新村(航中路—龍柏新村為支線)虹橋火車站(換乘2號線)虹橋2號航站樓(換乘2號線)虹橋1號航站樓 上海動物園 龍溪路 水城路 伊犁路 宋園路 虹橋路(換乘3、4號線)交通大學 上海圖書館 陜西南路(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鐘內換乘1號線)新天地 老西門(換乘8號線)豫園 南京東路(換乘2號線)天潼路四川北路海倫路(換乘4號線) 郵電新村 四平路(換乘8號線)同濟大學 國權路 五角場 江灣體育場 三門路 殷高東路 新江灣城
另設吳中路停車場。
運營: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
11號線 基本情況
識別標志色:深棕色
站數:20(主線16,支線4,其中環球樂園站(花園站)為預留站)
AC-16型電動客車
· 制造商: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時速:10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39.5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 制造年代:2009年—2010年
· 傳動方式:VVVF交流電機傳動
· 總數:58列(編號1101-1158)列
歷史回放
2009年12月31日,北段一期開通試運營。
2010年3月29日,支線開通,全線同步延長運營時間,覆蓋早晚高峰運營。
后續事件
二期工程:向南延伸車站,江蘇路~羅山路。
近期規劃:支線延伸到花橋
三期工程:向東延伸車站,羅山路-迪士尼樂園。
遠期規劃:繼續向東延伸。
背景資料
原先規劃從嘉定城區經龍華、三林、周浦至臨港新城,現在南段(原規劃三林至臨港新城段)規劃為16號線,稱“臨港線”,起點改為龍陽路至臨港新城,所以11號線現規劃為嘉定至三林東,其中一期北段為嘉定城區至江蘇路,并建有支線,到達“一城九鎮”之一的安亭鎮。
行政區所屬:嘉定區、普陀區、長寧區、(徐匯區)、(浦東新區)
途經站點:安亭 上海汽車城昌吉東路(2011年4月26日開通)上海賽車場(支線安亭-上海賽車場)嘉定北 嘉定西 白銀路 嘉定新城 馬陸 南翔 桃浦新村 武威路 祁連山路 李子園 上海西站 真如 楓橋路 曹楊路(換乘3、4號線)隆德路 江蘇路(換乘2號線)
運營: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13號線(世博專線) (暫停運營)
基本情況
長度:5公里(全部建成后33公里)
識別標志色:粉色(地鐵列車現為同9號線的淡藍色,現確定為三號線改進版車型。)
車站數量:3(全部建成后31座)
· 制造商:長春長客龐巴迪軌道車輛有限公司
· 時速:80km/h
· 編組:6節編組A型列車(ABCCBA)
· 車廂:鋁合金貫通式廂體,寬3米,高3.8米,整列車長141.2米,每節車廂最大載客量410人,整列車最大載客量2460人。
運營: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
歷史回放
2010年5月1日,世博專用線運營,全長5公里,沿線設3個車站。
背景資料
全線工程總投資為198.68億元人民幣,按照規劃,工程將分二期進行。軌道交通13號線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路網規劃中的一條縱貫中心城區的“西北——東南”軸向的直徑線,也是軌道交通路網中的一條重要的主干線。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正線全長為全長16.4公里,起點為華江路站,經金沙江西路、金沙江路、長壽路、天目西路、恒豐路、大田路、石門路,到達一期工程終點南京西路站。線路途經上海市嘉定、普陀、閘北、靜安4個行政管轄區。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共設14座車站,沿線與1、2、3、7、11、12號線共6條線、5座站換乘,其中三線換乘站2座,兩線換乘站3座,全部為地下站,分別是華江路站、金沙江西路站、豐莊站、祁連山南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金沙江路站(與3、4號線換乘)、隆德路站(與11號線換乘)、武寧路站、長壽路站(與7號線換乘)、江寧路站、漢中路站(與1號線、12號線換乘)、自然博物館站、南京西路站(與2號線、12號線換乘)。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設北翟路車輛基地1座(與2號線共享),設控制中心1座(與11號線共享)和變電所1座(與11號線共享)。
世博會結束后,13號線世博段同步退出運營。
行政區所屬:嘉定區、閔行區、長寧區、普陀區、靜安區、閘北區、盧灣區、浦東新區
世博期間途經站點:馬當路(換乘9號線) 盧浦大橋 世博大道
運營: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
更多詳情見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
上海磁浮 上海磁浮示范運營線,是上海市交通發展的重大項目,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磁浮示范線,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觀光等多重功能。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東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主要解決連接浦東機場和市區的大運量高速交通需求。線路正線全長約30公里,雙線上下折返運行,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30公里,單線運行時間約8分鐘。2012年第一季度起磁浮示范線的運營歸屬劃至申通地鐵集團旗下。
長度:33公里
站數:2
投入運營:2002年12月31日
最高時速:430公里/小時(正常時段),300公里/小時(延長時段)
途經站點:軌道交通2號線龍陽路站-浦東國際機場
票價:單程普通艙人民幣50元,貴賓艙80元,往返人民幣80元,貴賓艙120元;持當日機票(電子機票及其他憑證除外)可優惠20%。
運營時間:龍陽路站 7:00-21:00 機場站 7:02-21:02
間隔:15分鐘一班
運行時間:7分20秒(正常時段:8:30-17:30),8分10秒(延長時段:首班車-8:30和17:30-末班車)
最高運行速度:首班車——8:30(350公里/時)
8:30——17:30(430公里/時)
17:30——末班車(300公里/時)
運營:上海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軌道交通12號線 【12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34公里
識別標志色:翠綠色
站數:27
預計開通時間:2012年12月(一期) 2014年12月(全段)
上海市軌道交通12號線(M2線)工程線路是城市軌道交通路網中貫穿上海西南部與東北部的直徑線,橫貫上海市城市中心區域,途經途徑閔行、徐匯、盧灣、靜安、閘北、虹口、楊浦、浦東新區等8個行政區,由七莘路站至上川路站。線路走向為:七莘路站(換老17)-顧戴路-萬源路-漕寶路(換1)-龍漕路(換3)-龍華(換11)-船廠路(換7)—大木橋路(換4)-嘉善路(換9)-陜西南路(換1 10)-南京西路(換2 13)-漢中路(換1 13)-曲阜路(換8)-天潼路(換10)-國際客運中心—提籃橋—大連路(換4)-長陽路(換18)—寧國路—隆昌路—內江路—復興島—巨峰路(換6)-楊高北路—金京路—申江路—金海路(換9)。
線路全長39.5km,均為地下線,共設32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全線設金橋主要停車場和中春路輔助停車場各1座;設主變電所2座,分別設在大木橋路站和長陽路站附近。與8號線、10號線在中山北二路站附近合建控制中心1座。
工程建設年限為2008-2012年,2012年12月建成試通車。
運營:上海地鐵第四運營有限公司
13號線 【13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一期)16.4公里(二期)33公里
識別標志色:粉色
站數:31
開通時間:(一期)2012年(二期)2015年
軌道交通13號線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路網規劃中的一條縱貫中心城區的“西北——東南”軸向的直徑線,也是軌道交通路網中的一條重要的主干線。
軌道交通13號線一期工程共設14座車站,沿線與1、2、3、7、11、12號線共6條線、5座站換乘,其中三線換乘站2座,兩線換乘站3座,全部為地下站,分別是華江路站、金沙江西路站、豐莊站、祁連山南站、真北路站、大渡河路站、金沙江路站(與3、4號線換乘)、隆德路站(與11號線換乘)、武寧路站、長壽路站(與7號線換乘)、江寧路站、漢中路站(與1號線、12號線換乘)、自然博物館站、南京西路站(與2號線、12號線換乘)。
運營:上海地鐵第二運營有限公司
16號線 【16號線】
基本情況
長度:59.5公里
識別標志色:不明
站數:11
開通時間:2012年底
即原11號線南段21號線,為上海一條規劃中的軌道交通路線,北起龍陽路站,南至臨港新城,全長59.5公里,其中高架線52.6公里、地下線6.734公里。設有12座車站,包括2座地下車站及9座高架車站。另設有川楊河停車場(與11號線、13號線共用)及治北車輛段(遠期與2號線共用),控制中心設于新場站附近。計劃于2009年內開工,2012年底至2013年初建成通車,工程總投資約147.02億元人民幣。根據目前資料,南段線路已確定為普通軌道交通,而不是之前傳聞的低速磁浮,列車最高時速120公里,使用A型車
近期規劃 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 工程為上海市2012~2015年(待有關招投標審批程序完成后,初定于2010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工期約3年)規劃建設的一條重要軌道交通路線。東起虹橋火車站站,沿崧澤大道南側平行西行跨越A5公路后接轉沿盈港東路、盈港路西進青浦城區,進入朱家角地區后走向沿318國道南側平行至東方綠舟,全程33.2公里,含終點站共設11站。目前環評已經完成,紅線保留工作基本完成,近期開工可能性極大。在新一輪上海新開工軌道交通建設序列中,該線排序第一。
長度:約33.227公里
識別標志色:未定
線路類別:重型軌道交通(重軌,并非輕軌),時速100公里/小時
編組情況:可供A型車停靠的站臺預留8節,首批運營列車為6節,后根據情況增加為8節。
列車資料: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初步使用上海電氣集團與上海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新型國產A型地鐵列車。首批編組為6節,后批為8節。生產商將現有的試驗列車在軌道交通9號線的載客運行情況的評估與試驗后,與用戶協商對該車型予以改進和功能增減調整,初步將修改原設計中的電動塞拉門為電動內藏門,并使用株洲生產的國產電機作為牽引,具有性能可靠,采購和維護成本低的優點。
站數:11站
工程安排時間:2012年—2015年,預計2015年正式通車
只列出新建線、延伸線不列出,目前尚未確定具體走向,預計在2010-2020年間全部建設完成
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
即原來的M6線,起訖點為環西二大道至金橋。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
即原來的輕軌L1線,15號線將作為市區輕軌線路貫穿上海中心城區南北,規劃起訖點位于7號線合用的外環線錦秋路車輛段至紫竹科學園區。
上海軌道交通老16號線
即原來的輕軌L2線,一期起訖點為虹口足球場-上海動物園
上海軌道交通老17號線
即原來的輕軌L3線,一期起訖點為莘莊-寶山城市工業園
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
即原來的輕軌L5線,起訖點為場北路-航頭
上海軌道交通19號線
即原來的R4線崇明段,一期起訖點為申江路-長興島
上海磁懸浮機場線
站點為浦東機場站-龍陽路站-世博園站-上海南站-虹橋機場站
(2020-2030) 目前尚未確定具體走向,也無建設時間表
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二期
從南橋新城站到海灣站
上海軌道交通老16號線二期
從上海動物園站到吳涇北站
上海軌道交通老17號線二期
從寶山工業園站到共青森林公園站
上海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
從長興島站到崇明新城站,支線從長興島站到橫沙島站
上海磁懸浮機場線
南延伸從浦東國際機站場到臨港新城站,向西可能會延伸至虹橋火車站,支線從龍陽路站到杭州東站。
2005年11月29日起,上海所有軌道交通將實行一票通的全路網計價模式,無論乘客跨線乘坐多少地鐵,均按進出兩站間最短換乘里程計費。12月31日4號線試運營同時加入一票通網絡。
⑴6公里以內3元,6-16公里4元,16公里以上每10公里加收1元,上不封頂,只乘坐5號線則6公里以下2元,6公里-16公里3元。
⑵ 根據相關規定,無票乘車或遺失車票可按單程最高票價加收票款,并加以5倍以下付款。
⑶上海地鐵新規定:使用交通卡不正常出站、車票無進站信息要按照3元記費。
在上海地鐵系統中,“換乘”指乘客在不同線路之間通過設于付費區內的聯絡通道跨線乘坐地鐵的行為,支持此種行為的站點稱為換乘站(Interchange)。例如:3、4號線共線的9個車站、1號線和2號線的人民廣場站等,在換乘站,乘客不需要出站重新購票,乘坐里程連續計算。
2008年6月1日起,持公共交通卡的乘客可進行虛擬換乘 即出站30分鐘內再次進入鄰線乘車可以連續計價開通此業務的車站有:上海火車站站(3/4 - 1)、 虹口足球場站(3 - 8)、陜西南路站(1-10)和虹橋2號航站樓站(2-10)。
隨著城鄉、區域差距的逐步縮小和上海產業結構的調整、長三角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和世博引擎效應的發揮,促使上海經濟社會保持較快發展,城市機動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預計2010年上海市日出行總量將達500萬人次,上海的交通需求總量呈現快速、持續增長的趨勢,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大發展時期。
1990年,上海地鐵一號線破土動工,1995年建成投入運營,實現了上海軌道交通零的突破。從此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步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到2000年,上海建成通車的3條線路總長65公里,構成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的初始網絡。“十五”期間,上海市建成9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長25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骨架網絡形成。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已通車的共有8條軌道交通線,日均客運量380萬人次,線路總長將突破230公里,位居全國首位。
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提出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政府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規劃。2008年1-10月,上海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36.16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5.6%。2008-2010年,上海市計劃投入2000億元建設軌道交通基本網絡。
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緊迫性也在增加。上海市不斷優化軌道交通投資環境,創新投融資模式,政府大力號召外資和民營企業進入軌道交通建設領域。近年來,上海市軌道交通沿線商業開發逐漸成熟,軌道交通的集聚效應誘發大量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軌道交通沿線房地產開發及軌道交通樞紐商業運營都成為投資熱點。
為從根本上緩解上海交通擁堵狀況,確保2010年世博會交通順暢,上海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建立軌道交通網絡資源共享機制,建立健全軌道交通行業安全體系。到2010年,上海將建成12條線、運營里程超過400公里的軌道交通基本網絡,規模將躋身世界城市前三位。預計2012年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可達510公里左右,總長度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97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2010年10月22日地鐵全路網運送客流分別為:1號線134萬人次,2號線135萬人次,3號線57萬人次,4號線89萬人次,5號線14萬人次,6號線30萬人次,7號線71萬人次,8號線87萬人次,9號線58萬人次,10號線34萬人次,11號線21萬人次,13號線世博專線24萬人次。除13號線世博專線外,其中,4、6、7、8、9,五條世博線路分別創下了單線新高。
1956年8月,上海根據中央關于防止帝國主義突然襲擊的指示,提出建造地下鐵道。8月23日,上海市政建設交通辦公室根據戰備要求編制提交《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同時成立上海市地下鐵道籌建處。當時上海建設地鐵主要是出于戰備考慮,將地鐵作為“平戰結合”工程。地鐵,平時提供城市必要交通,戰時可提供大容量的民防掩體或作部隊調動與人口疏散的運輸設施。上海地下鐵道開始規劃設計、方案論證和試驗研究。上海地下鐵道建設開始提上市府議事日程。
單程票
六公里內3元,以后每十公里一元。
虹口足球場,上海火車站(3、4換乘1),陜西南路,虹橋2號航站樓。
特殊車票 一日票 18元
乘客可在首次刷卡進站后24小時的運營時段內無限次乘坐上海軌道交通的所有線路(磁浮線除外)
三日票 45元
乘客可在首次刷卡進站后72小時的運營時段內無限次乘坐上海軌道交通的所有線路(磁浮線除外)
|
|
來自: zhenxi0906 > 《待分類》